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真中医真难!

 技师职场前景 2021-10-13

我是一名业余中爱好者,在自学中医这条道上也摸索了二十多个春秋。几次放弃,几次捡起重来,因为真正中医的魅力实在太强了,令我欲罢不能,要真正登堂入室,又非常困难,又没有老师指导,确实非常不容易入门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难选入门书。任何人都会想到买自学中医的本科教材来进行学习就可以了,有什么难的。这是最简单的事情,但是本科教材的信息量太大了,初学者极难掌握,根本无法驾驭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劳心费苦的学完了,但是一名人站在面前的时候,就无处下手不知所措了。望什么?闻什么?问什么?切什么?怎么做?无所适从。因为本科教材是由教授讲解和指导的,必须经过实习的带教老师指导才能顺利掌握的,不是自学者能够轻易就能掌握的。还有人告诉我,那就学实用技术得了,比如像按摩、拔罐、艾灸、刮痧、针灸等等这些,短期内就可以入门上手应用,但是我发现应用这些东西时效果不确定,有时有效,更多的时候无效。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之后,才发现这些技术是建立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之上的,自己连辩证都做不到,治疗起来怎么能保证疗效呢。不会辩证,就只能按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样的治疗当然不能保证疗效了。无奈,只得暂停下来。在一个偶然的浏览中发现一本叫做《郑钦安医术阐释》的书,匆匆浏览几页,发现作者的观点新颖独特,就坚持看下去,这一看,竟然让我摸着了窍门。读了两遍后,居然可以应用书中介绍的方法来接诊病人,用书中的思维方式和处方进行处方治疗,还真效果非常好。当然由于没有功底,只能照搬原方使用,不能进行加减,但是病人反映效果非常好,这是对我最大的奖励了。用书中思维和方药治疗病人效果好,就来了兴趣和干劲,再读一遍,收获更大。临证中遇到一个久咳不止,咳吐白色泡沫痰,吸热饮,畏冷等症的病人,尚在一家医院住院治疗,但是咳嗽总不见好转,求诊于我,我就按照本书中介绍的方子:用附子理中加砂仁半夏汤进行治疗,鉴于患者不方便煎药,就用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叫患者将半夏和砂仁果煎水来送服附子理中丸,服用两次后症状明显减轻,能安稳入睡,真的是效如桴鼓。所以,在此我向想学真中医的爱好者推荐《郑钦安医书阐释》这本书作为入门读物。

第二个问题就是难建立中医思维。在临证中,很难应用中医思维进行辨证论治,受西医的诊疗思维影响极为严重,一接触病人首先就是西医的那一套思维来进行处理,咽痛咳嗽的患者,一看扁桃体肿大,就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就给予抗菌素和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进行治疗。这是西医的诊疗思维,不是中医的诊疗思维,病人或病人家属也能够接受。至于效果怎么样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首先得要病人及家属同意才行。这时如果你采用中医的辩证思维进行诊治,给患者另外的对症的药物,可患者及家属就要怀疑你到底会不会看病?甚至就不找你看病了,干脆拒绝使用你开的方药进行治疗,个中滋味只有历者可知!这种时候最容易就放弃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如此这般,建立中医思维何其艰难!

第三个问题就是难接受汤药和其他疗法。只能接受打针输液做手术这些治疗方案,至于中医的汤药或者是其他疗法,病人及家属持拒绝态度,有说汤药苦很吃不下,有说汤药难煎很没时间煎药,有说打针输液都搞不好吃汤药就能治好?有说……,这些外在因素同样严重影响着我们的中医思维活性的。也就只能随顺众人的希望进行诊治,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该输液输液,该手术手术,还有你中医思维什么事,如此以往,中医知识忘记了,思维不灵活了,人也搞懒了,干脆用西医这套思维简单多了,……

仅上所述,学真中医就真的很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