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了钉子就“一劳永逸”了吗?——脊柱固定后相邻节段退变

 张磊r6nefzv5pb 2021-10-12

3年前,这位老人家在80岁的时候因腰椎管狭窄在***医院做了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3年后,老人家83岁,再次因间歇性跛行到***医院就诊,被告知年龄太大无法耐受手术,建议吃药保守治疗,但效果欠佳;上周老人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我的门诊就诊,看能否用微创的方法帮他解决问题。

文章图片1

腰椎管狭窄减压内固定术后3年,L2-3节段退变。

文章图片2

可见L2-3节段间盘突出

文章图片3

突出的间盘再次造成椎管狭窄

那为什么会出现相邻节段退变呢?请看下面的图片。

文章图片4

图片中的项链弧形区域是固定的,其余部分是可活动的。如果晃动项链,可以想象应力最集中的区域就是箭头所指的交界区,也是最容易坏的区域,这和老人家腰椎固定后相邻节段退变是一个道理。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腰椎间盘本身也会椎间退变,上述应力加剧了这种退变。尤其是对于老人家,腰椎本身就已经是“年久失修”的状态,更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文章图片5

因此人们发明了脊柱内镜微创手术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解除压迫,非必要,不固定,而后靠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重新恢复到动态平衡。这就像我们的古迹修复原则——修旧如旧。

文章图片6

脊柱内镜手术多为局麻,避免了全麻的风险;术后即刻下地行走,避免的血栓、压疮、坠积性肺炎的风险;术中患者清醒,避免了神经损伤的风险;7mm的手术切口,患者恢复快;因此非常适合老年患者疾病的治疗,目前我们治疗组经历的手术患者最小的13岁,最大的92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