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吞月松静功

 道途明镜 2021-10-12

吞月松静法,也叫“三十六步松静法”,是静功的基础功法。学练这路功法,非常强调 “筑基气就是必须首先练'松L “静”的基本功。凡是基本功不扎实的,以后功法就很难继续 提高。松,静、呼吸,是吞月松静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是协同进行的。 初学者如果一时难以掌握,也可以分解开来’逐项练习。待熟练后,再结合运用。

练功要点

松和静

松,是指肢怵外形的放松.也是我们入体(包括内脏在内)在一定姿势下,保持自然张 力状态.为了实现松的状态,易于掌握放松要领,本功法将人体划为36个部位(附后)。按 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再及两旁的次序,每一个部位,伴随3次呼息,连松3遍,如此类 推,一直到36个部位全部做完(共松108遍),所以也叫“三十六步松静法气

'三十六步松静法-是促进松的手段。目的是使练功者熟悉人体部位,及时发觉和纠正某 一部位的紧张状态。锻炼纯熟后,可以逐步过渡到五步松(附后),渐而三步松(附后),最 后达到一步松以奠定松的基础。练功时要掌握以下原则:

第一,从整体讲,先松全身,后松局部;

第二,从内外讲,先松内脏,后松肢体;

第三,从形神讲,先松意识,后松形体.

“三十六步松静法"掌握纯熟之后,在练功中会呈现一种“凭虚御风羽化而登仙”的意 ,这就是松的最高境界,

静,分为形体的静(身静)和思想的静(心静).后者有赖于前者的基础。所谓身静, 就是身躯四肢停止一切活动.本功要求的身静,指肌体、韧带、神经系统在特定要求之下, 出现松的反应,思想上的静,就是大脑什么都不去想,放下心中所想的一切事物。俗话叫做 “无思无虑气大脑皮层通过促静手段,切断与外界一切联系,在脑皮层处于尽可能深的抑制 状态,总之,我们所讲的静,是指身静与心静合而为一,是身心俱静。

—32 —

―般常用的促静手段,不外两种,一是“以念代念”,还有一种是“以念依(景)物”,达 到收视返听、凝神入静的目的。常用的有“内景诱导气“依息意守”诸法。呑月松静法是一 种内观诱导,又叫“内观法气它糖过收视返听,与外界切断联系,使大脑皮层容易达到主动 性内抑制状态。

所谓“呑月即把月亮作为内观景象*练功时,在想象的“一轮明月”之中,再想象出一 个“静”字来.这就把“以念依景”(内景)和'以念代念”结合在一起了。练功当中随着吸气, "月亮(连同那个静字)“吞”到丹田(脐下三横指,下同)里去之后,接着在丹田里再“存 一存、进行内视内听。这样就形成了,内景诱导气“依息法气“意守法'三者的有机结合。它 较之个别运用“内'数”和“意守”等功法,更易于促静口

年老体弱和有病的练功者,由于能量不足,一时形成不出“月亮”时,也可以暂时只想象 -个*静”字.这是利用第二信号系统,容易促使大脑皮层主动性内抑制状态的出现。

二、呼吸

呼吸锻炼,又称调息,是*三调”(调身、调息、调心)基本内容之一,是“筑基”的重要 手段,内运功”对呼吸的基本功锻炼,不主张自然调息。而是采用“全腹式呼吸法* (乂称*六 合呼吸法”)进行呼吸锻炼.这在初学阶段,与松静并练,是有些矛盾,练功者顾得了松、 静,却忘了吐纳要领,若能到“心息相依”(即意气合一)阶段,两者相得益彰,方显示出呼 吸锻炼的优越性。

不少初学者对呼吸锻炼“筑基”的車要性认识不足,有必要强调以下四点:

1. 基本姿式是首要环节。如果忽视“含胸”、’拔背””虚腋气“护胁”等有关姿式的要求, 就很难达到限制胸式呼吸的目的。由于“全腹式呼吸°运功是以横膈下降为前提的,所以’“含 ”和“护胁”就显得特别重要。“护胁”的具体方法是在含胸的条件下,将季肋及心窝部用意识 向内下方微微一收,使横膈膜随吸气自然下沉。在开始学练坐功时,如不养成“含胸"“圆 背气“警后”和“命门前挺”的正确姿势和习惯,则日后呼吸活动不易达到脐下丹田所在部 ,也会影响劲贯全身。其呼吸活动最多只在脐以上的腹部而已.而且命门不挺,则上身容 易前倾,造成心窝受压,局部不松"

