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族传奇——神奇的尚喜树

 天下掌故 2021-10-10

神奇的尚喜树

新月

      科尔沁中敖日布告嘎查所崇拜的“尚喜树”是村西头一公里左右的一棵树龄五十余载的榆树。这棵榆树高约十米,粗不足米,周围环绕着八九年前人工造林种植的杨树。

      据当地民众讲,最开始村落祭祀的并是这棵“小”树,而是距这棵树东南方向不到五米距离的一棵老榆树。据说老榆树大约二三十米高,枝繁叶茂,六人合围才能完全地抱住树干。村民关敖特根巴雅尔说:老榆树在他爷爷刚落脚中敖日布告的时候就已经在那里了。关敖特根巴雅尔今年61岁,他的爷爷与父亲也都过了花甲之年。这样算来,老榆树至少有近200年的历史。其他过了五十岁的村民也说:在他们小时候,老榆树的树冠高大粗壮,一二公里外的屯子里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如果哪天他们玩的迷了路,看着老榆树的树冠也能找回家。

      当地的民众相信这棵村西头的老榆树中存在着尚喜神,他们坚信尚喜神掌管着雨水润泽、庄稼丰收。他们认为,每年祭祀尚喜树能使尚喜神欢喜,从而风调雨顺,农畜兴旺。除了这棵树,树下还常年供奉着六块似人形的石头,两两相并,公母相对。同时,它们也作为尚喜神的化身,接受村民的祭拜。这种石偶在神树崇拜的多数区域都能见到,石头的数量也从两块到六块不等。

      因为尚喜神的存在,村民们普遍认为妄动这棵树,甚至是尚喜神化身的石偶,都会遭遇不测。

      当地有则传说:有一年,嘎查里的某哥俩,偷着砍掉了老榆树。据说,老树被锯掉的时候树干上喷出了一股殷红的血,吓得兄弟俩回去就生了大病,过了不久,两人就相继七窍出血去世了。

      十年动乱期间,老榆树下的六块石偶散落各处,有几块还被村民捡回家当做腌菜用的压菜石。结果捡回石头的村民头痛了好一阵,才发现自己用的居然是老榆树下祭祀的石偶,当时便去向尚喜神磕头祭拜,并把石偶辗转摆回榆树下,这人的头痛症才渐渐好转直至痊愈。

      除了相信损伤尚喜树及石偶会遭遇不幸外,当地蒙古人尤其相信尚喜树降雨的灵验性。据说有一年,中敖日布告嘎查举行了祭树仪式,结果当天就下起了雨,而与此相距5公里的前查干吉却滴雨未下。而据调查,中敖日布告嘎查前几年祈雨后的第三天到第十天之内就下了雨,而去年是当天下午就降了雨水。无怪乎当地民众对祭祀求雨、神树信仰虔诚笃信。




新月—— 王颖莉,编辑、策划。双本学历——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传媒大学。主修古典文学和编剧编导,广告宣传,品牌包装。蒙古国蒙古史在读博士,主修蒙古史。原《京华时报》副刊编辑,现任影视编辑,广告文案编辑,品牌包装策划,文化旅游宣传,文化旅游课程研发等职。写有文化散文集《霜天残月》,抒情散文集《城事赤峰》,历史文化剧本《日出红山》,蒙元文化系列书籍《行走在文明的长河——蒙元文化巡礼》。


天下掌故           —天下掌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