分享

王阳明:中西哲学坐标的交汇点

 gs老张 2021-10-08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道的融合创新

6、王阳明与西方哲学

7、王阳明的世界影响

8、 王阳明的创新启示

6

王阳明与西方哲学

引言

王阳明心学是中西哲学坐标的交汇点

在人类历史上,东西方的圣贤往往都是扎推出现。比如在所谓的“轴心时代”, 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中国有以孔子、老子、墨子等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

在文艺复兴后,西方哲学进入近代化,也就是认识论转型。出现了笛卡尔、康德、叔本华、等等哲学家。而在中国,等量齐观的人物却只有一个王阳明。

而王阳明心学的价值还不止于此,我们从王阳明心学中可以看到很多现代哲学的属性,看到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的影子。

可以说,王阳明不但完成了中国哲学的近代化,同时他的心学也初步具备了现代哲学的雏形。

王阳明心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正好处于中西哲学坐标的交汇点。它璀璨的光芒足以与西方近代哲学与现代哲学交相辉映。

在将王阳明心学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之前,先要探讨一个问题:

01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什么是哲学?所谓“哲学”(philosophy),其实是从希腊文(philo-sophia)转变而来,意思是爱好智慧,特指诞生于古希腊的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我们一般称之为“西方哲学”。所以,我们要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有哲学吗?

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中国当然有哲学。在中国,人人都是哲学家,路边随便找一个大爷都能说出一两句充满哲理的金句,比如“吃亏是福”之类。从广义上讲,你可以说这些都是哲学,因为它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但从狭义上讲,这还不能叫哲学。

因为所谓“哲学”,也就是西方哲学,它是一种基于抽象思维的形而上学,就像笛卡尔的所说:哲学的树根是形而上学。

什么叫 “形而上学”?这个词的翻译其实来自《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单来说,“形而上学”就是关于“道”的学问,它探讨的是基于具体事物(器)之上的抽象逻辑(道)。

所以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哲学。它是建立在抽象逻辑系统上一种思想体系。从这个角度看,很多人说中国没有哲学也就不奇怪了。

据说当年中国的《论语》和《道德经》被翻译到西方,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黑格尔对孔子难掩失望。他说孔子“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孔子所讲的只是道德常识,“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

而对于老子的《道德经》,黑格尔就要客气很多,在他看来老子的思想中倒是包含一定的哲学成分。

可以说,在西方哲学的视角下,中国古代勉强称得上哲学家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老子,孔子不算。

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孔子思想,在黑格尔看来不过是一些道德教训。根本算不上哲学。因为孔子的《论语》只谈社会观人生观,没有宇宙观世界观,从西方哲学的标准来看,它缺乏作为哲学的理论根基。

而老子的《道德经》分前后两篇,《道》篇谈宇宙观世界观,《德》篇谈社会观人生观。从哲学的架构来说比较完整,但是道德经的重点还是在《德》篇。关于“道”,老子是谈到了,但也是浅尝辄止。他没有力图解释“道”,,“道可道非常道”、“恍兮惚兮”……总之,道这个东西吧,不可琢磨一说就错,所以几句话就草草结束了,并未进一步展开探讨。也就是没有解答“世界是什么”及其规律。因此,这种和古希腊相互辉映的哲学光芒,在老子身上惊鸿一瞥之后就消失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根源在于中国人关注的问题和西方人有着巨大的差别,表现在哲学思想上也有巨大的不同。

一个民族的思想结构一定是由它的社会结构决定的,而社会结构是由生存结构决定的。生存结构又是由地理结构决定的。

古希腊的地理结构是什么?环地中海开放地貌。因为缺乏适合耕种的土壤,光靠农业根本养活不了自己,而地中海又提供了向外拓展的便利条件,因此,最适合古希腊的生存模式不是农业模式,而是工商业模式。

而中国的情况刚好相反,它处在一个四周都是天然屏障的封闭内陆之中,能够走出的有限范围都是一片荒芜,同时中国内部的水土条件,黄河也好长江也好,非常适合耕种,因此最适合中国的生存模式就是农业模式,不是工商业模式。

