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永武:思维方式的主要类型(上)

 新用户5331MFnj 2021-10-11
很多年来,学界普遍认为思维方式最基本的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其实,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二者并非决然对立,而是存在交叉关系,即逻辑思维中有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中有逻辑思维。科学家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高度想象;文学家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在艺术构思中遵循生活逻辑、性格逻辑和情感逻辑。

因此,笔者在肯定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思维方式的前提下,还尝试另辟蹊径,提出人生需要掌握的思维方式:学习思维、发展思维、价值思维、劳动思维、自律思维、自由思维和光明思维。这些思维方式都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对促进人才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

1.学习思维

学习思维是指人生即学习和人生如何学习的思维方法。学习思维贯穿人的一生,需要后天长期的养成,有赖于家庭教育、学校培养和社会熏陶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合力。

人生从胎教开始,胎儿就在母腹中最早地开始学习。婴儿出生几个月就开始咿咿呀呀学说话,一岁左右学走路,然后一步步从小学、中学、大学,逐步完成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每个人要顺利完成社会化,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学习。

为了促进孩子的学习与成才,家长要引导孩子了解学习思维,不断培养学习思维,让每一个孩子从懂事那天开始,就逐渐认识到,小孩就必须学会穿衣服,自己吃饭,收拾玩具,独立完成作业等,逐渐认识人生必须学习的道理。

为了培养各类学校的学生,教师既要教书育人,严格执教,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思维重视人生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视为人生,把人生视为学习,还特别注重掌握学习的思维方式,即如何通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争取事半功倍。在培养学习思维方面,每个人既要了解和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又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发现和找出适合自己学习的特殊方法,把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有机统一起来。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习思维还可以广泛地运用于我们各项工作和对外开放的层面上。我们日常各项工作都需要培养学习思维,即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一方面,通过组织内部的学习训练,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从国家层面上,我们改革开放走向世界,需要学习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

2.发展思维

发展思维是指人生即发展和人生如何发展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几乎贯穿于人的一生, 既与本能相关,也更需要后天个人长期的努力,有赖于家庭教育、学校培养和社会熏陶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合力。

人的一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成长进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发展思维,首先,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科学设计个人发展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其次,要探索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具体方法,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向未来前进;再次,要学会经常反思自我,学会用发展思维自我鞭策、自我加压、自我激励、自我拓变、自我成长。如果没有发展思维,就很容易安于现状,按部就班,甚至得过且过,失去积极进取精神。发展思维,是人生拓展的需要,也是追求美好未来的需要,应该遵循人才发展规律,而不是仅凭发展的良好愿望,更不能损人利己和沽名钓誉。

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是硬道理,认为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社会问题才能得到逐步解决。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发展,发展才有活力,发展才有生机。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必须依存于每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学会发展思维,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结合起来,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较大贡献。

发展思维还要求我们学会科学的发展观。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国家发展,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发展,会发展,要学习和掌握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独特道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违背发展规律,必然走向失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也会阻碍正常发展。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都需要积极的态度,需要严肃认真的精神,需要脚踏实地的坚韧,任何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思想和盲目举措,都要受到规律的制裁。

3.价值思维

价值思维是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从本性上来讲,人都具有一定的利己性或者为我性,具有趋利避害的心理特征,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就会自己不自觉地体现出价值思维的特点和本质。

价值思维是指每个人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也直接影响人一生中的价值选择。人的价值思维不是常数,而是变数,与时俱进,伴随着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价值思维有三个向度:第一,每个人都要坚信人生的价值性,树立“人人皆可以尧舜”的成才意识,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不能甘于平庸和自我埋没。第二,要注重自我价值与他人价值的统一性,实现人际互动中的共生效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努力实现共同发展,要从根本上避免非此即彼和你死我活的二元思维方式。第三,遵循价值最大化原则,当个人价值与他人价值发生冲突时,要先人后己;在个人价值与集体、民族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

2015年某饭店发生了一件影响很大的38元大虾事件。价格表上是38元一份,结账时变成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贪财之道却以获取小利开始,以失去大利结束。物价局对该店作出9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其立即改正价格违法行为,该店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吊销营业执照。还有一件非常奇葩的案例:巡逻队员张某在一间仓库发现很多饮料,然后和三名废品回收者一起忙了12个小时,才倒光2000多箱凉茶。3万多只空瓶子加上2000多个纸板箱,张某一共到手115元,后来被刑事拘留。2000多箱凉茶价值17万元,倒掉后卖空瓶得115元,因涉案金额较大,被警方刑事拘留。从价值思维的角度来看,店主宰客和张某的价值思维无疑是错误的,贪图小利的价值思维使人生走入歧途,教训非常深刻。

树立正确的价值思维,可以借鉴价值论哲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既要注意价值的客观性、恒定性、稳定性,也要注意价值的易变性,不能因小失大,贪图蝇头小利,损害更大的利益。价值思维启示人们:为人处世在考虑个人利益的时候,既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又必须以社会的整体利益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既不能做损人利己的坏事,也不能做损人害己的愚蠢事。

4.劳动思维

古往今来,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劳动。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前者以农民和产业工人等阶层为主,后者以科研工作者、教师、机关干部等知识分子为主。

劳动思维,是指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劳动的必要性,热爱劳动并且学会劳动的思维方式。劳动思维体现一个人的劳动观,也直接影响人才的发展。翻开人类社会发展史,劳动加速了猿向人类的生成,为人类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没有劳动,人类就会自生自灭,就不可能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

劳动思维启示我们,每个人都要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以自食其力为荣,充分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幸福。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为了培养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在学校里打扫卫生等,从小养成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和动手能力。但在劳动思维方面,近些年有些大学为减轻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取消了劳动课,就连教室卫生也有保洁人员清扫。从培养劳动思维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因为大学生如果缺乏劳动观的培养,客观上不利于培养吃苦精神。

劳动思维能够启迪每个人学会认识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幸福和快乐。劳动创造价值,衣食住行的一切都是劳动的结晶;劳动让我们体验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当你看到自己第一次做出来的饭菜,当你看到经过努力取得优秀的成绩,当你看到科研创新的成果等等,你就会体验到劳动的幸福和快乐。

创新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劳动思维,与体力劳动相比,创新思维主要表现为是一种脑力劳动。劳动创造生命,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生命在于创造,而创造最好的途径就是劳动,唯有真正的劳动,才能展现人的聪明才智和坚毅不拔的意志,才能够绽开灿烂的文明之花。因此,人的生命与劳动共同存在,共同成长;一个人不能劳动,则意味着生命力的衰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