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龙护法,两套调理精神疾患穴位配伍的原理——9月3日禅医堂穴位明理课之解溪穴(七)

 如影随形ttsbke 2021-10-12
禅医堂
万缘皆药饵,天地若禅堂。但随此真心,出入无量光。 禅者治心,为“上医治未病”之本源; 大医精诚,乃“觉悟在世间”之捷径。 本公号相关儒释道,中医养生、身心愈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文学艺术、太极茶道……汇传统文化精髓,传播本真正能量。
36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链接关注“禅医堂”

大家好,今天继续讲从解溪穴延伸出来的话题——外七龙。
上次讲了外七龙的第一个穴——仆参穴。
 
为什么讲外七龙呢?
因为调人心神时,有内、外七龙两种套路。之前说过,内七龙的本质是把人的神安了,同时把气降下来,把胃气降下来,让其心肾相交。
 
 
这是一个安神的好方法,一看穴位就知道。
第一个是神府穴——心神之府邸
第二个是天枢穴,天枢穴能使上下气机交换
第三个是伏兔是胃经中的穴,取的潜伏的“伏”,即要伏住这只兔子。因为,心就像只毛兔子似的,特别毛躁。所以才要“伏兔”,它所取的也正是这个意
第四个是解溪穴,取的是解析解脱解放释放……胃经上的穴要将下来。
 
所以,不管武疯子还是文疯子,尤其那些比较躁动的精神类疾病,或者精神分裂得特厉害的人,都是因为胃气不降的缘故。
 
对这一类人,有一种治法叫“大承气汤”。
把气承接下来,同时往下打。等于是用芒硝、大黄一类的药,把气往下一打,他就拉稀了,就没那邪劲儿了,。
本来形容他们都是用登高而歌、弃衣而走之类的词——爬上山顶到处大喊,把衣服脱了什么都不顾,或者拿刀跑出去砍人之类的。这一类人,用大承气汤照样能把他们给拿下。
 
这就是内七龙。
内七龙对于这类人可以,可对有些人,显然不对症。
 
为什么?
因为刚才说的是气降不下来的人,那如果说遇见气升不上去的该怎么办?
这里,就要用到外七龙。
 
当然,刚才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见解。像是外七龙,五行针灸的流派里还没人像我这样讲过,因为他们不知道用这四个穴到底是什么样的作用,也就是原理是什么。
我们今天讲了之后,以后你一看就会知道,这是如理如法的,它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外七龙的四穴中,第一个穴是——仆参
仆参让心灵仿佛仆人参拜一样的臣服,能伏住邪心邪灵,令其归顺。因为人往往是心邪了,病邪才随之而入。
所以,这些是从心法上自然涌出的,能伏住人的心灵。
 
尤其像平常所谓邪灵附体那一类,往往还是自身心邪的缘故。
所以,它主要治疗精神类疾病,包括癫痫类的都可以。不过精神类的也有不同划分,像有的人是心灵被闷住与困住了。
比如:情绪抑郁、生气、烦躁过度等等,都是可能造成精神疾患的因素之一。
 
癫、狂、痫。
癫指的是抑郁症。
痫是特指的癫痫这一类的病,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抽羊角风、吐白沫、人事不知的状态。
狂,是那种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状态,俗称的“疯子”。
咱们上次也说过,仆参还有一个名字,叫“安邪”,即把邪安住。
 
仆参在哪?
仆参在昆仑穴直下,赤白肉际处。
昆仑穴——指外踝高点和跟腱之间的凹陷;
直下——即它的下方;
赤白肉际处——指脚掌心边缘,赤肉与白肉的阴阳分界线处。
这个穴是从底下扎脚板,能安心邪。
 
一看这个,你就知道有点降气的感觉了。可再看其他三个穴就知道,它虽然有降的感觉,最后其实是升的。人都是这样的,只要心一“安住”,正气自然就升起来了。
 
升降是相反相成的,相当于阴阳鱼这个圈一样你把阴往下安住,阳就往上升。所以明明是让气降下来,气降下来了就开始安心你一安心正气反而就升了。这就叫浊气下降清气上升
 
什么是病的状态呢?
也就是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混沌在一起,都在中焦那儿堵着,该降的不降,该升的不升。
 
