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泉高致·山水训》(下)

 艺域无疆 2021-10-16

(原文)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山石或雄或秀,草木或荣或枯,烟云或聚或散,流水或缓或急,皆自然之境也,然以人观之,此景必生此情,彼景又生彼情,这就涉及到美学中自然美的问题。

《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原文)山有高有下,高者血脉在下,其肩股开张,基脚壮厚,峦岫冈势培拥相勾连,映带不绝,此高山也。故如是高山谓之不孤,谓之不什。下者血脉在上,其颠半落,项领相攀,根基庞大,堆阜臃肿,直下深插,莫测其浅深,此浅山也。故如是浅山谓之不薄,谓之不泄。高山而孤,体干有什之理,浅山而薄,神气有泄之理,此山水之体裁也。

无论是堂堂大山,还是蕞尔小阿,在山水画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必然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这就涉及到画家在创作时如何把握再现和联想的界限的问题了。

(原文)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贵坚深而不浅露。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贵周流而不凝滞。

这种象征比附的做法在传统文化中比比皆是,却也形象生动。

(原文)山无烟云如春无花草。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无道路则不活,无林木则不生,无深远则浅,无平远则近,无高远则下。

这里涉及到山水画的透视问题,西方绘画多为焦点透视,我们的山水画则为散点透视,即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是也。

(原文)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

这是《林泉高致》中最重要的理论,实际上“三远法”在郭熙之前的山水画创作中,已经运用得比较多了,他只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总结出了这个理论,但这已经十分伟大了。

(原文)山有三大,山大于木,木大于人。山不数十里如木之大,则山不大;木不数十百如人之大,则木不大。木之所以比夫人者,先自其叶,而人之所以比大木者,先自其头。木叶若干可以敌人之头,人之头自若干叶而成之,则人之大小,木之大小,山之大小,自此而皆中程度,此三大也。

这还是透视的问题,在一个平面内山大于木,木大于人,在空间中,由于远近的关系,就可能出现人大于木,木大于山的情况,可见,在古人的山水画创作中也是有焦点透视的。

(原文)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盖山尽出不唯无秀拨之高,兼何异画碓嘴!水尽出不唯无盘折之远,兼何异画蚯蚓!

山水画要达到神品,妙品的境界,要“隐”,要“藏”,要有遮挡,烟霞锁山腰,茂林遮流水,就是隐,就是藏。

(原文)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不厌其详,所以足人目之近寻也。傍边平远,峤岭重叠,钩连缥缈而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之旷望也。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非无也,如无耳。

(文中所引用图片为恽寿平的《山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