海洋性开放地貌造就了古希腊文化向外拓展的思维方式,因此更加关注外部环境,重视自然“物理”。内陆性封闭地貌造就了中国文化向内维护的思维方式,因此更加关注内部环境,重视社会“伦理”。

西方传统哲学外求于天理,属于自然哲学、智慧哲学,而中国传统哲学内求于人心,属于社会哲学、道德哲学。

因此,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哲学往往表现出一种看似“反智”的倾向。什么叫看似“反智”倾向?就是反对聪明,反对机巧。

首先,老子看似是“反智”的,《道德经》中充满了反智思想。所谓“智慧出有大伪”、“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令色鲜矣仁”,儒家倡导人应该“笨”一点,他们最喜欢郭靖,最讨厌杨康。因为郭靖够笨,笨才能大智若愚。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一共五个要素,其中四个是关于德,只有一个是智,也就是4:1。但是,更进一步,这个“智”到底是什么,他们说“大智若愚”,所以即使是讲“智”,也不是真正在讲智,而是在讲愚。

为什么要反对聪明,反对技巧?“反智”的目的其实是“崇德”。因为西方哲学的底色是自然哲学、智慧哲学。而中国哲学的底色是社会哲学、道德哲学。

02

王阳明心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位置

作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儒家就是典型的社会哲学和道德哲学,因为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社会的两套秩序: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心灵秩序

孔子提出的“仁”就是道德心灵秩序,而“礼”就是社会政治秩序。孔子以后的儒家,孟子强调仁,重在道德心灵秩序;荀子强调礼,重在社会政治秩序。

到了董仲舒继承荀子,提出了纲常名教,但是他突出了礼,却忽视了仁,在道德心灵秩序上,汉代以后的儒学经不起来自佛教的冲击,沉寂了八百年。

到北宋,儒学重新接上孟子的传统,又吸收了佛教的智慧发展出理学,朱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学体系。

怎么理解“理学”?所谓“理学”其实是儒家吸收了道家学说当中关于宇宙观世界观的部分思想,形成了所谓“新儒学”,也就是“理学”,自此之后,儒家才算进入了哲学境界。

什么是“理”呢?朱熹认为:世上的事物,无论是自然还是人造,自有其理。在具体事物存在之前,这些事物的理便已经存在。比如,在人未曾发明舟车之前,舟车的“理”就已经在了,所谓发明舟车,无非是人发现了舟车之理,按照它去制成舟车而已。在宇宙未生成之前,一切“理”便都已存在了。

所以一个事物存在,背后必须要有一个理。如果有一物就必有一理,如果有一理,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与它对应的物。

如果我们拿“理学”去对标柏拉图的“理念论”,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表述,几乎是高度一致的。

柏拉图说:在我所处的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念世界。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一个理念的型相实体,具体的事物是对这个理念实体的一种分有和模仿。在理念和事物的关系问题上,他认为理念是惟一真实的存在,是事物的原因;而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是理念的产儿。人们日常感觉到的具体事物都是易变的、相对的、不真实的,而只有通过理性认识到的理念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真实。

从某种意义上讲,“理学”代表了中国哲学的一次精神出走,就是从社会哲学和道德哲学往自然哲学和智慧哲学上走了一遭。因此,你可以理解成理学让儒学更接近西方哲学了。

它填补了儒家哲学乃至中国哲学在世界观宇宙观上的空白,为儒学建立了一套足以跟其他哲学媲美的完整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说“理学”实际上完成了儒学的哲学化和体系化。

不过,朱熹还是留下了一个漏洞:天理和人心似乎是两个不相容的世界。这个问题就要等明代的王阳明来解决了。

朱熹说:天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人心应该符合天理,你要获得对天理的认知,就要去研究万事万物,这叫格物,格物才能致知,就是通过经验才能获得知识。

什么叫“格物”?简单理解就是研究物理学的意思。

王阳明一开始是也学格物,对象选择了竹子,对着园里的竹子看了七天七夜,大病一场,没格出什么道理来,却格除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个理到底是在竹子上,还是在我心里呢?