所以,外七龙选的第一个穴位是——仆参。因为它在脚底板,一扎那儿,意识就会下去,而意识一下去,气也随之归下。这就是降的作用,首先要安心安邪。
 
第二个穴位——肾俞穴。
肾俞穴是什么?
它是肾经在后背上的开口。大家都知道,肾虚就要补肾俞。
 
比如现在的人心肾不交,从而失眠,应该扎什么穴呢?
第一个是扎太溪穴,它是肾经的原穴(即源泉);然后再扎神门穴,它是心经的原穴。这样可以让它们俩彼此呼应,心肾相交。
 
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让心肾相交,也就是扎肾俞穴。
因为,这是肾经最重要的开口,给肾经传递信息并下达指令的地方。同时再扎一下心俞穴,因为它是给心传递信息并下达指令的地方,这样是不是就心肾相交了?如果是贴苯酚,那就更容易了。肾俞穴和心俞穴各贴一下。而肾俞穴还有一个点,就是我们肾的肾精……
 
听过禅医堂中医明理课的朋友就知道这点。没听过的朋友可以去禅医堂公众号,与小编联系。(小编注:或点击“知识店铺”,扫码即可进店查看。)
这个课特别值得听。我现在讲的所有东西,都为了配合那个课。为什么?因为,等这两个课都一听,再这样彼此呼应一下,就像心肾相交,遥相呼应,就能明白中医的整个东西。一旦明白之后,其他方法也就信手拈来。
 
比如你看,我也没做什么预习,心肾相交的几种方式,照样张嘴就来。为什么?是因为理通了,自然而然。
 
所谓肾,是人的先天之本,像一大树的根。是人储藏能量与调动能量的根源,也是物质能量的总根源,而阳气的根也储藏在那里。
 
像课程里在讲,就像大树,夏天绿叶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把这个太阳能通过气体与树叶,转化成能量。转化为能量后,除了供给树的身体成长所需,还要尽量去收藏能量。
 
它收藏的时候是怎么收藏的呢?树收藏的方式也得顺乎自然,大自然用什么方式领着它去收藏呢?是等到秋冬时,天气开始从特别热到慢慢变凉,天一凉气就会降。
 
而为什么天气一凉,气就会降呢?
这个我们之前也讲过,就是空气遇冷收缩。你可以想象一下,其实就是热胀冷缩,天气一冷气体就收缩,大气层也跟着收缩。
 
地球外面是被整个包裹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对着地球这个大球——整体性的向内收缩,而不是平面的向下。我们中国这边的气是向下收缩,而美国那边的气,也是向下收缩的。因为这是一个气体球,整个的向内压。
 
对气体球来说,是整个往内压;而在我们所站立的这个点来看,它就是向下压,向地底下压缩。因为地在我们的视角看来是平的,所以就像是在往地底下收缩。而当它这样收缩的时候,自然就把所有的养分,包括树的养分一起,跟着往下归降。
 
何止是树?大自然会把所有能量都往下收降。为什么?
比如冬天的时候井水反而是暖的,地窖比地面上要暖,为什么?
因为,这个大气层的收缩把往下带,往下降了。
 
 
到夏天的时候,地底下就是凉的。
为什么呢?因为热胀冷缩,大气层的气体分子又膨胀,把热气蒸腾上去了。
 
所以冬天的时候,大气是降的,它带着树以及万物一起下降,而一往下降,树储存能量自然会朝根上储存。
 
 为什么会储存在根上呢,我们可以再去观察一下高原。那些特别高的地方不知大家去过吗?有些地方就是草甸,连灌木都长不了。为什么?
 
