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新用户3738L4CZ 2021-10-10

我回老家参加表妹的婚宴时,在宴席上发生了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插曲,每次想起都觉得难受,只见一个满头白发、佝偻着身躯的老人,拿着一个破了边的大海碗,颤抖着双手把桌子上客人们吃剩下的剩菜装入袋子里,可这些被老人泼出脸面收集的剩菜却被一个小男孩子摔倒在地上。与此同时 ,它让我感悟到了一点可预防此类事情发生的为人父母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那天,表妹的婚宴办得特别热闹,除了普通的人情往来之外,村里大部分人都来了,而他们都看在外公的面子上来凑热闹,因为,外公是村里一个退休老教师,村里人特别敬重外公,哪怕退休在家,大家都习惯称呼外公“老师”。所以,凡是和外公有关的事,大家都会自动来参加。

而在当天,所有的宾客都走得七七八八时,表妹的婚宴上却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这个客人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主角的故事。

这个老人看上去有八十多岁的样子,而她实际年龄还没满七十岁,按辈分外婆让我们应该称呼她为五舅妈,听母亲说五舅妈年轻时是一个很要强的人,生养了5儿1女,可以说是子孙满堂,大儿子还做了几年村干部,可她的晚年却过得让人唏嘘不已,不但独守着老房子,还是靠邻居们的时时的照应才有口热饭吃。

五舅妈年轻时是村里有名厉害的女人,特别霸道,嗓门又大,不肯吃一丁点儿的亏,对谁都是无理也要争三分,村里人对她几乎都是同样的心态,能不惹她就不惹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五舅妈最大的底气除了本身的自信之外,还来自她连生了五个儿子,最后又生了一个女儿。

在那个“打虎靠亲兄弟”的年代,五舅妈生了这几个儿子后,连走路都带风,可是,有时候真是环境比人强,当时的五舅妈有多威风,晚年就有多凄惨;当时让她觉得面上有光的五个儿子,一个做了上门女婿,有两个打着光棍,还是一个一直啃老的那种,其中一个是少年白,还是个酒鬼。

而五舅妈也因为自己个性的原因和两个儿媳的关系非常僵,甚至和几个孙子都少有来往。在老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多数家庭儿子结婚后就会从家里搬出来,也就是俗称的“分家”。而儿子和父母分家后,大部分是父亲跟着已结婚的儿子,美其名曰是照顾孙子,而母亲则跟着未成家的儿子过。

五舅妈家的情况就是如此,五爷爷一直跟着大儿子,而五舅妈则和三个没成家的儿子过。在刚开始时,可能谁都没想到后面的三个儿子会娶不上媳妇。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来说,五舅妈家的家庭条件比村里大多数人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她几个儿子的相貌也不算差,偏中上吧。

母亲说每次去外婆家,在河边洗衣服或洗菜时,还常常听到五舅妈对村里人吐槽,言语中有诸多不平,甚至带着一股怨气地说“我们家条件也不算差,长得也算周正,娶媳妇怎么就那么难呢?再看看别人,明明条件也不如我们家,人也长得不怎么样,偏偏就有人看中,真真是气人。”

大家听到这话也不知该怎么安慰她,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做父母的能帮就帮,不能帮就顺其自然”。毕竟娶不上媳妇的家庭何止他们家,只是他们家的人数相对比较多。而在那个比较落后的年代,人们的思想普遍比较保守,五舅妈也不例外,总希望儿子能留下后代,后来听说她的小儿子去做上门女婿了。为了另外两个儿子,五奶奶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跟风般做了一些令人不齿的事情。

在八十年代末,五舅妈把家底都掏光了为老三“娶媳妇”,可是,即便如此也没能留住人,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她的儿子身上。老三对待这个用特殊方式“娶回来”的媳妇非常不好,女人也无心留下来,常常趁着大家没防备时就往外跳,而她也因此常常遭到家暴。老三下手特别狠,邻居们都看不过去了,纷纷劝他说“大家都是父母所生,如果她的父母知道了该多心疼,再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只有用人心才能换人心,你想让她踏实地跟你过日子,就要真心诚意地对她好,靠拳头是没用的”。

后来,在村民有意无意地放水下,那女人还是跑掉了。女人跑掉之后,老三就一直游手好闲,一事无成,最后甚至连一日三餐都需要母亲养着。

老四呢,可能是运气不怎么好,虽然是用同样的方法娶到媳妇,但也许是因为他对自己娶回来的女人投入了感情,女人倒是安安分分地和他过日子,可是,在女人孕晚期时,老四在村小卖部看别人打牌,而那时候正是严打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通通被派出所抓走了,包括老四。

老四被抓走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回来,大家都觉得女人有了孩子的牵绊,肯定会在家里等老四回来,可是,女人在坐完月子后就失踪了,留下一个小婴儿。五舅妈虽然很伤心,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担负起照顾喂养小孙子的任务。而老四再回到村里,儿子已经半岁了。看着年迈的母亲抱着瘦小的儿子,老四悔恨交加,狠狠地扇了自己几个大耳光,可是,一切已无可挽回。

这之后,五舅妈就一直和两个儿子和小孙子一起生活,而这个小家庭的大部分开支都是五舅妈在支撑,包括大部分的农活也是五舅妈在劳作,只有在双抢时两个儿子才会出现在田里。

而五舅妈老得特别快,特别瘦,对于她的这几个儿子,村里人都看不过去了,见到他他都会忍不住指责两句,特别对于老三和老四的所作所为,老人常劝他们说“你们好手好脚的,还要一个老人来养你们,你们的良心不会不安吗?再说老四,你也是一个做父母的人了,自己的孩子应该自己去照顾,你母亲都一把年纪了,还有几天好活的呢?你们这是想要累死她吗?”

