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膜腔穿刺术

 山河教育网 2021-10-09


重点难点
掌握
腹膜腔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熟悉
腹膜腔穿刺术操作方法。
了解
腹膜腔穿刺术注意事项。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腹膜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指对有腹腔积液的病人,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进行腹腔穿刺,抽取积液进行检验的操作过程。
1.适应证
Ø 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Ø  大量腹腔积液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病人难以忍受时,可适当抽放腹腔积液以缓解症状
Ø  因诊断或治疗目的行腹膜腔内给药或腹膜透析
Ø  各种诊断或治疗性腹腔置管
2.禁忌证
Ø  有肝性脑病先兆者
Ø  粘连型腹膜炎、棘球蚴病、卵巢囊肿
Ø  腹腔内巨大肿瘤(尤其是动脉瘤)
Ø  腹腔内病灶被内脏粘连包裹
Ø  胃肠高度胀气
Ø  腹壁手术瘢痕区或明显肠袢区
Ø  妊娠中后期
Ø  躁动、不能合作者
二、操作前准备和方法
1.体检  术前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确认有腹腔积液。
2.体位  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或扶病人坐在靠椅上。
3.定位  结合腹部叩诊浊音最明显区域和超声探查结果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对少量或包裹性腹腔积液,常需超声指导下定位穿刺。急腹症穿刺点选压痛和肌紧张最明显部位。
4.消毒  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2次,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5cm,第二次的消毒范围不要超越第一次的范围。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5.麻醉  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2%利多卡因逐层作局部浸润麻醉。
6.穿刺  医生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行抽取和引流腹腔积液,并置腹腔积液于消毒试管中以备检验用,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进行穿刺。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橡皮管,用输液夹子调整放液速度,将腹腔积液引流入容器中计量或送检。放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常规消毒后,盖上消毒纱布,并用多头绷带将腹部包扎,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腔积液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封闭。
7.术后的处理  术后测量血压、脉搏、腹围。交代病人注意事项。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本章小结:
      1.术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如发现头晕、恶心、心悸、气促、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卧床休息,给予补充血容量等急救措施。
      2.腹腔放液不宜过快过多,治疗性放液,一般初次不宜超过1000ml,以后一般每次放液不超过3000~6000ml。针尖避开腹壁下动脉,血性腹腔积液留取标本后停止放液。肝硬化病人一次放腹腔积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输注大量白蛋白的基础上,也可以大量放液,一般放腹腔积液1000ml补充白蛋白6~8g。
      3.在放腹腔积液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变换体位。腹腔积液量少者穿刺前可借助超声定位,并嘱病人向穿刺部位侧卧数分钟。
      4.大量腹腔积液病人,为防止腹腔穿刺后腹腔积液渗漏,在穿刺时注意勿使皮肤至腹膜壁层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尖,然后再向腹腔刺入。
      5.抽出物为胃肠内容物时需要鉴别是误穿胃肠还是自发胃肠穿孔,必要时改行对侧穿刺,仍能抽出相同内容物方可确认胃肠穿孔。疑为穿刺针误入胃肠道时,为促进破口闭合,应尽量抽净此处气体或胃肠液,降低胃肠道内压力。
      6.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注意无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
 

考试无捷径、学习有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