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突变基因的晚期肺癌患者有哪些效果好的治疗方案 2021最新整理

 铭医严选 2021-10-14

很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有明确的基因突变所导致,如EGFR突变、ALK易位、ROS1易位等,这类患者使用相应的靶向药效果较好,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无基因突变,所以暂时也没有特异性的靶向药可以使用,那么无突变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何治疗?

图源:pixabay

1、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显著延长生存期

对于无突变基因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的经典方案为含铂的双药化疗,但化疗药物这么多,哪些组合更为合适?

一项以中国亚组为主体的临床研究分析对比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培美曲塞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6个月显著优于吉西他滨组的10个月,且耐受性更佳[1]。

还有研究数据表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4个周期后,疾病无进展的患者继续接受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直到疾病进展还可再延长一定的生存期[2]。

2、含铂类双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24.3个月

贝伐珠单抗属于单克隆抗体靶向药,是一种比较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对于无突变基因的患者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一项面向中国人群开展的临床研究对比了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组的疾病进展风险下降,中位总生存期显著延长至24.3个月,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也明显提高,不良反应也属于临床可控范围[3]。

3、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化疗——对比紫杉醇安全性更高

紫杉醇脂质体是将紫杉醇包埋在脂质微粒中的新型制剂,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我国学者做了相关的临床研究,对比了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虽然两者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区别,但紫杉醇脂质体具有更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末梢神经炎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4]。

4、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适合不耐受铂类化疗的人群

铂类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副作用以骨髓抑制为主,很多患者由于自身健康状况并不能耐受铂类化疗,需要寻求其他的药物方案。

有研究对比了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结果显示,在生存期上两组未见显著差异,但在不良反应上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明显改善,可以作为不耐受铂类化疗的替代方案[5]。

5、PD-1/L1免疫治疗——总生存期能达30个月

有一项大型3期临床研究,纳入了先前未经过治疗,PD-L1阳性表达≥50%,且没有EGFR/ALK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予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与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较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都显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30个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化疗组,死亡风险降低了19%[6]。

但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治疗效果虽好但也是有前提的,只有PD-L1阳性表达≥50%的患者才可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对于PD-L1阳性表达在1%-49%之间的患者,总生存期也较化疗有所提升达到了19.9个月,但对于更高表达的患者效果就要稍差一些,而对于PD-L1表达阴性的患者,有效率会更低,所以不能因为某个药效果好就去用,一定要综合考虑看适不适合自己。

对于无突变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仍有很多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但切记不可盲目用药,晚期肺癌患者,由于耐受情况以及耐药等问题,药物方案选择及用药顺序是治疗的关键,建议找权威三甲医院的专家根据各项情况综合评估后决定,对目前治疗方案有疑虑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远程会诊的形式向专家征询第二诊疗意见。想了解更多肺癌治疗相关信息可以与小编联系,我们可以对接北京、上海三甲医院权威专家。

铭医严选以国际标准遴选北京上海权威三甲医院医生,打造“主治医师”级别的重疾专案管理团队,分析梳理患者的病情,快速匹配适合的医生医院,规划更合理的就医方案、指导完善必要检查,帮助患者快速预约权威专家远程咨询,以及直接就医服务,保障患者接受系统性规范化治疗,按照医生要求规律复诊随访,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快、更省”的医疗服务。想了解更多癌症相关信息或是有就医需求的患者可以留言或与小编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铭医严选原创,版权归铭医严选所有!欢迎转发,任何平台或媒体转载需联系后台授权。

参考文献:

    [1] Wu Y L, Lu S, Cheng Y,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metrexed/cisplatin versus gemcitabine/cisplati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 2014, 85(3): 401-407.

    [2] Paz-Ares L G, de Marinis F, Dediu M, et al. PARAMOUNT: Final overall survival results of the phase III study of maintenance pemetrexed versus placebo immediately after induction treatment with pemetrexed plus cisplatin for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J Clin Oncol, 2013, 31(23): 2895-2902.

    [3] Zhou C, Wu Y L, Chen G, et al. BEYOND: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phase III study of first-line carboplatin/paclitaxel plus bevacizumab or placebo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recurrent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5, 33(19): 2197-2204.

    [4] 杨新杰, 张卉, 农靖颖, 等.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 2012, 15(4): 208.

    [5] Pujol J L, Breton J L, Gervais R, et al. Gemcitabine–docetaxel versus cisplatin–vinorelbine in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hase III study addressing the case for cisplatin[J]. Annals of oncology, 2005, 16(4): 602-610.

    [6] Reck M, Rodriguez-Abreu D, Robinson A, et al. Updated analysis of KEYNOTE-024: pembrolizumab versu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PD-L1 tumor proportion score of 50% or greater[J]. 20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