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首届“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养项目”在北师大举行

 顺其自然h 2021-10-10

央视新闻对培养项目的视频报道

2019年7月20日,全国首届“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何思敬讲堂举行。“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养项目”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支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影视艺术系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等全国14家单位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具体承办。开班仪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教授主持。

图片

自开班之日起,来自全国各地70余名大学教师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3天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训。“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养项目”,旨在通过为期3天的免费公益培训,帮助各地区中小学建立适合区域特色的影视教育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从而带动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该项目负责人周星教授强调,随后还将持续性举办针对大学影视师资、中学影视教学人员、中小学影视接受者的专项培训,特别是将为偏远地区影视师资提供全方位影视教学公益培育,并且借助网络开展更大范围的影视师资人才培训教育。

图片

从7月20日到22日,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智锋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王一川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军研究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研究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克教授,分别围绕“电影观念与'共同体美学’”、“新环境下中国电视的发展创新空间”、“中国艺术离高峰有多远”、“影视剧的审美意识与人文性问题思考”、“影视教育基础问题思考认知”、“电影基础教育的发展与理念演进”、“当代电影美学走向”、“中国动画学派再认知”、“电影史研究:理论与方法”、“什么是好电影”、“电影类型批评”、“中国影视核心问题思考”等主题展开演讲。

图片

图片

“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养项目”于2019年6月1日在京发布以来,全国30多个省市的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教育部门专员以及社会人士纷纷踊跃报名,截止7月1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共计134份报名材料。经过项目专家委员会对报名材料的确认、教学成果的审核、学术能力评估以及地方院校平衡等指标的综合评定,最终选录75位学员参加培训,所提交申报材料符合录取要求。

图片

“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级研究中心,是面向艺术基础教育研究、旨在推广美育文化的重要科研基地,目前,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已经形成针对中小学影视教育实践的三大工作特色,将以中小学影视教育教材的出版、线下与线上慕课微课的同步培训以及中小学影视教育调研为重心,积极推动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的落实与普及。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级研究中心,是面向基础教育研究、旨在推广美育文化的重要科研基地,在周星主任的带领下,中心科研团队以艺术教育的基础研究为基点,对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追踪和关照,并提供积极的智库咨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