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要坚持原子习惯?

 第1整理术 2021-10-16
10天前,我在小鹅通上线了“今日原子习惯打卡”,如今已有238位实践者参与。由于没有建群,所以我想写一篇自问自答文,聊聊为什么要坚持原子习惯?看完文章的你,若感兴趣,欢迎加入。

左图为2021年10月15日参加小鹅通上海站线下活动。右图是小鹅通旗下今日原子习惯打卡页面。

问题一:
我为什么实践原子习惯?

一开始我被《原子习惯》这个名字吸引。就像2013年我被《断舍离》书名吸引一样。
我喜欢给人带来新鲜感的新名词、新概念
“原子习惯”和“断舍离”有个共同点:实践不易。而我偏爱挑战高难度。

《原子习惯》
2019-06-01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作者: James Clear

原子习惯,难在“坚持”。断舍离,难在“舍弃”。它们看起来都有些反人性。正因如此,我更渴望了解与实践。
说实话,我觉得原子习惯比断舍离更难。因为一旦断舍离掉杂物,效果立竿见影;原子习惯则没有捷径。坚持成百上千次,或能发现结果。所以,建立一个原子习惯系统,享受过程,比追求结果更重要。
自律的健身者每天都想要锻炼肌肉。而实践原子习惯的我们,锻炼的是那块心灵的小肌肉

在原子习惯》一书里写到,让一个习惯长久维持下去的方法,是先想象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再制定好习惯,或摆脱恶习。当我思考自己是一个追求健康的人,就会自动远离奶茶。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它也间接让我遇见了未来版的自己

经过多年断舍离的训练,家已足够简洁明净。由于东西少,日常基本可保持图中模样。接下来我想给自己新任务。

问题二:原子习惯给我带来的好处?

我实践的原子习惯有三个:水彩、晨间日记种子历

从完全零基础开始,我每天画水彩已有60天。打卡10天。一开始画水彩,是因为我在观察水彩流动的过程里,感觉到心流。画着画着,我发现通过水彩,我开始更多认识自己,滋生出对生活的新领悟。
有一次,我的画面满满颜料。水彩老师建议说:给画面留点白,给生活也留点白。
另一次,我发现我的画面里总是缺乏“明星”(亮点)。我察觉到背后的原因是我害怕自己闪亮。我有隐于人后、免遭批评的想法。
渐渐的,我开始在水彩中看见自己,接纳自己,允许自己画出世界上最丑的画

近日的水彩作品。从零基础到现在,花了60天。

我从7月开始记录晨间日记。当时受到了《唤醒创作力》一书的影响。我在苹果电脑的备忘录打字,一般每天写600字。我把它当作“大脑的排污管”,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它让我的思路变得通畅。整个人也变得神清气爽。

后来,我发现自己身体显化出一种“特异功能”。我可以和未来版的自己对话。某次书写中,我看到50岁的自己。她的头发比我现在要长,整个人呈现出轻盈与从容。她正是我希望成为的样子。后来写晨间日记时,我经常邀她出来。我把内心的困惑与她分享。她会循循善诱引导我。

比如她会问:你当时的情绪具体事这样的?可以用画面来形容一下你的情绪吗?能否再多说一些?你心中的渴望是什么?

我的大脑可以同时有两个自己。一个是36岁的自己(现实),一个是50岁的自己(未来)。这些对话太有趣了,让我联想到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李欣频的《做自己的先知》。或许她们和我有着同样的体验。

当50岁的我通过清晰的影像从我大脑里跑出来,我感觉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定。我很庆幸自己内心住着这样一位可以信赖的导师和朋友。这是撰写晨间日记的意外收获。

用苹果电脑备忘录记录日记,好处是可以随时回看,还可以同步到手机。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喜欢打字超过手写。

第三个原子习惯是写《种子历》。它是作家李欣频发明的一个历法手帐。我从2021年7月25日(玛雅历里的无时间日)开始写。种子历的每日记录内容格式已被精细规划。比如每天都要思考“不遗憾清单”,“今天遇到的奇迹”“今天学习和反思了什么”。每天还要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分享自己一天中拥有哪些霍金斯能量表中的高能情绪。撰写种子历是我每天睡前的仪式。它让我安静,大脑如同放电影般总结一天,活在感恩的频率中


问题三: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活出自己”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我更贪心。我想要既活出自己,又可以和时代浪潮和谐相处。这是我追求的生命状态。

2021年我遇到两位喜欢的鹅作家:欧阳应霁和李欣频。他们都是我想要成为的人——没有心机、充满好奇、随时随地都在创作的人。

5月在杭州遇见欧阳老师。他送给我六个字:不断?不舍?不离?

问题四:为什么要发起原子习惯打卡?你希望给大家带来什么?

发起原子习惯打卡的原因,其实希望我身边优秀的人激励我坚持。
就像我在发起书里写的:一个人坚持原子习惯,或许很大,一群人一起走,可能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我身边有很多坚持原子习惯很多年的人。
比如,Jessica坚持练习瑜伽4年,去过印度4次。热爱慢生活的Sara学习花艺6年。臧芬远老师在阳台种植香草8年。教练露西小鱼每天清晨在朋友圈更新情绪察觉日记。于是,我顺理成章把她们邀请到一个群里,命名为“原子习惯KOL”。我希望他们坚持某一件事的力量,可以影响更多人。
我也希望在中国可以掀起一场“习惯革命”。改变大部分人对于“习惯”的刻板印象。其实,“习惯”也可以是兴趣,或是一个游戏。你需要爱上你的习惯。

我希望大家通过今日原子习惯打卡,更清晰“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是不是每天打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这个习惯的频率。一旦一个习惯被重复1000次+,再做它时,就不太会感觉难。

原子习惯KOL群人数少而精,却都是能量很强大的人儿。

问题五:对于今日原子习惯打卡,你最期待看到的是什么?

我每天都会看网友的实践打卡。我最期待读到她们最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爱透过原子习惯,阅读网友丰盛的人生。
让眼睛吃大餐,是大脑放空。
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妙的事情。
看大家的晨间日记,我会很开心,因为我发掘了一块块大宝藏。
我期待可以有更多人参与进来。比如到今年年底,有1000人参与进来,有10000次打卡记录。我会觉得相当自豪。我感觉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给所有打卡满21天的小伙伴,设计了一张电子证书。由于目前这个打卡平台只开放了10天,所以还没有人拿到证书。我期待未来可以和拿到证书的伙伴建一个群,相信这个群会极其高能!
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因为水彩这个原子习惯,出版一本自己写自己画的图文书,那就再好不过了。

各位读者朋友,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参与进来!

我们这里有很棒的坚持运动,轻松跑半马的运动达人;坚持每日瑜伽,56岁没有白发的整理达人


坚持画简笔画的创作达人希望孩子记住童年妈妈饭菜的早餐达人


我们这里有坚持晨间情绪察觉日记的写作达人小到每天早晨喝一杯温水,都可以成为你的原子习惯。


习惯虽小,力量无穷。
祝愿我们都可以是积极向上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