比如,根据经验来总结真理,你可能看到竹子很正很直,你得出结论,做人要正直。那么,这个理到底是在竹子上的理,还是在你心里的理?

王阳明得出什么结论?八个字:“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阳明在“求理于物”的道路上没走通,最后还是向内行走,创立"心学",又回归了道德哲学。

为什么王阳明在这条路走不通?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就缺乏这种向外求知,研究自然科学的基础。

为什么王阳明要去格"竹子",而不是格"原子"、"分子",也不格“太阳系”、“银河系”呢?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个基础知识和现实条件。中国文化缺乏这个先天基因,一直没有建立起自然科学研究的系统。

虽然王阳明重新回到了中国哲学的老路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退步,因为王阳明心学对于人心深度的开掘远远超过了前人,这就是求理于心的“致良知”。

为什么良知的力量如此强大?

一般人理解的良知无非是良心,这个当然没有错,但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还不止于此。良知应该是良心 真知,也就是道德与智慧的合一的直觉判断力。

所谓“良知”,其实是道德与智慧的合一,也就是道德本身是一种智慧,正念本身是一种力量。

作为一个儒家圣人,道德追求是永恒的人生理想。但是王阳明要说道德却不只是道德,道德也是智慧,而且是第一智慧,先天智慧。

当你有了道德,你的智慧才会变得通透,因为如果你违背了道德,你的心本身就会乱,就像一潭湖水,如果水面失去了平静,你照出的世界就是错乱的,你对事物的认知也就是错乱,就像当我们被各种非良知的私欲杂念所驱使,失去了客观,自然就是失去了智慧。

这个跟他的立场和理想有关,他立论的前提就是道德。从他的角度,如果你没有道德,你所有的认知不可能是对的。但是,你有了道德还不够,道德只是提供了正确的出发点,至于能不能落实,还要在实践中检验。

所以他还强调事上练,知行合一。知就是做对的事,行就把对的事做对,这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一种判断力。那么良知到底是如何判断的,有什么标准吗?其实,孔子很早就已经提出了标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所谓的“良知”纯粹立足于人的情感上,也就是道德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都属于道德,属于善恶之心。而王阳明提的“良知”则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

王阳明是倾向性善论的,所以他说“心即理”,你的心知道正确答案,因为你的心先天是善的。那么恶又是什么?他的解释是被私欲杂念遮盖了,只要把私欲杂念清理掉,心自然又会回到澄净和光明。

他和朱熹理学的分歧点在哪里?朱熹说要在外界去格物,从外部世界找到天理,然后心要跟随天理去行动。王阳明为什么会反对?只问一个问题就明白了。从外部世界找到的理,有可能是教人善的,比如人应该与人为善。也有可能是教人恶的,比如他人即地狱。那么得到了一个“恶”的理,我们到底遵从还是不遵从。王阳明的答案很干脆,不遵从。因为人应该向善,这是儒家不可动摇的第一前提。

所以在王阳明看来,人是万物的尺度,是第一判断标准。不符合人心中的善,即使是符合客观规律也不要去遵从,反过来,如果符合人心中的善,即使不符合客观规律要要去追求,这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本质上这就是一种追求,一种理想。改变世界让它符合人的理想。在乔布斯那里,这个被叫做“现实扭曲力场”。

为什么心学信徒更容易成大事,因为心学的本质就是要教人:从心出发,改变世界,实现理想。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家道德哲学的回归,也是超越。回归在于回到人心,超越在于解放人心,把人心的力量放大到极致。

03

王阳明心学与西方近代哲学

所谓西方“近代哲学”和西方“传统哲学”的差别就在于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型,核心在于凸显了人的主体性:人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对于认识结果的影响。

而王阳明心学是在理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学禅宗的思想,发现了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是人所有的认知都是基于心(感官)。这正是中国哲学在认识论上的转型,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哲学进入了近代化。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VS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开创者,“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最富诗意的箴言。按照东方的语境直接的解释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笛卡尔说讲的“思”,和王阳明讲的“心”,其实是一回事,就是人是认识的主体,人要通过“思”,通过“心”去认识世界,思也好,心也好,因为有主体,它首先就是主观,你的所有认识都是主观的。

认识是人在认识世界,人是主体,人在观,所以就是主观,一切知识皆主观。

笛卡尔和王阳明一样,一直被我们定义为“唯心主义”。我们都在马克思的客观唯物主义教育下长大的,这种又主观又唯心的思想,岂不是错上加错,蠢上加蠢?

