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理解的迁移法与能力习得

 读写转换小课堂 2021-10-12


古诗理解的迁移法与能力习得

卞明明

小学阶段的古诗,大多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它们或豪迈昂扬,或细腻清丽,或发人深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辈子都难以忘掉。可见古诗在开发培养孩子们审美意识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归类小学阶段积累的古诗,需要学生理解的诗中字词很多是重复的,怎样教学孩子在已有的古诗理解经验之中去理解新的古诗,如何让孩子自己有能力领略古诗的美,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中学会古诗的理解法。我们可以尝试在古诗的理解上运用迁移的方法,让学生习得古诗理解的能力,让孩子具有理解古诗、欣赏古诗、爱上古诗的感悟能力。

在一次小语研修班古诗教学的研讨活动当中,一位老师在教学《赠汪伦》的课题理解当中,运用了已经学过的《赠刘景文》一文当中的“赠”来理解赠汪伦的课题意思,学生能够很快掌握此类相同意思的诗词意思,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点,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小学阶段古诗的理解上,我们可以运用迁移的古诗教学法,去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去尝试自己理解诗意,去养成一种古诗学习的能力,发展和培养学生赏析理解古诗的学习技能。

我们在教学新的古诗时候,是否可以让学生先去自己理解古诗的诗意,让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去尝试解决新的古诗,在学习古诗之前,出示相似的已经学过的古诗,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形成一种自我能力的发展。如在下午第三节,另一位郑老师在教学白朴的《天净沙》之后,提供给学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郑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但是相信学生已经能够在已有的经验上,学习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大致诗意以及相关的意境。

将诗意理解的方法运以迁移的教学,能够把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交织起来,组成迁移结构,使信息交流呈立体交叉传递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古诗自学能力。而古诗的阅读、赏析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古诗学习之中获得能力的习得,这是使学生真正语文素养提升的保障性手段,也使得我们语文教师减少灌输和讲解,提升教学效率的前提。

简单语文

小语思维导图 出品 | 原创精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事宜 | 请邮箱联系

嵊州草根小语

编辑:卞明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