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王德顺,老虎顶上那个王,道德或缺德的那个德,顺利或不顺的那个顺。 他也没想到,老了老了,自己居然成了“网红大爷”。 事情要从6年前的一台时装秀说起。 那原是服装公司组织的时装秀,他的女儿王遒负责音乐。设计师偶然从王遒手机里看到他,顿觉“这老头儿挺精神”,和公司总裁说起后才知道,他居然是总裁的老师! 后来,总裁亲自打电话,邀请他走秀。王德顺答应了,抱着玩玩的心态来到现场,负责压轴的开场和闭幕式。 结果,他一夜爆红! 开场的王德顺,穿着大棉袄逆风而行,将乡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闭幕式上,他干脆甩开膀子大步走,赤裸上身,尽显肌肉线条!舞台上短短一个来回,他走得虎虎生威,气场全开,引得台下一片疯狂尖叫。 走秀视频被上传到网络,他迅速火遍全网!被人称为“最帅大爷”、“最酷大爷”……那年,他79岁。 有人说王德顺是一夜爆红的。他笑了笑,怎么可能?在此之前,他已经努力了整整60年! 他是资深北漂,演过话剧、哑剧、电视剧,也当过工人、模特、售票员,还被誉为人体艺术大师。实际上,他只是个爱折腾、不服老、至今都在追寻梦想的“斜杠青年”。 今年,已经85高龄的王德顺再次爆火,因为他成功挑战了开飞机! 开飞机谈何容易?许多年轻人都望而却步,单报名就对身体有诸多限制。不过,王德顺在体检中竟没发现什么问题。 飞行课程涉及艰涩的理论,还有复杂多变的实操。对体力和记忆力下降的高龄者来说,委实太过艰难。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经过三个月魔鬼训练,王德顺竟然全部通过了! 就在前不久,王德顺成功领到了飞行驾照。此举刷新了我国飞行学员最大年龄纪录,被央视点名表扬! 王德顺飞行课结业时,许多人前去迎接。 依风俗,他下飞机时,亲友会将两盆水浇到他身上,意在提醒他保持一颗清醒的飞行头脑。 其中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说:“为什么要泼啊?他还要走秀呢,穿湿衣服不行。”言语里满是心疼,得知工作人员会马上安排换新衣服时,她才勉强同意。 这位老人正是王德顺的妻子赵爱娟,今年79岁。 他们相依相伴53年了,从未缺席过对方任何重要时刻。 王德顺一下飞机,她马上迎过去,献上一束花,轻轻抱住丈夫。王德顺也顺势环抱她,一看就有老夫老妻的默契。 而王德顺之所以能够爆火,除了他自身的多年努力,更离不开妻子的倾力支持。她的支持,不单是柴米油盐的相伴,更是心与心的依赖,是艺术与灵魂的碰撞。 他们相互扶持走过的53年,诠释了爱情最好的模样。 1936年,王德顺出生于辽宁沈阳,家中有八个兄弟姐妹,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他打小聪明好学,当售票员、工人谋生的同时,经常去当地工人文化宫。文化宫有许多免费课程,他跟着学了话剧、舞蹈、声乐、朗诵等,业余参演广播剧。 后来,他去沈阳军区话剧院毛遂自荐,顺利通过考核。就这样24岁时,他成了文艺兵。接下来的10年,他都在军区表演话剧,经常担任主演。 也是在那里,他遇见了一生挚爱赵爱娟。赵爱娟同样是话剧演员,两人相处中日久生情。 但是,他们结婚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很多文艺兵因为站队问题被复员到地方,夫妻俩也不例外。赵爱娟是在长春入伍的,于是他们一起辗转回到了长春。 刚到长春时,他们不被文艺单位接受。不得已,王德顺再次进了工厂,而赵爱娟被关起来隔离政审。新婚第一年,夫妇不得不离别。 ![]() 那段时间很艰难。说是隔离政审,其实就像蹲监狱,许多人熬不下去自杀。赵爱娟也有过自杀的念头,是王德顺的信给了她活下去的信念。 