因为按照三岁小孩的“常识”,都知道花也好,悬崖也好,不会因为我们闭上眼睛不去看就不存在。为什么这些被载入史册的哲学家反而比不上三岁小孩呢?我们是不是对他们有所误解?

有人说,世界独立于人心存在,为什么说“心外无物”?因为我们只能用自己的“心”去“感知”存在,当存在被我们的“心”感知的时候,它才和我们发生关系,它才对我们有意义,对我们而言才“存在”。你能感知的边界就是你世界的边界,而你不能感知的部分其实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我思故我在,在我“思”之中的世界才是属于我的世界,它证明我的存在,而除此之外的世界没有和我的心发生关系,它对于来说等于不存在,这就是“心外无物”的意义。

康德的“先验道德律”

VS

王阳明的“良知”

康德被誉为“古典哲学”的最高峰,他的“先验哲学”被誉为西方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换句话说,他颠覆了传统哲学。那么,问题来了,他究竟颠覆了什么?

康德以“先验论”代替了“符合论”,从而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识观。

传统哲学有一个默认的前提:人们要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调整我们的主观观念去符合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所谓“符合”,即我们主观的观念必须如实描述客观的事物。简单来说,就是“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就像“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听起来通情达理毫无问题,如同中世纪的人们习惯于“地心说”的观念一样。

但是,康德却说“客观必须符合主观”,因为只有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类的主观的认知模式和范围时,才能被认知。为什么这么说,人只能认知人脑所能认知的事物。

打个比方,人的眼睛只能看到波长在400—760nm之间的可见光。而波长小于400nm称为紫外光,波长大于760nm称为红外光,人的眼睛看不到。红外光和紫外是客观存在,但因为它不符合人眼的感知模式和范围,所以无法被人眼所感知。

同样的道理,如果客观事物不符合人脑的认知模式,不在人脑的认知范围之内,它对人的认知来说就不存在。我们认知的所谓的“客观”规律都是符合人脑先天的认知模式,在人脑先天的认知范围之内。如果不符合呢?它就无法被人所认知。

因此,在人的认识领域,“客观必须符合主观”。而这里的“主观”,就是被人脑中先天存在的认知模式所框定的规则和范围,这就是“先验论”。

举个例子,人脑似乎先天认定了一个前提:这个世界有因果规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和果有一个对应关系。那么世界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因果这个模式,到底是世界本身的运行模式,还是仅仅是人脑的认知模式?

在康德看来,因果关系只是一个假设,这个假设是人脑的认识模式,它就像两个连在一起的两个格子,人脑会把在时间上先发生的事件放在代表“因”的这个格子里,把后发生的事件放在代表“果”这个格子里,然后用因果律来解释。

但是这个因果律只是人的认知模式的设定。当物理学进入到量子力学,人们开始认识到物理的因果律不存在,因此因果律就是人的“主观”设定,但是人们一直认定它是“客观”,这个所谓的“客观”,因为符合人了“主观”,才被人认定为“客观”。

这就是“客观必须符合主观”的意义,这些人脑先天存在的认知模式中的设定,就是“先验”。后天的“经验”必须符合这些“先验”设定,才能被认识被显现。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王阳明的“心即理”、“吾性具足不假外求”、“天理自在人心”、“人人都有良知”就不难理解了。它就是康德所说的“先验”,先天存在与人心的“天理”和“良知”。而人后天的修行不过是让“先验”的“天理”和“良知”显现而已。

因此,康德“先验哲学”对于纯粹理性的批判,对于传统哲学符合论的颠覆,和王阳明“心即理”对于朱熹“求理于外”的扬弃,对传统理学的颠覆,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王阳明和康德的共通之处不止于此。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而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琛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律。”

