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一个完整的赵匡胤

 皮皮中尉 2021-10-13

本文导读:

正确客观的读史,则需要耐下心来读完整的史书,循着历史研究的思路做完整的分析,如此才能看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


赵匡胤是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帝王。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既有30岁成为节度使、31岁成为禁军高级将领的年少成名,也有“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这样的权谋机变,既有“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一统天下的霸气,也留下了“烛光斧影”蹊跷离世的历史谜案。


因为赵匡胤的经历复杂而又传奇,所以历史逸闻民间野史有许多跟他相关的故事,而我们这些后人恰恰也最容易通过这些故事就得出了对他的模糊印象。

比如有一则故事专门用来描绘赵匡胤武人身份的粗鲁暴躁。话说某日天子赵匡胤正在御花园打弹弓娱乐,偏有大臣闯进来汇报工作,到头来汇报的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惹得皇帝勃然大怒,随手就抄起玉斧打掉了大臣的两颗牙。

还有一则故事是形容赵匡胤好色的。话说割据川地的后蜀后主孟昶有一位姿色超凡的宠妃号为“花蕊夫人”。当后蜀政权灭亡时,“花蕊夫人”陪同孟昶一起迁居到京城汴梁。宋太祖赵匡胤在宴会上目睹她的美貌后,就悄然有了占有之意,于是命人毒死了孟昶,自然就将她充实到了后宫里。

还有一则故事是用来证明赵匡胤“三观不正”是非不分的。镇守大宋北境的边将李汉超强娶民女为妾,于是民女家人就到京城告御状喊冤。没想到赵匡胤却对人家说,你有四个女儿,其他三个嫁的都是乡野村夫,唯独这个嫁的却是英雄豪杰,难道这不值得你们全家感到荣耀吗?这番话搞得对方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不了了之。

如果我们选择对上述三件事照单全收,那这个大宋开国皇帝的形象注定大打折扣,完全是个行事乖张无理可讲的枭雄,人设水平还赶不上现如今的一班阔佬。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好在有王立群教授撰写的《宋太祖》一书,依照历史学者条分缕析的认真态度,对上述三件传闻一一考据,不仅有助于我们看到一个完整的赵匡胤,更有助于我们有此及彼,端正生活中的某些认知。

在大量史料印证下,这三件事均确有其事!用玉斧打掉大臣牙齿和赵匡胤为李汉超强词夺理的事例,都出自《宋史》这样的官修史书,而“花蕊夫人”和孟昶的事例也有《太祖实录》以及当时一些官员的私人笔记为证。那么,既然坐实了事件本身,是不是就能证明赵匡胤真的是野史中那般厚颜无耻之徒呢?下面就让我逐个道来。

先说太祖打掉大臣牙齿这件事。根据《宋史·太祖本纪》记载,事后赵匡胤很后悔,对掉了牙齿的大臣百般优抚,而且自己多次在公开场合进行了检讨,说自己一时气急,有损朝廷威仪,这番做派倒是非常符合赵匡胤的性格。

作为经历过大战洗礼、由武将进阶为皇帝的赵匡胤,身上多少还残留着“五代十国”藩镇将领暴戾专横的作风。但在那个“有枪就是草头王”、武将们信奉“天子何恃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信条的年代,当上天子的赵匡胤能认识到“宰相须用读书人”,能终至五代十四个皇帝持续八十年的杀戮游戏,我们就不能否认,他与那些赳赳武夫区别很大。

况且,把赵匡胤打落大臣牙齿以及事后悔悟不止的事例写进《宋史》,正是史官为树立宋太祖知错就改风范所陈列的正面事例。由此可见,这件事在封建社会皇权独大局面下,似乎是正面意义大于负面影响。今天的人可以认为这件事彰显了皇帝的粗鲁暴躁,一旦身临那个凭武力说话的时代,则赵匡胤的形象必然比百年来的武人高大了许多。如果一定要用现代道德或者人权平等的条框去评价他,岂不有些强人所难?