因为高寒缺氧,无法供养这个植物长成大的形体,大的形体需要很多能量。草甸都长得矮小,因为它要保持能量,因此上面要尽量减少消耗,而下面根部则发育得异常丰富。所以,但凡生命需要存活,都首先要把能量收下去。
 
比如冬虫夏草,一到夏天,就更加活跃了。而其他的树也是,夏天都会蓬勃发芽,一到冬天,就会掉叶进入枯死状态,等到春夏才会重新生长。
 
所以,这也说明了,树根里才储藏能量,而人体的树根——就是肾。
人体的能量也储藏到肾脏里。肾是储存能量的源泉,你想用能量的时候,就要从肾里面调用出来。而扎肾腧穴,是给它一个口令,把里面的能量“调”出来。
 
还有人在问,为什么是“调”能量?
像是真正护卫我们身体的“卫气”(因为是保卫身体的气,所以叫卫气。)
它需要从脾胃(后天之本)中调气,可同时也要从肾里面调肾精,才能生成卫气。
 
比如,人经常从哪儿着凉?
从膀胱经着凉,比如膀胱经的风池穴,后背那里一吹风,吹到了后脖子,就很容易着凉。也就是说,从肾到膀胱调气,膀胱经如果调出来的气很充沛,那么出来的能量就足,自然也就不容易着凉。所以,人为什么一冷就会下意识的戴一条围巾呢?就是为了把大椎穴护住。
 
 
能量就是从肾到膀胱,在黄帝内经与伤寒论中均有记载。它也叫太阳寒水
太阳膀胱经寒水是少阴肾经。所以第一个要明白的道理是,太,太阳,寒,寒水。
太阳寒水所讲的道理,是从肾蒸腾气化——往膀胱调动能量。
 
 
同样的,你看人有三大轴心。
第一个轴心是肾和膀胱少阴太阳
 
第二个轴心是中焦的脾和胃,一个是太阴,太阴脾经。一个是阳明,阳明胃经。
 
第三个轴心就是厥阴和少阳(胆),这又是一个轴心这三大部分也就是伤寒论的六经,如果明白了中医就基本上都明白了,大致的思路就都有了,治病就上路了。
 
 
今天我们特别提到的,是肾到膀胱的一支,正好用在这儿了。
 
第三个穴,叫大杼穴。
在第一胸椎往下旁开一寸半,也是在膀胱经上。
你看第一胸椎上面是第七颈椎,它们俩之间是大椎穴,而大椎穴是我们兴阳气最重要的一个穴,与大杼穴呈犄角状,像是三角支撑的一个状态。而支撑的就是阳气。你现在按一下大杼穴,会觉得阳气有支撑调动起来的感觉。
 
刚才我们说的从肾到膀胱,大杼穴就是膀胱经,它又是骨会穴。
 
正好肾主骨,所以肾和骨紧密相连的。而它在膀胱经上居然又叫骨会。
 
(如图):
 
 
八会穴,气会是膻中;血会是膈俞……骨会,就是大杼。
肾又主骨,大杼穴同时也是膀胱经上的穴,是不是让肾和膀胱十分巧妙的连上了?
把肾精调到膀胱经上大杼穴应该是最恰当的选择
 
 
为什么调肾精到膀胱经上?
因为膀胱经是护住身体表层的,相当于防卫身体的卫气大部分都在膀胱经这儿支撑。 
 
肾俞和大杼,这两个穴,是不是一下就让人知道了从肾到膀胱怎么走?可用到药方上怎么用呢?
比如说一味药——桂枝。它就是从肾调气到膀胱经。
 
而刚才我们说的两个穴,就相等于桂枝了,当然只是桂枝不行,桂枝只是调精气到表层,可是它没补肾。而刚才说的可不一样,因为扎了肾俞以后是补肾,同时再扎大杼穴给指令,从肾经把气调到膀胱经。
 
桂枝只是调气,还需要一味补肾的药。比如现在的扶阳医学,出现一个新的特别好使的思路——鹿角片法。即鹿角片+桂枝,像鹿茸这类的也是补肾,可它补肾的同时很容易把邪气敛入,反而不好。
 
鹿角片就不一样,鹿角片虽然和鹿茸同属一类,可它既补肾也不恋邪,而且还能把邪气往外赶,那么再加上桂枝,桂枝加鹿角片,是不是就等于刚才说的肾俞+大杼?
 
所以,从仆参开始,再肾俞,再大杼,是不是就把阳气调动起来了?
 
而最后一个穴更绝,直接彻底把阳气兴起来了,为什么呢?
 