当然,很多都劝五舅妈,让她多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可是,五舅妈就像一头不知疲惫的老黄牛似的,起早贪黑,总说儿女都是来讨债的,不做哪有饭吃。很多人看着这一家人一个愿挨一个愿打,也只能无奈地默默叹息。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五舅妈的身体已经被透支完了,一场大病让她从此都离不开拐杖,说起她在生病住院期间几个儿女们的表现,村里人都为她感到不值,五个儿子,最后只有女婿在照顾她。

出院后,五舅妈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好几年都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家里还常常吃上顿没下顿的,无奈之下,五舅妈被现实逼得没有办法,只要哪家办酒席,她都会尽可能地多打包一点带回家,再想尽办法尽量保存时间长一点。

而在五舅妈的身上,我不但看到了“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同时,更看到了“慈母多败儿”。在这个故事里,可以说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恰恰是五舅妈这个“父母的角色”,因为问题的本质就是五舅妈有着传统女人所具备的“好父母”、“好女人”的标签。

我发现,在老一辈人的身上,很多人对做“好父母”、“好女人”有着一定的误区,他们的主观意识里对“好父母”、“好女人”的底线很模糊,甚至可以说他说只是自以为是地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去成全自己的好,而忘了孩子真正需要的好到底是什么。

在这件事情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学会为自己树立“威严”形象。

都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而决定孩子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则是父母。记得小时候上小学时,老师就教育我们要爱父母、听父母的话,而在家中,同样经常听到长辈们对我们说要孝顺父母,不可以和父母顶嘴,不能惹父母生气等等,在日积月累中,慢慢地我们对父母从心里生出一股股浓浓的敬畏之心。

而五舅妈的故事里显然没有做到,或许正因为这方面的缺失,才导致五舅妈在儿女的心目中毫无地位可言。就比如五舅妈的大儿子,他对自己的母亲所遭遇的一切都视若无睹,心里充满了对自己母亲的不满,看着母亲对弟弟无底线纵容,再加上弟弟的无作为,让做哥哥的不满情绪越积越多,渐渐地把对这种怨气全部转接到母亲的身上,所以才会对母亲的一切都不闻不问。

其实,这也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记得曾在某本书上看到过,大概是说“人往往偏向于欺负对比自己弱的人”,五舅妈的大儿子就是如此,他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撒向了自己的母亲。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五舅妈对几个儿子一味地纵容所造成的。

而最重要的是:在家庭成员中,父母没有为自己树立起一个让儿女们敬畏或者说信服的形象,从而导致她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反抗大儿子对自己的不当言行,更没有能力放开小儿子,恶性循环下,最后苦的只有自己。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为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树立一个威严的形象,要让孩子打从心底里对自己有一份尊敬。

二、学会做个有自我的“自私”父母。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都陷入了错误的认知中,或者说我们被一些无形的东西所捆绑,而所做之事往往只能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于事情的本身却相反。就比如故事中的五舅妈,她的几个儿子,虽然老大和老二已成家,甚至老大还在村里做了几年的村干部,在本村也算是有出息的了。

可是,五舅妈的日子依然过得很艰难,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忘了给自己留点空间,或许是那个年代的人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人都和五舅妈一样,为了儿子后续有人,他们甚至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这样的牺牲感让他们理解成儿女对自己的需要,正是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出现了很多啃老一族。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做一个“自私”的父母,该放手就放手,该让孩子独立时就让他们独立。就像我一位朋友所说:孩子满18岁后就要自己独立,除非还在上学,不然就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如非个别需要父母资助的事,一切都要自己去面对承担。

深以为然!

三、在能力的范围内培养孩子。

前段时间有位前辈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她说:自己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选什么样段位的学校,没必要压上全家人的生活去承担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学校,那注定会是一场可怕灾难,不管对大人还是孩子,结果都不是我们能承受得了的。

刚开始时,我还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心里还想着:现在不是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再说,谁不是拼尽全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好一点的学习环境,一些学区房就是这样兴起的。

后来,她解释说:假如你的孩子在读书方面没有天赋,而多数父母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平平无奇,所以,都使劲砸钱进去,哪怕所承担的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可是,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从幼儿园到中学,这笔钱都不是小数目,万一到头来,搭上全家人的钱花完了,而孩子的成绩却没上去,试问,哪个父母能承受这个结果?可这个结果总要有人去买单,可怜的孩子就被动或者说被逼着成了父母发泄负面情绪的渠道。

前辈的话让我出了一身的冷汗,想想,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甚至有的家长把房子卖了,只为让孩子进所谓的贵族学校。假如真的如这位前辈所言,他们又该何去何从?这个家还能有笑声吗?

所以,认清事实,也是间接给自己留点退路,或者说给自己和家人留点保障,这个很重要!

以上是我的几点个人见解,总结就是:树立威信、不溺爱孩子、在可承受范围内培养孩子,给自己与家人留有余地。大家看完文章喜欢的请给点个赞,如有不足之处,请给点建议,谢谢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