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中八里沟【王建庄】

 太行文学l苑 2021-10-17

这几天心很乱,一方面国庆节儿孙们要回来,期待着居家团圆的热闹和儿孙绕膝的欢乐;另一方面老天一个劲下雨,下得地里出了溅水,一片汪洋,下得粮食收不回晒不干,下得地没法犁麦子种不上,下得农人们心里长了毛。
         
往年这个时候,地里都种上了麦子。可是今年,地里的庄稼还没收完,老天就下起雨来,断断续续半月多了,至今仍没有转晴的迹像。目睹着有庄稼或没庄稼的一片片水田,心里无奈干着急……                    
        
农人们盼雨也怕雨,水是玉液琼浆,水也是毒蛇猛兽,旱涝都是人间的灾殃。
        
尽管心很烦,但国庆节还要过,而且要过好。因为疫情春节没回来的儿孙们今天不远千里回来了。
        
“爹,地不能干活,咱们去外边转转吧。”回来第二天,儿子对我说。
         
“这也冲了路,哪也泥石流,不如安安生生在家。”我消沉地回应儿子。
        
“爷爷,咱们去八里沟吧,那里是国家5A级风景区。我在网上查了,离咱这不远路也好走。”
        
我抬头看了看一脸纯真的孙子,勉強笑了笑。
        
儿子孙子一唱一和做我的思想工作,孙子甚至搬出“旅游能治病”的大道理,其实这些我都懂,我也非常喜欢旅游,只是,这一段心情太郁闷了。
        
说实在话,这两年过得很不容易。去年疫情捣蛋了一年,弄得人心慌慌。今年更糟,可恶的疫魔竞流窜到了我们郑州,全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作为近邻,我们不得不防,甭说大路,就是村上的小胡同口也都用铣皮挡得严严实实,进出只有一个24小时站岗值班的检查口,人都被彻彻底底“圈”了起来。活了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经历。总算熬过了那段难捱的日子,惊魂未定,特大暴雨又洗劫了我们河南多地,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先和人员伤亡。还没等缓过气来,一连七、八天的持续淫雨又找上门来,山塌地陷、洪水泛滥、甚至大坝决堤……宜人宜居的中原大地也失却了往日的宁静……
       
虽然儿女们多次不让我和老伴种地,嫌我们劳累。但两个跟庄稼打了几十年交道纯粹的农民,那里舍得离开土地?我们老俩口轻松快乐地种着二亩多地,可今年秋天的情况确实不易。尽管阴雨连绵中有幸把庄稼抢收了回来,但看到大片大片没收回庄稼和种不上麦子被水淹的农田,心像被揪着一般唯受。想想刚从泥地中一袋一袋背出来的玉米,两条腿禁不住还会隐隐打颤……唉一一这一个又一个的天灾疫祸,你说人心情怎么好?
        
但是,儿孙们的孝心和好意不能拗悖,人老了,要领晚辈们的情。再说了,换换环境也许心情会好些,天要下雨娘要嫁,你就是愁死急死又有什么用呢?独坐愁城不如出外走走。我同意了儿孙们的建议。儿媳去买上山后用的午餐,老伴准备外出的用品,一家人冒雨踏上了去八里沟的路程。这次出行,与其说是游山玩水,(不,我现在实在不想再提这个水字)倒不如说去散散烦躁的心情。
        
过茶店越临淇进入辉县。一路上境况差不多,都是被淫雨肆虐的田野和一道道并不讨人喜欢的溪流。进入辉县后情况更糟,大片大片成熟的王米还长在地里,任凭秋雨的淋泡,看来霉变是躲不过了……不知这是老天的失常还是农人的失误?如今种地不合算,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去了,家中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土地自然就成了没娘的孩子……相比之下,我们的玉米不光比这长得好,而且绝大部分已收回。看着看着,心中隐隐生出一丝早动手的侥幸……
      
汽车飞快地向前奔驰  送走一块水泡的玉米又迎来一块水淹的豆子。我郁闷的心情又烦躁起来……听电视讲,今年极端天气频发,受灾面积很大,十几亿人要吃饭,粮食问题不是小事,而人们又不愿意种地……农业、土地需要一场深层次的变革……
        
汽车越过灾田进人山区,我仰头朝山上望去,只觉眼前一亮,一台台风力发电机屹立山巅,不紧不忙地转动着。别看这些类似小孩玩的“风车”,其实是一台够一辆22轮大卡车拉的庞然大物。儿子告诉我,一台投资需要几百万,转一圈可发五度电……水电、风电、核电、锂电、光伏电等新能源是国家低碳发展的方向。我心中暗想,这里农业不怎么样,工业倒走在前头……

八里沟景区到了,巍峨壮观的南太行出现在眼前。

        
停车场好大,足有几百亩。而且几乎停满。今天人很多。我们转了好几趟才找到车位。看来天气阴雨低温,并没有降低人们旅游的热情。这里是国家5A级景区,据说高峰日可达七万人。
   
景区进门大厅更是气派,里边商贩云集,生活用品,尤其是旅游用品琳琅满目。我感到一种俗烦的商业气氛,但转念一想,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而商业的后勤配套必不可少,当今社会,哪里会少了商业运作呢?心中便释然了。
       
出大厅坐上旅游专车,直奔八里沟深处。
         
太行山象一条巨蟒,从北京西山到新乡黄河边,逶迤千里,气势磅礴。古往今来,太行山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但往昔的穷山恶水、险沟绝壁从未有过今天的火热和风光,一个个成了聚宝盆、摇钱树。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如今大旅游是国家战略,在享受美丽风景的同时,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
       
扭头看,来到了八里沟水库。高高的大坝挡住了下泄的水流,集聚成一个硕大的湖泊,清彻见底,碧波荡漾。水库既能抗旱,又可防涝,还能发电。尤其是为景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实在是一个智慧的创造。有山有水,山水相依。水中魚虾清淅可见,山上怪石嶙峋,峰峦奇特,,烟雨霏霏云遮雾罩中的南太行真的太美了!
       
