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友

 新用户76101Ls1 2021-10-10

读《论语》中关于朋友的论述,听《朋友》《永远是朋友》等歌曲,想起少年时、青年时、中年时的朋友,想起南方与北方的朋友,想起家乡与远方的朋友,便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些文字。

交友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生在世,不可无友。如果是求学之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有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学问长进大有裨益。

交友确实重要,但交怎样的友却要慎重。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孔子的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跟谄媚奉承的人交友,与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是有害的。孔子的话给人教益,我们当然要交益友,不交损友,古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交好朋友受好影响,交坏朋友受坏影响,尤其是“免疫力”还不够强的青少年更是如此。我年少之时就曾受过益友之益与损友之损。当然,也有“近墨者未必黑”的情形,那些“免疫力”强的人可以做到。

要交益友,不交损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要认识一个人很难;而且,人还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君不见许许多多官员因为触犯法律而受到严惩,其中不乏是“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高官。那么,如果彼此已经成为朋友,发现朋友变质,自然可以抽身而退,不再做朋友;也可以继续交往,近墨者而未必黑;但我以为,最有益的则是,“近墨者使墨者赤”,如果能够阻止朋友堕落,或者挽救失足朋友,我想,这是做朋友的高境界。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如果能把一个沉迷于电子游戏的朋友拯救出来,善莫大焉。

关于交友,孔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篇》),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按照这样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就不合逻辑。比如,甲欲交友,想要选择超过自己的乙做朋友,这无疑有益于甲的进步,但是,交友是相互的,假如乙也坚持“无友不如己者”的原则,乙就不愿意与甲做朋友。这样,世界就没有朋友可言。但事实并非如此。再说,“不如”是从什么维度而言的?太笼统。不同的人,大抵各有所长;朋友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当然,如果就把孔子的这句话理解为是要人们“择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恶》),也无不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交友的格局与自身的格局密切相关。孟子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孟子·万章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朋友圈也是一种“差序格局”。因某种原因,“天下之善士”也可能与“一乡之善士”成为朋友,虽然这并非常态;前者对后者往往体现为“提携”,这种“提携”对后者的长进是有益的。当然,谁也不是天生的“天下之善士”,都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朋友圈自然会有变化。

交友往往以志同道合为标准,但也有例外,譬如韩愈与柳宗元,王安石与苏轼,他们政见不同,却成为朋友,这样的友情难能可贵,只有为人正直而不见风使舵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至于那些见有人得势便趋炎附势,见有人失势便落井下石,这是对“友”字的亵渎,不说也罢。

真正的朋友可以穿越时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样的朋友,即便远隔天涯,也仿佛比邻而居。俞伯牙与锺子期心意相通而成知音,互相成就而留佳话,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一辈子不再弹琴,一辈子啊,而知音佳话更是千古流传,流传千古!

交友重在缘分,而积极主动、热情外向的人有更多的朋友。有首歌《永远是朋友》,开头两句便是:“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唱出了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的一个特征。但是,不必追求朋友的数量,鲁迅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交友不能只是索取,也要付出,即使不能“为朋友两肋插刀”,至少,可以在朋友失意、不幸时予以安慰。每当听臧天朔用略显苍凉而饱含深情的沙哑嗓音歌唱《朋友》,内心便会波澜起伏: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正享受幸福

请你忘记我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

请你告诉我

……

如果朋友在承受不幸时将不幸告诉你,那真是把你当成了朋友,相信你不会幸灾乐祸,相信能从你这儿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奋发的力量。

人生蓬勃向上的阶段,自可“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而人生迟暮,也难免会有李叔同《送别歌》里“知交半零落”况味,人生的滋味因此而丰富、厚重许多。李叔同后来出家而成为弘一法师,这是一个不朽的法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