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东阳马生序》,年少不解文中意,再读已是而立年

 田边居士 2021-10-11

《送东阳马生序》是高中语文课本上的一片文言文,为明初大儒宋濂所作。这篇文章是宋濂给学生的一篇劝学文,通过讲述自己年少求学的经历,旨在勉励其刻苦读书。年少时读此文,皆为背诵全文,以便考试之用,对其内容一知半解。而今而立之年,重读此文,初如醍醐灌顶,而后一股懊恼之意平地升起,久久难平,自己错过了一篇醒世治学的好文!

《送东阳马生序》,年少不解文中意,再读已是而立年

借书苦读

和他的老东家朱元璋一样,宋濂也是穷苦人家出生。“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但热爱读书的他没有为此放弃,于是“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没有书读,小宋濂就去找别人借,为了让别人愿意借书,他亲手抄录,记着日子给别人还去。天气寒冷,砚台都结冰,冻得小宋濂手指不能屈伸,但他不敢怠慢,从来都是按时把书还回去。于是,大家都乐意把书借给他,靠着借书抄录,他最终遍观群书。

《送东阳马生序》,年少不解文中意,再读已是而立年

翻山越岭求学路

但光凭自己看书也不行,还需要老师点拨。没钱上学,他就跑到百里之外的学堂去蹭课。为了不被老师赶走,他恭恭敬敬的陪侍在老师身边,换取一点听课的机会。在没有汽车的年代,马车想必也不是穷苦人家孩子可以享受的。所以这一百里路程,他顶着寒风,踩着积雪,在深山巨谷中负重前行。不仅要抵抗恶劣天气,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老虎吃人,山贼劫道的事绝不是天方夜谭。幸运到了旅店,居然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只能用热水泡泡脚,捂着被子才能勉强暖和起来。

《送东阳马生序》,年少不解文中意,再读已是而立年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濂的伟大,不仅仅在于这份吃苦耐劳的毅力,更在于他远超同龄人的精神境界。在上学的时候,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披绮绣,带着镶嵌宝石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之环,和穿着破袄子的宋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不仅没有一丝丝自卑,甚至连一丝羡慕之意都没有。他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份豁达乐观的胸襟想必和他遍观全书的沉淀积累也是密不可分的。

《送东阳马生序》,年少不解文中意,再读已是而立年

十年磨剑,寒芒出窍

学成归来,面对元王朝残暴的殖民统治,他放弃了出仕做官的想法,归隐于龙门山潜心著述,在山中几十年,早已把自己磨成了一把寒气逼人的宝剑。1360年,50岁的宋濂找到了他的伯乐,以天下文人之首受邀出山,协助朱元璋推翻元王朝。而后,修元史,官拜太子太傅,终成帝王师。

《送东阳马生序》,年少不解文中意,再读已是而立年

宋濂的故事,和朱元璋一样励志,他俩一文一武,都是穷小子通过努力逆袭翻身的经典故事。送东阳马生,不仅仅是给小马的诫勉,更是对天下读书人的孜孜教诲。马生也没有辜负老师的厚望,最终官至县令,造福一方。可惜的是自己少不更事,把先生的教诲当成了应付考试的教条。再回首,幡然醒悟,却已过而立之年!伟人之所以不平凡,不仅仅在于负重前行的毅力,更具有超凡脱俗的视野。“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具体以什么为乐,我们不得而知,宋濂他没有明白告诉我们,但这种快乐显然已经超越了物质,超越了口体之奉。

《送东阳马生序》,年少不解文中意,再读已是而立年

时间来到600百年后,一位同样改变中国历史的少年喊出了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一点相似的答案吧。

巨星陨落

遗憾的是,洪武十三年,受胡惟庸案牵连,宋濂被朱元璋判了死罪。幸得马皇后求情,后改判流放,一年后,死于流放路上。宋濂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病死,有人说上吊自杀,还有可能被秘密处决。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代大儒就此陨落,大明的天空暗淡了许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