王阳明说的是人心中的“良知”,康德说的是人心中的“道德律”,他们不约而同都从人的内心去寻找道德存在的依据,本质上都是一种基于先验的道德哲学。

叔本华的“意志即本体”

VS

王阳明的“心即理”

叔本华是康德哲学的继承者,著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而他的哲学思想的根基就是“意志即本体”。

康德说作为万事万物真面目的物自体,是永远无法被理性认识的。我们看见听见和理解的事物是经过理性加工的世界称之为表象。康德认为物自体超越理性不能用理性去认识,叔本华认为这也没错,但人除了理性还有非理性的直觉,这就是“意志”。叔本华简单明了地说:“一切客体都是现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

如果换成王阳明的语言,如果“理”无法认识世界,我们还有“心”,心即理也。

04

王阳明心学与西方现代哲学

王阳明心学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哲学,因为他的思想中充满了超前性与现代性。什么叫现代性,就是一个现代人区别于古代人的精神底层。你有这个底子,你就是现代人,你没有这个底子,你就是古代人。这个底层就是人文主义。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说 “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始于王阳明。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和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宣扬的人文主义高度一致:人的平等、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力量

王阳明心学的力量在哪里?就是他相信人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首先从激发人内心的自尊开始,当一个人有了真正的自尊,才会有自信、自强、自由,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本自具足,我心光明”。

尼采的“超人”

VS

王阳明的“圣人”

尼采说要成为超人,王阳明说要成为圣人。尼采哲学中关于如何成为超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锻造一颗独立、强大、自由的心。

王阳明曾对弟子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他又说:“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良知。”这和尼采的超人哲学异曲同工。

尼采说:只有勇敢者,创造者才能抵达光辉的彼岸,成为超人:摆脱了现代人的精神重负:愚氓、屈从、平庸、怠惰、贪婪和伪善。他支配自我的命运,肯定自我的价值。他为自我而生存,为自我而奋斗,为自我而发展。这里的超人不就是中国古代的圣人?

无论是王阳明还是尼采,都提倡从个人内心汲取力量,破旧立新。有人甚至说王阳明造就了现在的日本,其原因是日本百日维新的骨干力量都是受了王阳明思想的影响。孙中山搞革命,康有为、梁启超搞变法,无一不受王阳明的影响。而尼采的超人哲学也影响了海德格尔、萨特、弗洛伊德、加缪、福柯等一大批学者。

海德格尔的“诗意”

VS

王阳明的“洒落”

海德格尔反对生命过度被物化,他讲“诗意地栖居”,这个“诗意”和王阳明讲的“洒落”何其接近?

海德格尔讲人为什么无法“诗意的栖居”?因为人生在世,大部分人一直处于沉沦状态,我们每天面对各种烦与畏,真我是被世界遮蔽的,直到我们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这种遮蔽被打开。我们才会发现在世界与大地之间的一片林中空地——被遮蔽的真理。

他讲的“向死而生”,和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几乎是一件事,龙场不就是王阳明悟道的“林中空地”吗?

海德格尔的'良知呼唤'与王阳明的'致良知'更加契合。二者都致力于在人的生存中去寻求最原初的'良知'。

萨特的“自为”

VS

王阳明的“自造”

萨特说:世界的存在是自在,只能是求所是,而人的存在是自为,可以是其所不是。你可以成为现在还不是的你,因为存在先于本质,你的本质最终由你自己的存在方式去创造去定义。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因为人拥有绝对的自由,这个自由就是人始终有选择的自由,只要你有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王阳明说“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意思是人的本质在于内心,而不在于外部。王阳明说“我命自造” ,意思我命由我不由天。

两者思想的共性在于承认人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具备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潜质,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我成就,同时也要自我负责。因为,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你才能支配你自己,你才是自己的主人。

结语

当我们把王阳明与西方大哲一一对比之后,我们不得不惊叹:王阳明在中国哲学史中如同“灯塔”一般。他几乎以一人之力,把中国哲学变成了与西方哲学并驾齐驱的思想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