明确以上姿式后,平时随地可以进行横膈的松弛、卩沉锻炼。方法:自然松柔呼吸,吸 气时,有意使横膈下降;呼气时,无意回升(即意识里随它升也好,不升也好,实际上横膈 是必然回升的)。

2. 呼吸锻炼使横膈下降、始终以松柔自然为要旨,呼吸万万不可着力、要顺其自然, 纯以意引,徐徐以意下沉即可,如果离开,用意不用力"的原则(更不能,意”、“力”并用,甚 “以意胁力”),愈是企图用力下沉,横膈膜愈是绷紧不舒,愈是沉不下去。相反,还会带 来胸闷、憋气、心率过速,恶心、纳足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初学者须如"闲庭信步”那样,心 平气和,内脏放松,悠然徐缓,不急于求成,长期锻炼。在不知不觉之中,自能达到目的,

3. 在学练顺呼吸的“吸凸呼缩”时,隘该注意:“吸凸”是在横膈松弛、下降的前提下,肺 底随吸气"渐达”下腹部,从而使下腹部产生一种充实感.这实际上是利用呼吸X寸横膈进行训 练,使它逐步松弛,以达到下降之目的。所以,初学者不要误以为“吸凸”就是不论横膈松弛 与否的单纯“鼓肚子七而“呼缩”也不完全是“瘪肚子七

4. 在进行第二阶段的顺呼吸锻炼之前,先要检查一下有没有达到第一阶段的锻炼要求 (即横膈下降锻炼);同样,在进行逆呼吸锻炼前,亦应检査顺呼吸是否合乎标准.达到要求(其余类推九尚未达到标准霎求的,宁愿把步子放慢些,扎扎实实地打基础。不要贪多求快 不顾质量。这样,年久功深,病愈体健,则延年可期.

练习方法

坐的姿势,分椅坐和盘坐两种。

  、椅坐

臀部与椅面接触,只坐椅面三分之一.坐好,命门前挺,两足相距同肩宽,脚尖朝前, 大腿与小腿成90度角,两手置于两膝匕然后从上到下,做好练功前的准备工作,头正' 颈自如,虚领顼劲(微微以意上顶九 颜面放松,略现微笑,口微闭,齿轻叩,耳如不闻. 下颌微扣(解开上衣第一颗纽扣,后劲与衣领微微接触为度),沉肩、垂肘,护胁,虚腋、 含胸、拔背(两肩胛骨向前扣,背向后弓出,即圆背),目如垂帘(上眼皮逐渐与下眼皮合 E),两眼内视,从顶门汇成一线,由内垂直朝下看,眼观鼻,鼻观心,心系丹田,

二、盘坐有草盘(即散盘),单盘、双盘三种。

L草盘:两膝上翅,两足置于两腿下。

2. 单盘:一足置于另一腿上。

3. 双盘:两足相互各置于对方一腿上(俗称“五心朝夭“九

坐久如感腿麻,可以稍稍松开两足,或上下交替,调换姿势。待到收功时,仍要恢复原 来的姿势,这叫做“引气归原气

命门突出方法:在上身前倾的基础下,既使臀部后坐,又徐徐端直上体,做到含胸拔背 (圆背),令腰部命门穴如突出一样。

坐好之后,上体徐徐向左右前后圆转、摇晃若干次,圈愈摇愈小,直到最后沉稳于一 点,如同钟摆之自行停稳。这■就是练功开始,要做到“起得稳气

开始,自然腹式呼吸,锻炼横膈下沉。要做到“有意下沉,无意回升、即只有下沉感面 不使它有回升感,要用'心意下注”的方法来限制胸式呼吸.以便逐步形成腹式呼吸(详见前 述呼吸部分九