旅游专车行驶了几里后,停在了八里沟腹地,余下的是徒步游览。这里楼堂馆所林立,饭店商店多家。是供游人吃饭、住宿、生活的度假村。突然,在一小片空地上,老伴发现种着白菜、萝卜、芫荽等蔬菜,这个喜欢种地的女人显得格外惊奇和亲切。她悄声问我:
        
“风景区这么有钱,怎么还种菜?”
        
老实人问的这个简单问题难住了我,我一时语塞,支支吾吾回答:
        
“这、这你得去问经济专家和心理专家。”
       
“你个死老头子,我就问你,你不是啥都知道吗,说不上来了吧?”说完,她仿佛莸胜似地得意笑了。
       
看着景区中这块独特的小菜地,跟着种地的人也喜欢上了种地的我禁不住又想起了家中的水田和淹在水中的菜地……
       
我们沿着河边小路,逆流而上。走一段出现一个瀑布。瀑布除一个比一个位置高外,其形态各不相同。有的缓跌,温柔低吟,有的急下,凶猛咆哮。看来,水也像人一样,并不都是心平气和的时侯。
当越过一个大瀑布后,一个大水潭出现了。潭面上有租小船自驾游玩的,有坐着摩托艇寻找水上飞的刺激,也有出几百元钱享受水上旋转360度空中飞人的震撼……总之,这里玩的就是心跳……
       
我激动地观看着眼前让人兴奋让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幕,心情像潭中的声控水柱一样起落……
        
我知道,如果我不在场的话,儿孙们有可能会去亲身感受一番,尤其是小孙孙,你看他那跃跃欲试的架势,城里人嘛,易激动。但他们今天都忍住了,他们看到当农民的爷爷奶奶并没有兴奋到让他们去试试的地步。收釛和体谅,不能不说是一种孝顺的行为。

看着这平展展的潭面,我忽然觉得它似乎有点像家中没种上麦子的那一汪水田……

常言说“既来之则安之”,虽然脑子里时不时被淫雨连绵种不上麦子而干挠,但为了不扫儿孙们的游兴,我还是鼓励孙子下去玩一玩。孙子说:“今天天气不好,不去了。”说完,走到我跟前低声问:“爷爷,你今天是不是不高兴?”我赶忙笑着否认:“并非爷爷不高兴,而是这场雨把爷爷害苦了,一看见水就烦。你知道么,我从泥地一袋一袋往外背玉米时,看到网上有人用无人机往外吊运,心里想起了你们。要是你们在家,说不定咱们也可以用无人机。”
        
“对哟!我会玩无人机,比赛还获了奖。爷爷,为什么不跟我们打电话来帮你?”
         
我苦笑着摆了摆手:“都过去了,不说那些了。咱们难得在一块,今天爷爷高兴,开开心心地玩。”说完,我亲热地抚摸着孙子的头。
        
据说,八里沟最美的风景一一天河大瀑布在几里远的沟底,我们决定坐上观光专车去看看。
        
观光车一路颠簸,左盘右旋来到沟底,下车徒步攀登一长段路后,八里沟天河大|瀑布赫然而现。
       
此时水势正旺,这个十几米宽落差180多米的大瀑布从顶部溢出,呼啸着狂泻而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方圆几十米被飞溅的水花水滴所弥漫,形成一大片白茫茫的水雾。幽幽深谷到处迴荡着飞瀑弹奏出哗哗巨响的乐章,雄宏而美妙……我又一次被神奇的大自然感动了,淘醉了。我久久地凝视着,感受着,直到飞溅的水花顺脸流下……八里沟不愧是以山、水、潭、瀑为特色的旅游胜地。太震撼了,不虚此行!
        
极度兴奋后,不知怎么,我呼地一下又想起了家中淹在水中的二亩多地,情绪一下子跌入了谷底……嗐,纯粹的农民意识,典型的小农经济思想,我自嘲地摇了摇头。但紧接着一个突发奇想又使我兴奋起来一一多少人曾经来过这里,但未必都见过这里最大的瀑布,人常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而今天,我这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小山民竞有幸亲眼见到了这里的“瀑布之最”,而且结结实实被它所震撼!这无论怎么说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转念一想,这件事委实有点滑稽,在暴雨成灾讨厌水的同时却怎么反而又被水感动了呢?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莫非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水哟水,你这大自然的小精灵,让人深恶痛绝,也让人欣喜若狂……
        
返回的路上,儿媳动情地对我说:“爸,我看你这两年明显地老了,家里的地就不要再种了。趁还会动,带着妈出去转转,你看今天出来你不是很开心么。”
        
我感激地默默点了点头,随之一股伤感遍及全身……看来,不久,田间地头又将会减少两位虔诚的坚守者,不过,不是逃兵,是老了,干不动了。
                         2021.10.04

【作者简介】:王建庄,网名高山,文学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