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期的偷懒并不会带给自己多大的退步,长期的偷懒就容易变得丧

 十八点心理 2021-10-11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人会有一种容易偷懒的情绪出现,就是能不去做就不去做,不会考虑这样放弃后会怎么样?在偷懒后,当时的感受是非常愉悦的,但是最终的结果会是不太好受的。

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不想去经历学习的苦,这时候就会觉得学习怎么这么苦?这么苦带给自己的一种体验就是不想去学习。学习是一件非常累人和磨人的事,毕竟这个学习的结果呈现需要很多年才会出来。

我们都希望能够立马呈现结果,而不是长期出现的结果。长期出现的结果需要耐心的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种着急的情绪,人在着急的时候就会容易心慌,那么往往就会事与愿违。

其实偷懒也是一种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按照自己所希望的生活状态去体验。在这种体验中能够带给自己一种愉悦感,而不是痛苦感。逃避痛苦也是一种本性,但是往往是不经历痛苦,愉悦的感受不会那样深刻。

比如说要求自己每天5点起床看书一小时,一年下来就是365个小时。365个小时可以看不少书了。但是很多人会觉得脑子不好,大清早的爬起来看书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用来睡觉多好,这样可以让自己享受温柔的睡眠香。

但是有些人就是每天5点爬起来看书一小时,长期坚持积累,把这种偷懒的精气神给磨灭掉了,此时此刻就会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了。因为别人在偷懒,自己在学习,那么自己就是在进步的。时间都只有那么多,谁会充分利用时间,谁就能够获得时间的主人。

在每天早上爬起来学习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痛苦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所积累的知识量,自己所感觉到的自身强大,自己所体现出的意志力,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出来了。最重要的是会产生思考:我这么拼搏,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停反问自己,直到能够获得一个确定的答案。

自己可以去看书一小时,但是自己不去行动,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如果自己本身没有这个能力去阅读,那就不是自己的问题。

找问题的背后逻辑思维很重要。人每天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时候精神状态特别好,有时候精神状态特别差。但是无论是好还是不好,都是自己的一种选择。可以允许自己的精神状态不好,但是需要及时走出来才是关键。

我们的情绪是多变的,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就想偷懒休息下,就想偷懒玩耍会。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毕竟人无完人,也不能一直把自己的神经给崩着。

短期的偷懒并不会带给自己多大的退步,唯有长期的偷懒才会让自己越来越丧。厉害的人总是在做反人性的事情,他们虽然已经很优秀了,但还在优秀的道路上一直前进。他们每天还是按照好的自律要求去要求自己。把良好的自律要求当成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无条件反射的一种习惯。

当我们发现自己偷懒时,想一想这个懒允许自己偷多久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