接着,学练顺呼吸“吸凸呼缩”,同时锻炼“吞月法气 开始时,先呼出浊气。在呼气之 末,运用自己的想象,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皎洁的,幽雅、宁静的,象中秋之夜那样的一轮 明月.随着吸气,默想这一轮明月,连同月中的“静”字,一起“吞”进丹田里去了,同时通过 内视内听,并藉呼吸和放松活动,使心意下系丹田.这时,在丹田里,隐约似有一个月亮, 即可将内视的注意力,集中于丹田一即“月亮”上。

“月亮I吞”进丹田之后,其初藉内视内听之意,在丹田里“存一存L此时内视丹田之 月,似为浮云所掩(或舞台上幕布徐闭),叫做“浮云掩月气 随即把意识从内视的境界里调 出来,随着呼气,从颅顶开始,按照“三十六步松”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做,三十六步松·(详 见前述"松和静”部分),每一步随同呼气,连松3遍;每一步随同吸气,也连,吞勺次“月 亮气

吸气时,舌尖轻抵上腭,呼气时,舌尖轻抵下腭。这样上下不断搅动,自然涌现满口津 液。这时可以分成两小口,随同每次呼气的时候咽下,意想津液直接咽到丹田里去,这叫做 “吞津' 气功术语称此为神水,可以调整胃肠功能,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上述要求在呼息之末形成“月”,若暂时形成不了月亮,或“看*不清月亮,则至少要形 成一个“静”字* “吞”进这个“謝字,内视这个'静”字也是可以的,即使暂时只有黑忽忽一片,亦 无碍大局口只要真心真意,有信心从事锻炼;黑W必将迅即过去,而“光明”在前矣匚

内视内听,就是听这个“静听了一段时间之后,叫做“存”广存”的时间久暂,要视据 本人功力水平,以恰如其分为准。

这就是练功中间,要“练得稳'

“三十六步松静法”做完疽月亮*也完全“吞”进丹0L这时候,大脑无思无虑,俨如太 虚,一尘不染,完全“空”掉了。出现了松、静效应。这时内视丹田里的月亮,也格外的亮、 皎洁,溶溶期期,一团空濛之象。

这时练功中,除继续进行呼吸的第二阶段锻炼外,在吞津的同时,仍应以“意守丹田” (即内视内听丹田之月)为主。如果出现杂念,就再形成“月亮七继续进行“吞月J松静·锻 炼。

'吞津”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在练功中不仅意识到,而且感觉到气沉丹田时,那 么,这时候“炉子”就快要发旺了。

收功方法:初、中级阶段的收功,采用"逆溯法”。即将练功开始的顺序,颠倒过来(例 如:开始是自然腹式呼吸,再顺呼吸,最后是逆呼吸的话,倒转过来,先将逆呼吸改为顺呼 吸,再把顺呼吸改为自然腹式呼吸),即反其道而行之。最后按摩一下手和脸部,睁开眼 睛,活动一卜全身,

练功结束,要做到“收得稳气”

附:人体三十六个部位的划分

(1)颅顶f (2)前额f (3)后脑f (4)两侧颍区f (5)两眉f (6)两眼球f (7) 两耳f (8)f (9)两颛部f (关节1)两侧F颌关节* (10)两侧面颊部f (11)唇十 (12)齿f (13)下颁f (14)颈前部f (15)颈后部f (16)颈两侧f (17)两侧肩胛带 f (关节2)两侧肩关节-(18)两上臂f (关节3)两侧肘关节f (19)两前臂(关节 4)两侧腕关节f (20)两手掌.手背f (21)两手的手指f (22)前胸f (23)后背f (24)两侧季肋(胁)f (25) (26)上腹(以脐为界)-(27)两侧腰部f (28)两侧骼部 (盆骨)f (29)耻骨区f (30)尾闾联会阴-(31)两侧臀肌f (关节5)两侧股关节f (32)两大腿f (关节6)两侧膝关节f (33)两小腿(关节7)两侧踝关节(34)两足 跖背f (35)两足跟f (36)两足足耻。

全身共分36个部位和7对大关节。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内到外)再及两旁的 顺序,顺水平面往下切。五步松:(1)头颅(2)前胸(3)后背(4)前胸到耻骨(5)两上 肢两下肢.三步松:(1)前:头到耻骨;后:后脑到会阴.(2)两上肢。(3)两下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