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超精细航空器结构图22

 9tx22v工人 2021-10-08

F-117A 夜鹰

F-117 A夜鹰专题。洛克希德“臭鼬工厂”杰作、作战飞机隐身技术的探路人,人类第一架气动性能不是首要设计因素的飞行器,尽可能低的雷达可探测性才是首要设计因素,气动只满足能够飞起来丢个炸弹。

夜鹰在80年代末服役起,直到官宣“退役”,参加了美军所有的冲突,丢弹无数,也因为在南联盟被击落而出名。最近那批2008年“退役”,并且当着记者相机用铲车压碎的夜鹰,又在51区飞起来了,据说是用来研究对抗隐形战机的空战技术。至于真实目的,对于这种出生以前就挂着高度机密的玩意儿,谁知道呢?

虽然顶着“F”的战斗机编号,但是夜鹰从来都不是战斗机,没有雷达、没有导弹挂架、没有机炮,没有一架服役的夜鹰具备空战能力。夜鹰是彻头彻尾的攻击机,它的任务就是绕过雷达摸黑飞去敌方防空要害部门上空,丢激光制导炸弹。从入侵格林纳达到入侵伊拉克,都被美军用作第一批“敲门砖”。但是问题来了,为啥不是“A-117”呢?

大家都知道美军有一套严密的命名规则,但是对于高度机密的项目,按照规则命名反而不利于保密。假设一个苏联间谍在某个文件里面看到A-11的编号马上就能对应到70年代研发的攻击机,但是如果看到的是F编号三位数的飞机自然的会以为是60年代以前的战斗机。这种混淆命名方式是故意使用的,用来迷惑对手。保密工作非常成功夜鹰在首飞后7年里一直不为外界所知,即使无孔不入的KGB也不知道这个项目。类似的命名法也用于臭鼬工厂的A-12远程截击机。

下图是一个未实现的方案,海军版F-117N。

F-117A服役期间一共经历过3次重要升级:

OCIP I

88年升级,主要是武器系统和任务计算机

OCIP II

90年,升级了座舱航电,前后对比,一目了然。

升级前

升级后

OCIP III

升级了导航系统,提升惯导性能,追加GPS。

下面是一些优秀摄影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