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教圈最大的悲哀就是错把“唐楷”当“小楷”!

 翰林聊书法 2021-10-08
发表这篇文章之前,翰林的内心是异常忐忑的。写吧,可能会得罪一大批人;不写吧,又怕憋出病来...... 郑重声明:这篇文章处于中立的立场科普硬笔书法学习之路。若有冒犯,纯属巧合!

唐楷(图一&图二)点画的抑扬顿挫,法度之森严人尽皆知,在此不再赘述。

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起笔几乎都是尖锋入纸,线条简明畅快,尽显魏晋风度;而文征明的离骚经,横画皆为尖锋入纸,收笔自然停顿出锋;少量竖画、撇画起笔略停顿。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文征明《离骚经》

书法是一门艺术,让一个一年级无法正确握笔、轻松发力的孩子进行艺术训练,只能是空中楼阁。这也是很多书法培训机构学生天天练字,却没有几个能写好字且能够学以致用的最主要的原因。

而书写是一门科学,书写的要求是书写工整、流畅、清晰、好辨认,尽量做到轻松书写、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自然出锋。

书法要求字体唯美,笔画结构变化繁杂。
比如,正楷字的笔锋就有“提”、“按”、“顿”、“挫”,笔画一波三折等要求,这是一、二年级小学生绝不可能达到的技术要求。在没有握笔有运笔基本功的情况下,急切地追求字的美,结果欲速则不达,造成“全民书写困难”。

硬笔书法正确的学习轨迹是,在完成科学执笔和科学运笔(笔法)基本功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书写训练,等书写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再由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书法艺术学习。这就是为何翰林书院先做减法(弱化顿笔),强调自然书写、自然出锋,高级班再进行小楷临古训练的原因。


翰 林 书 院 广 而 告 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