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元青花还稀有的洪武青花你手中有吗?细看这篇文章,值得收藏!

 珠山8友 2021-10-17

玩收藏,玩的就是稀有精致!玩瓷器的藏友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见瓷如见帝王心。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个皇帝的审美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朝代的审美。比如明代晚期年间有几位帝王痴迷炼丹,以致那个时期的瓷器风格都是与道教相关的,元代的粗犷与明代的豪放及清代的繁缛等等都能从瓷器上完全的反映出来。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带给人的是一种开疆扩土雄放豪迈浑厚奇伟的阳刚之美,是挺拔遒劲,雄健壮美的风格。

既是稀有,可能很多藏友会想到元青花,但是今天芳姐不说元青花,说的是比其更加稀有的洪武青花!可能很多藏友会有疑问,怎么可能洪武青花比元青花还稀有?为何不能呢?洪武大帝作为明代开山之祖,不仅仅体现其统治能力,更是在治国这方面也是有才的。元青花的存世量都要比洪武青花要多,这是因为洪武早期百废待兴,正处于打天下的时间,年年战乱更是鲜少有时间去烧制瓷器,说句不好听的,命都没了,哪还有时间去烧制!所以在洪武后期的时候才是洪武稳定时期,也在这个时期才恢复其手工业的制作,慢慢治理起来!

所以明代洪武青花瓷器传世的非常少,而且就算是流传下来的基本也是继承了元代青花烧造工艺,不过青花发色还有烧造工艺都不及元代,关键是没有官窑款识,为明代洪武青花瓷器蒙上了一份神秘面纱,从现在一些传世的洪武青花来看,基本发色都不如元代清亮,过去一般认为洪武青花使用国产料,近年也有研究指出使用的是与元青花一样的苏料。

在文物收藏界,既懂收藏又会收藏,能称得上收藏内行的人很少,鉴是眼力,捕捉到古董内在的一般人发现不了的艺术特点;赏是学问,用自己的学问把一件古董艺术品的价值总结分析出来。鉴赏就是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一件古玩艺术品的真假,并且分析艺术品的魅力,把古董的美展现给大众欣赏。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角度来讲讲洪武青花与其他时代有何不同!

洪武青花青料

上面芳姐有说到,此时青料在早期很多人误以为都是国产青料,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此时使用的是元代流传下来的苏麻离青要多一点,但是可能是由于战乱,窑工虽然还是传承了元代的特征,但是窑温还是难以控制,烧制出来的与元代的有很大差距,此时的青花发色偏灰暗,南京博物院曾于明故宫玉带河遗址发现了青花云纹残盘和其他一些青花残片,虽然是残瓷,但从其制作的精细上判断,应为洪武官窑器。如果有藏友细心地发现的话,洪武时早期的青花黑白很明显,有点像磁州窑的风格,但仔细辨别又是像釉里红烧黑的感觉。

由于苏麻离青料本身的特点,有部分铁锈斑深入胎骨,这是由于钴料中含有金属锰、铁等杂质的缘故。一部分呈现淡蓝色,色泽稳定,无晕散,色泽浓密处常能见到散布着一些小杂质点,反倒表现出青花的层次。还有一部分是浅淡色中含深蓝点,有少量晕散。

洪武青花底足

早期洪武青花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但还是没有像永宣瓷器一样修足细致,甚至有点草率,浅挖即止,像所谓的“饼形足”,圈足的特征更是呈现“鲫鱼背状”,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外足墙端斜削,底心乳丁状突起明显。

洪武青花官窑瓷器底足没有款识,多为砂底,少量施釉底。洪武青花瓷器底足有火石红现象,洪武青花瓷器由于可塑性好,很少有塌底现象。

洪武青花胎釉

洪武青花早期烧造工艺有明显的缺陷,胎体中针眼状或者细小的裂隙。瓷釉虽然使用有一定的乳浊性白釉,但瓷面清亮,青花发色却呈较模糊含混特征,与成熟时期的高级元青花不同,有的器物釉比较厚重,有积釉现象,与永宣时期相比胎质明显要更为疏松粗厚。

关于洪武瓷器芳姐就暂时先写到这里,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有了好的辨别真假古玩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收藏投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乐趣且还能赚取到最大的经济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