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动车上路“标准”已出?3类电动车不要买,别再白白“浪费钱”

 电动车小行家 2021-10-18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来说,选择一种日常短途出行工具,看重的是它的便捷性、安全性、低成本,而电动车作为很多人都在选择的一款交通工具,它的低成本和便捷性几乎是“无可挑剔”,但它的安全性却一直饱受诟病。

如果说电动车是一个危害比较大的交通工具,似乎又不是很客观,电动车的时速低、动力弱,在道路行驶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如果说它非常安全,又不太符合事实情况,每年因为和电动车相关的事故比比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矛盾”?主要源于:电动车是相对安全的,但驾驶人上路却让它变得不安全。

什么叫驾驶人让电动车上路变得不安全,主要体现在电动车在道路行驶有着闯红灯、逆行、见缝插针等等高风险的骑行乱象,这些都是导致电动车变成“马路杀手”的罪魁祸首,因此,在电动车治理之后,上路也迎来了“标准”,让随意驾驶上路的行为有了约束。

电动车上路有“标准”,随意上路成为“过去式”

电动车从生产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把它定义为非机动车,按照自行车对待,而我国的自行车使用是不需要登记,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电动车一直享受着这种无门槛上路的待遇,但随着电动车新国标实施之后,这样的无门槛上路结束,随意上路成为“过去式”。

目前电动车上路有2个重要的标准,第1个标准就是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无论是两轮电动车还是三轮电动车,无论是属于非机动车还是机动车的电动车,只要上路行驶,驾驶人和乘车人都必须要佩戴头盔才能上路,这是一条硬性要求。

而第2个标准就是上牌照,只要是电动车,不用区分是什么类型,牌照已经成为上路行驶的标准之一,没有牌照上路就属于违规骑行,各地都在严查这种行为,在这样的标准之下,就诞生了我们要聊的话题,电动车上路有了标准,就不再是随便买,随便用了,其中有3类电动车不要买,别再白白“浪费钱”,具体是哪3类,小行家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第1类:无资质厂商生产的电动车

电动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它的生产是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想要生产电动车,必须要获得国家颁发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而且生产各类产品,必须要获得3C认证证书,如果想要生产电摩类产品,也就是时速大于25公里的电动车,厂商必须要获得摩托车准入许可证书,进入工信部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批次中,只有这样,才属于有资质生产。

但因为电动车属于非高技术含量的交通工具,再加上我国目前电动车生产制造存在大量贴牌情况,很多中小企业都是采取组装电动车,因此,有的厂商根本无法获得合法的生产资质,而这类生产的电动车,后续麻烦事很多,无法完成相应的上路标准,因此,这类车不建议购买。

第2类:不符合上牌标准的电动车

上牌是现在电动车上路非常重要的硬性要求之一,无牌的电动车可以用“寸步难行”来形容,因此,如果购买的电动车在当地没办法上牌,不建议购买,会造成电动车不符合上牌标准,除了上面提到的无资质生产,主要还有2种情况;

01超出了电动车新国标标准,现在的电动车想要上牌,必须要符合2019版的电动车新国标,比如带有脚蹬,限速25公里/小时,超速15公里/小时有提示装置等等,一旦超出这个标准,无论是出厂的原因,还是销售商家的改装原因,都是无法在车管所办理号牌。

02没有在当地进行备案登记,这是网购电动车很容易遇到的一种难题,我国大部分的电动车销售是“双门槛”制度,除了有国家层面的新国标,各地方其实还有备案登记制度,也就是说,电动车除了符合国标,还要在销售地进行备案登记,这样才能办理上牌手续。

第3类:不开发票销售的电动车

电动车不开发票只有收据是在没有规范之前的常态,但在有了标准之后,发票是购买电动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上牌的要求,还是电动车“一车一票”的规定,都明确要求,购买电动车的时候必须要“开发票”。

如今标准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如果购买电动车,商家还刻意不开发票,一般会有2种可能,第1种是为了“偷税漏税”,第2种就是所销售的电动车存在以旧翻新、无资质等品质问题,这样的电动车在质量上很难有保障,有的车辆只用几个月就出现问题,白白浪费钱。

为什么这些电动车不建议买?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不让上路,为什么不从源头治理,毕竟相关部门对于哪些电动车是不具备上路资格是非常了解,如果从源头把这些不符合标准的车辆“清除”,这样也就省去了消费者自己辨别,也能完全避免了能买不能用的现象出现。

这样的说法非常正确,而且相关部门也正在做,就拿今年,徐州、山东、台州等多个电动车生产基地,就展开了关于违规生产电动车的治理,严格把控生产企业的门槛,但我国的电动车生产相关企业,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在8万家左右,这还不包括了存在地下小作坊的企业,因此,想要百分百的全部从源头堵住,并不是一件易事。

当然,目前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治理,但没有完全“清除”一些违规生产的厂商之前,作为消费者我们就要自己有一个辨别能力,对于一些不能上牌,不能上路,质量没有保障的电动车,所以不要碰、不要买,当然,也希望广大的有更好辨别能力的电动车商家,不要为了牟利销售这些车辆,毕竟诚信经营才是“正道”。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关注电动车小行家,每天分享电动车相关资讯和观点。·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