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社会工作如何促进改善企业各方关系?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1-10-1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陈思超、伍倚平

    单位 | 厦门市开心社工服务中心

一、背景介绍

(一)社区背景

金海社区成立于2012年8月份,隶属于湖里区金山街道,金海社区现有5个住宅小区。辖区有商务中心写字楼18幢,包括中铁投资、路桥集团、恒安集团等央企、国企、台资企业、外企、私企企业近1100多家,用工人数1.4万人,具有丰富的人、财、物资源。

(二)案例背景

金海社区楼宇多,企业基数大,各企业平时工作繁忙,相互了解的机会较少,企业与社区内的社工机构、社会公益资源、物业单位、金英骨干沟通较少。金海项目组通过之前对职工的多方位服务,虽然一定程度满足了职工多元化的需求,也加强了职工的凝聚力,但企业与社区各方关系的互动交流方面依旧较为薄弱,尤其是受去年疫情的影响,社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促进彼此间的互动交流、企业如何与社区多方建立联系,打造社企共赢平台,形成社区优良的经济内循环,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需求分析

(一)企业与企业互动的需求

社工前期通过企业走访、座谈会、线上问卷星、线下问卷调研等方式对企业需求进行收集了解。从图一可以发现约76.27%的企业认为企业之间的交流渠道不够丰富,与其他企业的交往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从图二可以发现58%的企业希望通过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考察相关产业,了解产业发展趋势,49%的企业则希望通过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开拓产品市场,承接订单。由此可见,金海社区企业互动需求强,搭建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各企业相互交流沟通以实现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图一:企业与社区及其他企业的交往渠道分析

图二企业间交流的目的

(二)企业与社区各方关系互动的需求

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社区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稳定的发展以及社区内各方关系的助力。从图三发现企业与社区交流的互动的时间比较少。而在图四可以发现75%的企业愿意与社区多方关系进行沟通交流。综上可知,社工帮助企业通过与社区及社区内社工、小区、社会公益资源、物业单位、金英骨干等多方力量联动,打造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是金海辖区内企业亟需解决的需求之一。通过搭建社企互动平台,不仅可以满足企业与社区内多方关系互动需求,激发企业活力,同时能助力企业的发展,盘活企业与社区内多方关系之间的资源流通,形成优良的社区经济内循环。

图三:企业是否有充足的时间与社区及其他企业交流互动

图四企业与社区多方关系的交往意愿

三、服务计划

(一)指导理论: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该理论为本案例中企业各方关系的促进与改善提供了理论支持,社会工作者通过服务在社区党委以及企业党支部的积极带领下将“社区、社工、企业、小区、社会公益资源、物业单位、金英骨干”相互串联起来,建立良好的企业各方关系网,盘活企业与各方关系之间的资源脉络,充实企业的支持系统,发挥党员的积极作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二)服务目标

社会工作者在活动中,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扩大企业的社会支持网络,在社区党支部、企业党支部的积极带领下,促进企业与各方关系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促进企业互动合作;加深企业和社区之间的粘性,激发企业间的活力,帮助社工以及社区各方关系倾听到企业心声,为企业缓解难题,搭建企业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盘活企业资源脉络,引导企业参与社区治理,为后续的企业反哺社区做好铺垫。

(三)具体目标

1.90%的企业通过活动,可以扩大企业资源网,激发企业活力;

2.80%的企业可以通过这次活动加强企业与社区各方关系之间的互动沟通;

3.通过本次活动,至少构建一个线上交流平台,帮助至少10家企业中高层沟通交流,盘活企业与社区各方关系的资源脉络;

 4.通过活动促进至少3家企业党支部、2家小区党支部与社区党委建立良好联系,为后续党建引领在社区发挥作用,为之后调动企业以及各方党员积极参与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四、服务策略

活动通过“1+7+2”(益企爱)服务模式,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核心,以辖区企业为主要服务群体,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石,通过“社区、社工、企业、小区、社会公益资源、物业单位、金英骨干”7方力量联动,帮助企业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打造一个社企交流平台,社工在'党建引领·益企同行’金海社区共赴社企蓝图活动中,以外出联谊的方式为基石,通过“破冰游戏-击鼓传花”给予企业自我介绍的机会帮助多方关系建立初步关系,通过“随机分配座位共进晚餐”的形式,加强企业与多方关系交流沟通,通过“互动问答-答疑解惑”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企业与社区、社工、其他企业、小区、社会公益资源、物业单位、金英骨干等多方关系的互动交流,从而激发企业活力,为后续企业反哺社区做铺垫。

五、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聚焦服务需求,梳理服务策略

社会工作者通过前期走访,了解到企业希望通过企业之间的互动,考察相关产业,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希望通过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开拓产品市场,针对这一需求社工找到几家行业有共通性的大企业和几家小企业,比如路桥集团与普西尼游艇公司,都在游艇行业深耕多年,在活动过程中社工会尽量安排这些公司一路同行、相邻而坐,通过边走边交谈的形式,促进企业之间沟通互动。

在前期调研中,社工了解到企业存在与社区交流的需求,也存在与社区内社工、小区、社会公益资源、物业单位、金英骨干等多方力量沟通联动的意愿,社区以及物业也表达出这方面的需求。为此,社工特地邀请了社区书记与社区多方力量骨干,以为契机,集合红色元素,在社区党委、企业党支部、小区党支部的积极协助下,开展这次活动,并为他们设计了可以促进企业与社区多方力量沟通交流的“破冰游戏”,同时社工还设置了互动问答方式,让企业代表写下想询问社区各方关系的问题,多方关系代表针对问题作出解答,这样既能加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沟通交流。此外,社工还建立了线上“社企交流群”通过这个群,企业代表可以与社工、小区、社会公益资源、物业单位、金英骨干等多方力量突破地域限制,自由沟通,满足沟通的时效性,搭建起企业与社区多方关系沟通的桥梁。

