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月二,龙抬头,今天你理发了吗?(知识贴,建议收藏)

 天地一沙鸥1975 2021-10-15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在“重农桑,务耕田”的古代,每年二月二这一天,皇帝都要下御田亲耕,皇后则扮农妇送饭,以劝导百姓重视农耕。

   皇家的亲耕秀,一亩三分地。

     这里有个讲究,皇帝亲自耕的田面积有多大?周朝是上千亩,因为那时候耕作粗放。明朝皇帝耕的刚好是“一亩三分地”!为什么?明朝的行政区划分为“十三都司”,耕十三亩太辛苦,那就耕十三分地吧。久而久之,“一亩三分地”也成了民间各自势力范围的俗称,耕好你的“一亩三分地”,别管他人闲事!

   这个皇帝亲耕当然是仪式性的,不用真把一块田给耕完。皇帝本人只要耕三个来回,就可以休息,余下的大臣们继续耕。可是,就这三个来回也闹出过笑话。清朝嘉庆皇帝在亲耕时,遇到了一头犟牛,怎么都不听使唤,还把犁拽走了,皇帝也摔了个跟斗,后来十几个身强体壮的大内侍卫上前帮忙,才把牛制服。安排的好好的一场亲耕秀就这样出丑,砸了。嘉庆皇帝说:顺天府供备牛只,平时不勤加演习,玩忽从事”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十几个官员丢官查办。

       

 二月初一龙睁眼,二月初二龙抬头

     人们为什么会把二月二这一天定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这个日子,恰好在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之后,惊蛰之前。 民间有说法“二月初一龙睁眼,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个时间,春雨开始连绵不绝,春雷惊动蛰伏了一冬的蛇虫、青蛙,万物复苏。而是谁掌管这一切呢?就是龙王。人们希望龙王带来降雨,同时镇住一切害虫,以获得一年的丰收,北方流传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也是这个说法。

 

     “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古人认为,龙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这一天要敬龙祈雨,而后就逐渐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

     既然龙王这么重要,那么二月二这一天,民间有很多讲究的,尤其是传统习俗浓厚的北方农村。如“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点燃烛火以祛除病虫;吃水饺,为“吃龙耳”;吃猪头肉,吃龙须面以求吉利;妇女不在这一天动针线,以免伤到龙的眼睛。  

      明朝的沈榜 在《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各家各户。各家各户用草灰、谷糠等从河边开始,一路撒播,直到自己的水缸,再环绕几圈,意思为把龙迎接回自家。现在撒草灰的少了,但是二月二这一天,大清早去河边挑水,这个习俗北方一直还有。

  

  在南方,二月二还是踏青节,人们多半会出走走走。南方的客家人把这一天当做土地公公生日,有一些祭拜活动。 

二月二日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至于,二月二理发,也有一定的历史。民俗说“二月二日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人们和龙一起动一动头,是很吉利的事情,一定会吉星高照,鸿运当头。

    关于这一天为什么剃头,还有一个说法,“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个说法本身没有事实根据,但为什么会流传甚远?据考证这个说法的出现是清朝初期,满清下了残酷的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但是,民间反清复明的思潮还是很有强烈的,所以,老百姓故意以“正月剃头死舅舅”作为借口,新年第一个月不剃发,以此思念明朝,并表示对清朝无声的反抗。

     

   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二月二剃龙头,本来是一个很吉利的事情。但是,目前新型肺炎尚未解除,所以不建议大家扎堆去理发店剪,自己动手稍微剪一下,美好的意头也会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