因为,最后一个穴叫百会。
 
之前也讲过,头顶诸阳之会,所有阳经都汇聚在这里,就把阳气全都提上来。刚才提大椎,只把阳气提到后背,现在再用百会,直接把阳气提到头顶。
 
有的人中气下陷,或者阳气下陷,又或者阳气不足,都可以用这4个穴,最后落在百会上,把阳气给提起来。那这个人的精气神,是不是会越来越好一些?
这就是把阳气调上来,让清气上升的其中一个套路。
而这个套路,我们可不可以贴苯酚,太可以了。
 
4个穴大家玩味玩味,如果我不说,你真是断然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个思路?
可我在悟出“升降开合”、“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的整体思路之后,再看这四个穴,越想越有意思。
当时先把内七龙给拆解了,然后我就想外七龙又是个什么理念?
再一看这个,真的特别好。
 
 
4个穴贴苯酚百会穴如果贴不上去,可以直接抹一些上去。
 
弹幕有一个问题,那老年人一般是降还是升呢?
对老年人来说,你得先判断一下,到底是用升还是用降?
 
这需要你自己去具体判断,看看对方症状到底是什么?
可你说如果我自己判断不出来怎么办?
那可以今天升,明天降,天天贴这个套路的几个穴。
事实上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两个套路都是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只不过是各有偏重而已。
 
 
就像咱之前说的解溪穴,你降好了他自然升,你升好了他也自然会降,所以不用你偏得怎样。
不过有些人比较明显,不降的就用降的,不升的就用升的。
 
辨不出来也没事,你用降的时候,里面也有用升的了。
比如说我们用降,可以用天枢穴,或者不用天枢,神阙穴行不行?都可以。
 
只要降了,丹田那儿自然就升了。也正因为不降,所以升不起来。
同样,如果说要升,也不用担心,只要一升起来,自然也降了,有降的机制。
 
说起来,以后我们专门出一本关于中医苯酚敷贴的书,里面就会讲各种套路。网友自创的套路也很好,而我自己也是这样创造的,教也是这样教的。
比如常用的,足三里、太溪、涌泉、神阙……不就是这些吗?
怎么用?有时太溪,有时足三里,从中脘开始也可以,都可以。
 
为什么我对家庭中医调理这么有信心?因为我们这些套路非常全面,因为理在里面呢,是明理之人创出来的套路,而这些套路里也含着很多微妙的方子。
今天吃这个方,明天吃那个方,都是综合性的方子。
 
我非常感恩廖先生,感恩廖先生一辈子,为什么呢?
我那时对中医感兴趣,我当时看廖先生的临床,学了三个方子。
他虽然也用别的方子,可用得最多的就这三个方子。每一个方子都是一个全面的套路,这个方子从肾到脾全都给考量好了,就像我们刚才讲的套路。
 
给大家讲这些,都是为了启发大家思路,要用活了。
因为他的套路太全面太好了,所以看起来就很简单,像我经常给在旁边实习的小编说,你看我给来看病的人扎针,有扎别的吗?我甚至都没让他翻身,天天扎无极九针。
 
因为,这就是一个经典的套路。
 
当然,有时候我在这上面加加减减,加一两个其他。
我能不能用别的?当然也可以,比如说刚刚讲的解溪的套路,也可以。
或者说,我今天辩证得特别准,只扎一个穴,比如足三里,也可以;或者扎两、三个穴也可以。
但我为了让小编们看到,示范最简单的。
大道至简,啥都不管,就扎这无极九针,比如说今天来了一个人,说精神有点问题,那加一个解溪,或者加一伏兔穴,不行吗?
 
那两个穴位都含了,或者说我如果要升,我都不让他翻身,我只要把无极九针的关元给他扎好了,降好了,气自己就上去了,是吧?如果我还要把它从上吊住,那再加一百会穴,不就完了吗?
 
就是这种思路,这时候听的时候你可能感觉很明白,一到用的时候可能又晕了,或者没有信心,难道这样就可以吗?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去临床老师那儿观摩,你一看就会很惊讶。
啊?就扎这个?
那小编当时还不服气,说得是您扎才行,一到我扎可能就不管用了。其实不是,只要你找到这几个穴,给他摸准扎准了,一样管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