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伤性脑梗死与自发性脑梗死的鉴别

 昵称74274318 2021-10-13

NO.1


外伤性脑梗死

微循环障碍

多为穿支动脉损伤,与血管、颅骨发育不全等有关,外伤轻,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见于外伤后24~48小时,或伤后72小时后;

梗死位于基底节内囊区,范围小,以腔隙性为主,外伤后出现与病情不一致的偏瘫以及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原发损伤可不明显,<6小时常无脑梗死表现;

后常出现中线旁一侧基底核区单发腔梗,<10mm类圆形梗死灶,边界清楚。

供血动脉血栓形成

外伤致局灶占位及脑疝使脑血管受压和损伤、血管痉挛、高凝状态等引起闭塞,外伤重,多见于成人与老人,外伤后24~48小时,或伤后72小时后;

范围较大,多有皮质性梗死,外伤后出现与病情不一致的偏瘫以及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可见颈部动脉损伤、脑挫裂伤、颅底骨折等,脑挫裂伤,伴SAH、颅内血肿等,且与梗死部位一致或相邻;

CTA有血管损伤和痉挛征象,与脑疝关系:大脑镰下疝一胼周动脉受压一同侧旁中央小叶及额上回梗死,小脑幕切迹疝→PCA受压一枕叶内囊或丘脑梗死。

NO.2


自发性脑梗死

自发性脑梗死

血栓脱落阻塞脑血管或动脉硬化等导致脑内动脉血管壁损伤,管腔变窄,加之血液成分改变或血流动力学影响,致急性血管闭塞,无外伤史,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男性多见,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

病灶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范围多较大,常见,有头晕、头痛、恶心、肢体障碍及失语等,主要取决于梗死的部位和程度;

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原发损伤可不明显,与闭塞动脉供血区一致,边界清楚,密度信号较均匀,多按病程分期演变表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