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针灸,要先学经脉,再学穴位,不要本末倒置了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10-08

学习针灸,要先学经脉,再学穴位,不要本末倒置了

2021-10-08 18:24·古中医追随者
学习针灸,要先学经脉,再学穴位,不要本末倒置了

循经摸脉实践

黄贵生老师(古派巨灵针灸传承人)笔课: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灵枢·经脉第十》

黄贵生:我们学习针灸,一定要先学经脉后学穴位。很多人本末倒置,一开始就是学一大堆的穴位,死记硬背各个穴位的种种特效,结果临床上就晕车了,原因是没有懂得经脉。

《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你看我们的经脉的气血,是不一样的。你不学经脉,就不懂经脉的气的盈虚,也不懂得血的盈虚,你不懂得经脉的气血盈虚,你连补泻都不敢动手。结果你就去学习那些所谓的全息针法去了。

为什么?那些针法不讲气血。开班的人跟你说,你学会了这个针法,不用辩证,照着扎针就可以了。

但是临床上有疗效么?

我们把《灵枢经》尊为针经,是因为针法的源流,是从《灵枢经》出来的。

学习针灸,要先学经脉,再学穴位,不要本末倒置了

比如说,少阴长少血多气。所以脚跟的部位的筋拉伤了。你要去补太溪么?那是近取穴啊!

你补了太溪,有用么?所以当你只顾着学习穴位的特异性,而不懂经脉的时候,你经常会碰壁的。

脚后跟的筋健,是少阴肾所过,你当然要用肾经来做打算了。筋伤了,是因为肝血不够啊,不能养筋,所以筋伤了。理论上是这么说的。

但是我们从肾经上来考虑。那是肾经的血不足啊。肾经是少阴经,少血多气。肾经的血少了,你怎么补充进去呢?

所以我们说,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你得去补肾血。但是这个肾血你怎么补啊?

晕车了吧!

这个就是我们巨灵针灸的气血标靶治法了。 这个气血标靶治法的前提,是你要明白经脉的气血盈虚 。

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有两个特别的穴位,一个是内关,一个是间使。是我们巨灵针灸经常用的两个穴位。

为什么这两个穴位这么常用呢?这个就要关系到心包经的气血特性了。

下班了,有空再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