王德顺在信中絮絮叨叨地说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琐事:“我研究了中国名菜谱,我要等着你回来,一起过幸福的生活……”“我在家装了一台电视机,等着你回来,过现代化的生活。”却字里行间都是洋溢的爱意与坚定的信念。 ![]() 爱人在受苦,王德顺也不好受。 有时犯傻,他骑着自行车情不自禁地去往火车站。他想,没准儿哪趟车到了,爱人就从车上下来了……他等了一趟车,又等了一趟车,不知不觉等了四五个小时。 突然间,他清醒了,爱人没说要回来呀!他得回去,守着他们的家,守到她真正回来那一天。 ![]() 两年后,爱人赵爱娟回来了,他们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四年后,他进了长春话剧院。爱人也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进修班,毕业后顺利进入剧院。 他们的生活开始好转,生了两个孩子,一女一儿。 ![]() 王德顺在工作中很拼。有多拼呢?演话剧时,他总是要求自己动真感情。有次角色要晕倒,他在舞台上就晕倒了。不是装晕,是真的是带着角色的感情,激动到当场晕倒! 最初他还挺开心,觉得自己领悟到了表演精髓。后来发现自己一演这出戏就晕倒,甚至在台下看着也晕。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发现竟然是植物神经紊乱! 医生告诉他不能再那么拼命演戏了,再演下去要成为神经病。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剧团将他调到了行政岗位。 ![]() 一个在话剧舞台上演出二十多年的人,突然不能表演了,这对王德顺来说太残忍! 最了解他的人,莫过于妻子赵爱娟。她知道丈夫想找到适合的表演形式,于是也帮着琢磨。那时国内哑剧不多,赵爱娟利用自己的导演基础,为他编了几出哑剧。 王德顺很喜欢这种表演形式,用形体来表达故事与情感,既能避免自己神经紊乱问题,又能挑战新的演出形式。为了演好哑剧,他私下锻炼身体、琢磨表演细节等,做了很多努力。 但是,他在长春根本没有机会演出。体制内的文艺节目,总要经过层层审批。领导觉得王德顺穿的衣服太少了,或者认为故事太艺术,是非不清。王德顺很苦恼。 有次他去北京参加国际研讨会,表演了爱人编创的哑剧《人与蛇》,当场引起轰动,德国大使馆邀请他去德国表演。 这件事给王德顺极大触动。他认为哑剧的观众在北京,不在长春。他决定辞职去北京!那年,他已经49岁了。 朋友们都劝他别折腾,再坚持几年,就能拿到退休金,过上安稳日子了。但他不愿放弃自我,下定决心去北漂。 妻子拗不过他,只好继续为他编哑剧。攒到十多个节目时,他们双双辞职,然后带着一双儿女,去了北京。 ![]() 最初他们在北京各大高校表演。王德顺负责哑剧表演,爱人负责编剧和排戏,女儿做音乐伴奏,儿子负责灯光和报幕。 他们刚开始收费很低,收入自然也低。夫妻俩都是靠工资吃饭的人,突然断了生活来源,很快陷入窘迫。 他们在北京没房,不得不在亲戚朋友家借住,一年要搬家八九次。有一次,朋友家突然有亲戚来,他们被迫搬出去,一时没找到落脚处,不得已在地下通道熬了一晚。 ![]() 在地下通道时,他们遇到两个流浪艺人,是一对儿老夫妻。王德顺心中倍感凄凉,赵爱娟试图安慰丈夫:“没事儿,大不了咱俩也到街上卖艺。你演哑剧,我收钱……”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看他们辛苦,特批他们住进学校招待所,等有钱了再补缴房租。他们很感激,终于不用再为住处发愁。 幸好,他们的演出备受欢迎,从高校逐渐走向更大的舞台。两年后,他们受邀去德国参加哑剧节,从此走上国际舞台。 ![]() 王德顺演了10年哑剧,后来有些力不从心,年近60的他无法完成一些高难度动作。妻子当然也看在眼里。 有次他去看罗丹雕塑展,买了一本画册,回家后给妻子看。妻子看了会儿,突然说:“你又要有新的作品了,可以和雕塑同台演出!” ![]() 这就是后来知名的“活雕塑”。一个活人,一个雕塑,在台上一起演绎人世间的生离死别。 