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伟平彩墨肌理冰雪画将永远绽放光彩

 甘泉书屋i30tsw 2021-10-09

王伟平彩墨肌理冰雪画将永远绽放光彩

    导读:

     当代著名画家王伟平1948年生于河北,自幼承学王雪涛、王仙蒲、吴振东等名家的传统水墨技法,兼学王薇、张钦若、王景岚、徐介成油画与水彩画的写实技法,进而开创了彩墨肌理雪景技法。曾任哈尔滨冰雪画院首任院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协理事,哈尔滨国画会秘书长,被中国人事部评为雪景画专家。

         他曾两次受美国俄勒冈州艺术馆约请,展览交流讲学。三次赴欧洲展览,举办了匈牙利首届华人画展,中央电视台4台曾实况播放。作品《冰河飞马》1998年亮相广交会,轰动国内外,《羊城晚报》等媒体曾重点报道。专著《彩墨肌理雪景画技法》2002年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201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伟平的绘画集《冰雪情怀》,收录了王伟平近200幅彩墨肌理冰雪画作品,全面展示了彩墨肌理雪景的风采,对我国的水墨山水画继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20年2月,王伟平先生病逝,他留下的艺术作品将永远绽放光彩。


郭谦艺术评论文章:

虚透空灵 异象横生

            ——王伟平“彩墨肌理雪景画”之解读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领域,活跃着不同的艺术家,他们喜爱艺术,追求艺术,为世人创作出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同样对于我们痴迷艺术的人来说,我们愿意欣赏大师的作品,崇拜敬佩大师的造诣,必定每个人眼中大师的形象都是不尽相同的。我眼中的艺术大师:富有创新精神,有自己的造型艺术思想,有独特的技法理论,有一大批原创的斑斓色彩丰富的作品,能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他们不沽名钓誉,不为金钱权利左右,能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和精神追求,克服重重困难,把自己的艺术不断推向新的境界。在我看来,王伟平先生就是这样的艺术家。和他交往越长,时时会被他的新作吸引、会被他的新作震撼。

  (王伟平作品:高山桦林)

20世纪八十年代,王伟平先生就开始了对“彩墨肌理雪景画技法”的研究,他花费了十多年时间深入雪山林海写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画了大量的雪景素描,还创作出一批像《林海疾风》、《冰河飞马》、《春江水暖》等享誉中外的现代山水画新作品,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方法。九十年代他在东北三省举办讲座,指导了一批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掌握彩墨肌理雪景画技法。他多次赴美国、欧洲讲学、办画展。作品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大奖,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近百家媒体对他进行了专访报道。2002年他的专著《彩墨肌理雪景画技法》一书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增添了现代山水画技法理论与实践的新篇章。

  (王伟平作品--月下瑞雪)

“彩墨肌理雪景画技法”涵盖两个主要内容:一是肌理画,二是雪景画。

肌理一词出于先秦,解释为自然物之纹理和质感。狭义讲是树皮、大理石等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广义讲可指是人们对自然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大自然千姿百态,天空的绚丽多彩、大海的浩瀚波澜、高原的千沟万壑、晨烟的依稀梦幻、古道的曲折逶迤、山岩的鬼斧神工、雨雾的朦朦胧胧、枯树的斑驳沧桑,无不呈现出奇妙无限、变幻无穷的自然肌理之美。

艺术肌理就是将色彩在纸上或喷或洒或粘而赋予理想的色彩,呈现不同的造型。它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不但能丰富艺术的表现力,而且还能增加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因此被许多艺术家喜爱,不仅应用于绘画上,还用于各类材质的装饰品上,甚至还用于墙砖、地砖、玻璃、钢化幕墙上。

高寒的北方是孕育现代冰雪山水画的母体,但历史上由于交通闭塞,人烟稀少造成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开发未尽的空白。20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著名画家于志学对冰雪山水画的多年艺术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种中国画新画种。目前,于派冰雪山水画“群星璀璨,众彩纷呈,”已经在中国画坛占有一席之地。

  (王伟平作品 --霞光里的雪山)