(二)整合多元力量,助推服务落地

  本次活动在策划、招募、开展期间受到了多元力量助力。在方案策划环节,厦门路桥集团赞助部分资金并协助参与活动,在活动招募环节,社区书记以及社区党委积极协助社工进行招募,最终招募人数成功达到预期,此外在广告设计环节社工得到了辖区湘彩图文快印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共建单位的协助下,在社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结合7月1日建党节氛围,社工在外出参观红色基地的基础上,以破冰游戏、集体互动、互动问答的方式,推动活动顺利开展,最终达到加强企业与社区各方关系互动沟通、扩大企业资源网、盘活企业资源脉络的目的,企业与社区各方关系对彼此更加的了解,也为今后打造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企业反哺社区打下良好基础。

(三)宣传推广,扩大影响

活动结束,社工建立了一个线上“社企交流群”,方便企业与社区的多方群体进行交流沟通,也方便社工今后推送活动信息。此外,社工在活动结束后,及时输出微信新闻稿,以及宣传图片和视频并发布到社区公众号平台并在“社企交流群”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社区及物业对项目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为今后彼此进一步交流提前做好准备。

六、案例成效评估

(一)参与情况

考虑到外出组织活动难度大,社会工作者初定的目标是招集10家企业代表,加上“社区、小区、社会公益资源、物业单位、金英骨干”等社区各体共30人参与到活动,建立交流互动平台促进社企交流。经过线上线下多方渠道动员,本次活动共有35人参与,其中企业方占比67%,共有14家企业20名企业代表参与、社会公益资源占比5%、小区占比5%,、物业单位占5%、金英骨干占2%、社工占5%、金海社区两委代表占11%,各方人员以企业中高层、党委负责人、公益组织负责人为主,共同搭建平台,参与活动,社区各方组织活动参与热情高涨,充分反映了社区各方以及企业对这次活动的重视。

(二)互动沟通层面

本次活动,社会工作者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展开资源链接,促进社企互动沟通,活动开展前,社会工作者引导至少10家企业代表主动介绍公司,通过各企业对公司的介绍帮助企业以及社区各方加深对公司的了解度,在活动开展中期,社工设置议题探讨环节,助力企业思维碰撞,并引导他们提出对社区的建议以及自己的疑惑,介绍自己可为社区提供哪些该公益资源。在活动期间,社工汇总收集各方提出的议题十余条,邀请社区两委为大家答疑解惑,帮助企业与社区相互了解,加强两者之间的粘性,活动后期,通过社工的跟踪,以及社企交流群后续的互动,既能够帮企业和社区建立联系,提高好感度,也可以为之后社工设计出更符合企业的活动提供参照,为后续各方长远的沟通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综上所述,这次活动充分地促进了企业与社区各方关系的沟通交流。

(三)活动延伸效果

1.整合企业资源,引导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再提升。这次不仅增强了企业与各方关系的粘性,打造出一个线上社企共赢平台,同时也为企业以及社区各方关系建立了一个资源输出,双向合作的桥梁,促进社企资源共享。社会工作者还在活动中帮助提升社会责任感,引导企业提供社会公益资源,为后续企业反哺社区、各方资源共享打下夯实的基础。

2.学习党史文化,增加企业凝聚力。活动开展期间恰逢,除了探讨议题,社会工作者特意组织各方参与者前往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党史文化,并拍摄视频为党庆生。这一系列流程即帮助企业学习了解了党史文化,助力企业与社区各方关系的链接性,加强了企业在社区的归属感。

七、专业反思

在实践的过程中企业社会工作者结合案例,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开展企业社会工作实务。

(一)企业联动社区多方开展活动

案例中的活动开展结合党的100周年历史背景,通过组织企业、社区多方、物业公司一起学习党史,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使党史融入到社区、企业文化当中,提高了社区、企业党性意识。因此企业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中借鉴相关经验深入了解社区多方以及企业的需求,组织大家一起参与活动,使得企业与社区多方关系有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社区多方关系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塑造创新、共享、发展的社企文化氛围。

(二)聚焦重点个案,开展个别介入

企业关系改善不仅仅是单个社区活动就能够解决,有些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需要社会工作者个别化介入,因此除了宏观层面的活动介入,针对企业内部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企业需求开展企业内部的定制化服务,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为企业与多方关系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建立合作机制,促进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相关政策以及社区相关人员的支持,社区的发展也需要企业来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案例通过企业社会工作者组织企业与社区各方关系如企业、小区、社会公益资源、物业单位、金英骨干一起参加活动,为企业和社区各方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渠道,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促进了社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但是当前金海社区部分企业与社区之间的联系较少,因此企业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企业当前的情况,建立起相关的合作机制,比如成立企业志愿联盟,组织相关企业通过提供人力、物力等方式与社区内社工机构、社会公益资源、精英骨干等共同协作参与到活动当中,从而搭建起企业与社区内各方关系沟通的桥梁,实现企业与社区各方关系之间的资源整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深圳至诚为例讲述企业社工

从环境形势、项目运作、实务开展、社工成长

发展预测与建议等不同层面进行思考和研究

回顾和总结了深圳企业社会工作的整个发展历程

对企业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学术理论的积累

乃至政府社会政策的创新等

都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