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磐玄新解《道德经》第二章

 磐玄的虚无空间 2021-10-15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磐玄新解:

人类了解自然规律并顺其自然,会得到大自然的回馈,因此而美好。能被人类所理解和掌握的自然规律,也就成为了普遍存在的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不断地获得利益,甚至为了利益破坏大自然,同样会得到大自然的回馈,因此而不美好。

就像万物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长和短用比较来分辨,高和下用对照来区分,音和声相配合而动听,前和后排列才有顺序,这就是所谓的常道,即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而洞悉了非常道的人,理解了源于无极的有和“无”,站在“无”的立场观察事物并有所作为。

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等待人类探索与发现。所拥有的和所失去的皆是源于大自然,大自然默默奉献,从不寻求回报。

万物生长遵循自然规律,顺其自然而不加以破坏,就可以生生不息。


深解:

①有无相生,恒也。参考帛书版“道可恒道”,以此推断本章中的有无为恒道,也是流传版所谓的常道,以及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皆存在辩证关系。第一章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有和“无”,同出于无极并各自独立存在,为非常道。

②道家哲学思想旨在探索和寻找事物的本源和规律,本章中的美是指理解和掌握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并顺其自然。恶是指试图破坏自然规律或将它据为己有。

③是以不去,是指无论顺应自然或是破坏自然,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和作为本源的非常道依然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