而王伟平先生正是在研习肌理画、冰雪山水画的基础上,又吸收素描造型学、色彩学和其他现代艺术观念。延伸开发出“彩墨肌理雪景画”。王伟平先生在《彩墨肌理雪景画技法》一书总结说:在各艺术门类中所应用的肌理技术多种多样,但肌理技术仅仅是绘画技法中一个环节,它为表现艺术主题而服务。“在绘画创作上,肌理的运用有三个阶段:一是先作出肌理,而后根据肌理在画面上的分布及表象联想出实物像,再找出相应的创作主题,也就是象什么画什么。二是先有了主题,根据主题的需要作肌理,但是也要根据所做肌理的具体形态加以变通,随方就圆。三是用新的工具和方法结合传统工具技法,画出要表现的主题内容对应物象的肌理,也就是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彩墨肌理雪景画经过漫长的创作实践完成了较复杂而系统的技术理论程式化过程。如创作具体运用上,新的皱纸彩拓墨法与传统的擦法并用,新的拓印法和传统的泼墨渲染法融合,新的对板拓印法和传统勾擦法结合,新的点法和传统留白法结合等等,这些新技法为重彩雪景山水画创作提供了有效的表现手法与技巧。”

  (王伟平作品--山乡瑞雪)

于志学先生观看了王伟平的画展新作后作序说:“它的作品是采用肌理技术并融合色彩造型方式……尤其在解析前辈艺术家如何'师法造化’创研山水画技法的过程中,做出了艰苦的探索,从而总结出了用彩墨肌理技法表现北方景物的创作方式,创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拓宽了绘画工具的使用范围。”“他现在的作品更注重画面的气势和肌理质感得效果,但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艺术精神。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骨法用笔’,但是他的'画骨’是在形式上和气韵中。技法的应用和肌理的感悟,只是他作品的表象,创新技法、发展表现技巧也只是他领悟从自然到艺术的程序,而把技法腾变成主观情绪的表现符号借以舒展情怀才是其作品产生的内在动力。它的作品,继古人之理法,展时代之精神。”

  (王伟平作品-马到金秋)

王伟平先生的彩墨机理雪景画形式新颖,意境沉实,十分耐读,给人以悠长的回味。特别是在他那些极具现代构成意味的画面形式中,洋溢着一种朴实而清纯的情感,真实、自然、感人。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发展的思索,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然之美的眷恋,富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王伟平作品-童年的怀念)

在创作过程中,王伟平先生不仅注重艺术实践,更重于勤奋的思考和研究,他写下了大量的艺术札记,以期从艺术思想和理论高度上有更新的突破。如在创作《净水之源》时,他写下:“此时身心几乎完全溶入了北戴河的空气里,而思绪和灵魂都溶化在这幅画中。我感到雪山上的雪是那么的沉静洁白,渐渐溶化成潺潺的净水从雪山上流下,经过草地,经过青松。我体会着青草的欢快和温情,我感到青松翠柏的深切关怀……这就是我生存生态环境,这就是和谐,这就是大自在。”从这里我们可以窥探出他的心灵境界,他深深地热爱优美的大自然景色,笔随意动,他的画面不仅表现客观物象,而是在倡发一种思想——呼吁保护我们的生态家园。

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绘画方法里包含“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和、排笔法”以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等,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并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冷逸之美”的冰雪美学思想。而王伟平的彩墨肌理雪景画,色彩斑斓绚丽,如红色的《桦林雪韵》、《冰河飞马》,淡青的《北国风光》,绿色与白色相间的《晴雪待归人》,多色的《阳暖寒山》等等作品,它们体现出一种“温暖之情”的冰雪美学思想。细腻的笔触,画面写意情趣富有节奏起伏变化,色彩运笔的轻重虚实结合的十分巧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可谓处处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动物与自然和谐之美。

  (王伟平作品--霜染秋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个时代都需要标志性的人物。只有像王伟平先生那样不断地提高思想文化素养、艺术水平,勤奋创作,不停地开拓创新,超越自己、他人和前人,这样的书画艺术家才能成为大师。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需要民族艺术大师的年代,这会让很多懵懵幢幢的人找到方向,这样他们可以为我们的社会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2012年发表于《艺术》杂志第2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