为了演好“活雕塑”,57岁的王德顺走进健身房。他用三年时间苦练,练出了浑身肌肉,将腹式呼吸练成背部呼吸。 身体塑形完成后,他开始出演妻子编排的“活雕塑”。 后来,“活雕塑”艺术被《图片中国百年史》收录。 书中第一个事件是林则徐烧鸦片,最后一个事件是王德顺表演活雕塑。 ![]() 在北京打拼10年后,王德顺一家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他们买了房,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相对闲适。 不过,王德顺不会让自己闲下来。他坚持去健身房,每天至少锻炼2小时。 ![]() 闲暇时,总是精神抖擞地玩音乐。 ![]() 他还经常客串电影、电视剧。他是《重返20岁》里的老大爷,是《闯关东》里的老独臂,也是新《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 ![]() 他外出拍戏时,妻子总会跟着。她向来是他的专职助理。 ![]() 他在微博上高调秀恩爱,被人称为“宠妻狂魔”。 ![]() 他当了爷爷,经常和老伴儿一起带孙女儿,还陪着孩子滑冰车。 ![]() 50年结婚纪念日时,两人买了一根冰激凌,相依相偎坐在一起吃。 ![]() 王德顺感慨地说:“俩个人过了一辈子穷日子,现在生活好了可是消费观念没改,两人买一根冰,这是习惯,觉得那么舒服,那么自然……” 王德顺参加走秀爆火后,很多人找他采访或谈合作。老伴儿却下了命令:“不许接受采访。” 他明着答应了,暗地里却约人在健身中心见面,还狡黠地说自己是偷偷出来的。 ![]() 他在她面前,就是个老顽童。 不管成功,还是失意,她一直陪着他。53年来,一向如此。 ![]() 有人说,王德顺的哑剧看起来都很悲伤。 哑剧也好,活雕塑也好,很多时候都是用来搞笑的。但是王德顺的演绎,莫名让人想要落泪,尤其是爱情。 王德顺解释说,这是由他和爱人的生活决定的。爱情中有甜美有苦难,但他们认为苦难比甜美更多一些。 ![]() 回顾夫妻俩这些年的经历,新婚时被迫分居两地,北漂时看尽冷暖,他和爱人真的经历了太多艰辛。所以,在进行创作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悲剧主题。 赵爱娟编的“活雕塑”,讲了三段苦难的爱情。 一段是亚当和夏娃爱情,他们被上帝驱逐出伊甸园;一段是罗丹和他的情人卡米尔·克劳黛尔,卡米尔曾在精神病院住了四十年;还有一段是保罗和弗朗西斯卡的爱情,出自但丁的《神曲》,讲述地狱里死魂灵的爱情。 ![]() 他们认为,不管天上、人间还是地狱,爱情都是苦难的。但是这些苦的基础,都是源自心底的深爱。如果没有爱,又怎么会感觉到痛苦呢? ![]() 王德顺说,妻子编剧时他们几乎从不商量,但他看剧本时就像是从自己心里流出来的。 在艺术和哲学层面,他理解她的悲悯,也理解她的深爱。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总是相互扶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 正因为如此,即使苦难多与甜美,他们的爱情依然圆满。在相依相伴53年后,她还时常甜蜜地依偎在他肩头,而他也能正大光明地做宠妻狂魔,时不时公开秀一把恩爱。 这才是真正的白首偕老吧! 作者:石霖,6岁男孩的妈妈,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参考资料: 1.王德顺演讲,一席,《追求自由的亡命徒》; 2.纪录片:中国人的一天,《中国“最帅大爷”王德顺:85岁学开飞机,要冲上云霄》; 3.王德顺演讲,TED,《孤独的行者》; 4.凤凰卫视人物访谈,《“高龄青年”王德顺的故事》; 5.三联生活周刊,《王德顺:“高龄青年”养成记》; 6.微博@王德顺老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