关于李汉超一事,也在《宋太祖》一书中有详细解读。李汉超作为镇守北境的节度使,长期受到赵匡胤的安抚重用,皇帝不仅帮他平息压服了强娶小妾事件,还曾经亲自赏赐金银帮他还债,因为李汉超动在驻防地欠账不还影响恶劣。而赵匡胤之所以帮他解围,一方面是因为他虽然贪财好色粗鲁暴戾,却战功卓著忠心耿耿,对于安定宋辽边境作用极大。宋太祖完全是从看主流顾大局的角度才对格外包容迁就。但除此之外,赵匡胤如此对待李汉超,还出于今人看不到的一处隐忧。

这个隐忧同赵匡胤几次小心翼翼“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逻辑一样,就是对节度使的忌惮。赵匡胤是做了皇帝,但他这个皇帝就是由节度使“黄袍加身”而来,既然他能成功,那么其他节度使就没有机会复制成功吗?如果我们看看宋朝开国时继承的后周疆域图就知道,即便赵匡胤贵如皇帝,也不过是身处割据政权和辽国的窥伺之下、地盘大些军队多些的大号节度使而已。在那种条件下,他又如何去搞“一刀切”式的硬性管理约束呢?

所以,王立群教授基于赵匡胤的纠结心态和实际困难,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双面胶”皇帝,暗指的就是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拉拢慑服节度使的手法,可见这个皇帝当得艰难。

至于“花蕊夫人”和孟昶之死到底有没有关联,王立群教授结论是,孟昶肯定是赵匡胤下令毒死的,但原因却绝不是“花蕊夫人”,而是后蜀政权灭亡后,蜀地愈演愈烈的叛乱!

宋军攻伐后蜀的战争进行得非常顺利,后主孟昶带着一行宫人大臣迁居汴梁,住进了赵匡胤专门建造的华丽府邸。但是,由于宋军将领在蜀地实施军事管制时横征暴敛屠戮战俘,再次引起了当地的民变,再加上军饷粮饷以及战后犒赏不公等问题,导致部分宋军也加入了反叛行列,此时蜀地就有人打出了迎接孟昶复位的旗号。

孟昶虽是亡国昏君,但孟氏家族在蜀地经营历两代三十余年,人脉根基依然稳固,这就使赵匡胤不得不对孟昶本人心生疑虑。出于稳固蜀地荡平反叛的需要,赵匡胤必然要把孟昶除掉,断绝叛军借势做大的企图。正史记载中赵匡胤后宫的宫女只有几百人规模,是历朝历代皇帝中最少的,这样一个生活节俭作风朴实的皇帝,很难想象会为了一个美女去杀掉人家的丈夫,而不怕天下人的议论。退一万步讲,那“花蕊夫人”和孟昶的身份已经蜕变为战俘,对于一个战胜方的皇帝而言,真要存心作践人家,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

所以一部《宋太祖》看完,如果综合看待赵匡胤,我认为他堪称公元十世纪一位卓有成效的改革家。为什么?因为他能通过“杯酒释兵权”的和平方式去逐步改革兵制,能善待后周皇室不加杀戮,能客观理性认同文臣武将的战略建议,还能为后代立下不可擅杀大臣的家训,都证明他具有“五代十国”中那十四位皇帝所不具备的战略眼光和博大胸怀,起码是一个为能把宋朝建设得更好花费了毕生精力的实干家。

最能证明赵匡胤历史地位的,当属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的词句。作为深谙中国历史来龙去脉的智者,主席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纳入一类,正是从一个完整的赵匡胤形象出发,对宋太祖赵匡胤卓绝于其他帝王的优点给予了肯定。

说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读历史故事对于今人的局限性。因为篇幅短小的历史故事,多是由学者从史料中截取,为的就是讲明白一个道理,所以我们仅仅把读故事就当成了解历史的手段,则无助于对真相的解读和感悟,更容易给断章取义者创造机会。须知,如今有提多人善于断章取义,为的就是偷换概念沽名钓誉。

我们只读“凿壁偷光”的故事,就会把主人公匡衡当成勤奋学习的正面典型,殊不知《汉书》记载的匡衡在得势后居然有那许多结党营私的劣迹;我们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当然会把司马光看作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少年,但却无法遮盖他在晚年贵为朝廷中枢时坚决做守旧派首领,疯狂打压“王安石变法”的史实;即便我们都了解赞叹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却也无法漠视他作为政治元老在1927年的风云变幻中发挥的莫大负面作用。

因此,读史并单单是读一个好玩儿新鲜的故事,看历史人物也不是仅从一个段子一个侧面就去盲人摸象管中规豹,那样的读史于身心无益。正确客观的读史,则需要耐下心来读完整的史书,循着历史研究的思路做完整的分析,如此才能看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