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振涛教授辨治眩晕典型案例分享(一百九十七)

 陈XUEBIN 2021-10-17

一般情况:患者赵某,男,34岁,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园田路,2019年05月21日初诊。

主诉:发现血压升高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压偏高,最高140/100mmHg,时伴有头晕,查血生化提示:ALT 59u/L,UA 522umol/L,现口服缬沙坦,血压控制在120/80mmHg,平素性情急躁,纳可,眠欠佳,多梦,二便调,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细。既往史:甘油三酯偏高半年余,否认其他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辅助检查:BP:130/90mmHg。

中医诊断:眩晕病

证型:肝胆郁热,痰湿中阻证

治法: 疏肝泄热,燥湿化痰

初诊方药:

2019年05月31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细。

处理:2019年05月21日方加罗布麻24g,鬼针草24g,鬼剑羽15g,茺蔚子12g。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019年06月11日三诊:患者服药后血压稳定,自测血压120/95mmHg左右,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

处理:2019年05月31日方加竹茹30g,车前草30g。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019年07月02日四诊:患者诉服药后血压基本稳定在130/90mmHg左右,纳可,眠欠佳,多梦,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

处理:2019年06月11日方加薏苡仁30g,茵陈30g。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患者以“发现血压升高半年”为主诉来诊,以血压高、头晕为主要症状,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于“眩晕”范畴,根据舌、脉、证,辨证属肝胆郁热,痰湿中阻证,选用大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木旺,风气盛,则头目眩晕,故眩晕之病与肝关系最为密切。眩晕之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精不足,髓海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失宁。本病病位在脑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从发病机制上看,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平素性情急躁,肝失条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郁而化热,痰热上犯清窍,则发为眩晕,故为本虚标实之证。故选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方中柴胡配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配枳壳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大枣调和脾胃。平胃散燥湿健脾,消胀除满,方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行气除满化湿;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生姜、大枣调和脾胃;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两方共奏疏肝泄热,燥湿化痰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