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反思 || 赵思琦:由一次过关课所想

 一床书759 2021-10-16

匆匆忙忙,一周又过去了。这是我来到小学的第十一天,此刻,我靠在椅子上,揉着酸痛不已的脖子。学生已放学,我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放松。

 今天,是新老师以学定教过关课,也是我的第一节公开课。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发愁,接触这些孩子五天时间,还没摸清楚孩子的情况,教材还不是很熟悉,这课到底该怎么上。中秋假期,我打电话给大学同学,询问她我的课该怎么讲,根据她的建议,我选择了《曹冲称象》这节课。

开完周例会,确定了上课时间。当天晚上,我便开始备课。看教参,查示范课,我整理了本节课的重点。把字词及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放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我就贯穿整篇课文,先讲解前两段,让学生体会大象之大,为后面讲称大象做铺垫,同时在理解课文基础上体会重点字词,再讲解官员和曹冲的办法,对比体会曹冲办法的巧妙,最后再升华人物形象。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么多内容,具体该怎么实施,好像看起来都比较重要,学生又能掌握多少,他们知道称杆是什么样的吗?他们自己能明白曹冲称象的原理吗?我该怎么引导他们对比曹冲和官员的办法呢?他们能否跟上我的思路,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

直到开讲前一天,我依然纠结不知怎么处理。恰巧在这时,李主任召集我们磨课,抓住这一机会,我将我的课堂设计说给同伴听,果然,他们认为我课堂上讲的太多,没把握住学生的学情,很多我担心的问题,孩子其实自己可以理解。孙老师建议我带动学生,让学生表述曹冲称象过程是重点。在各位老师的建议下,我将课堂设计重新调整,本节课我就把曹冲称象的过程作为重点,将曹冲称象方法的原理作为难点,我便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这个过程,加深印象,让他们去说。学生理解两种方法后,再让他们对比体会曹冲方法之好,最后升华人物形象。捋清思路,我便开始做课件,试讲。

公开课在紧张的准备中到来了,计划再好,课堂上总会有意想不到问题。为什么我用来帮助他们顺思路的连词,在她们用起来怎么那么生硬,为什么他们在说过程时总会自己再加入连词。这些疑惑在老师们的评课中得到了解答,基于课后题的限制,我将曹冲的办法归总为四步,用上了四步的连词,让本来简单的过程变得复杂,影响了孩子的表述。不仅如此,我实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帮学生梳理过程还是让学生明白称象原理,课堂是否做到学生主体,老师们的提议让我不禁反思……

这是一次亮相,也是一次磨练,老师们的建议加速了我的成长,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再到站好讲台,这是一个需要磨练的过程,未来的路还很长,相信只要一直在行走,总会遇见最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赵思琦,2019年毕业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收水中心校语文教师。教育感言:为人师者,给孩子一滴千锤百炼过的水,更应该有一桶常用常新的活水。教,既要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又要回归本心,有文化底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