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砖瓦史

 自取堂 2021-10-15
 青岛地区砖瓦生产历史悠久,建置初期,窑工以木质砖瓦模手工操作制坯,以柴草为燃料,用马蹄型小土窑焙烧,主要生产青砖和小弧瓦。
  德国侵占时期,1898年德国人在中山路与堂邑路接壤处设立节成窑厂,建成青岛第一座轮窑,砖瓦业引入机器生产。此地亦被称为“大窑沟”。同年,德国买办魏希成在胶县麻湾河口开办大成窑厂,用德国产的瓦机制作平瓦,再用德式轮窑焙烧,所生产的平瓦专供青岛城区建筑德式楼房。德国人还在孤山、沙岭庄分别设立砖瓦厂,均备有50马力原动机。至此,青岛机制砖瓦业已初具规模,每年生产砖、瓦600万块(页)。
  近代青岛民族机制砖瓦,最早始于1913年3月刘明卿投资2.6万元在湖岛村开办的祥利窑厂。有工人141人,职员7人,窑田面积90亩。主要生产设备有功率40匹的电机2台,制砖机1台,制瓦机1台,制泥机1台;年产砖170万块,瓦30万页。该厂是山东省民族工业最早的机制砖瓦厂。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日本人开始在青岛设厂经营砖瓦窑业。1914~1919年,先后建有孤山窑厂、青岛地所建物株式会社、东华公司青岛支店、岩城商会、村本炼瓦工厂等。民族砖瓦业有1914年刘子山在大窑沟建立的复合永窑厂,后因周围土源用尽,窑厂迁至红石崖,生产设备有小土窑5座,占地面积20亩,砖棚2座(可容纳砖坯100万块),有职工70名,以手工制作砖坯,再经土窑焙烧,年产砖300万块。1918年采用沽河的泥土开始生产瓦,主要设备有手摇压瓦机,年产瓦30万页。所生产的砖、瓦皆用船运往青岛市区销售。至1921年,同风、永记、春记、裕兴和、德源泰、义和祥等窑厂先后建立。其中,王殿甲、戴玉生、魏殿臣1921年在复合永窑厂以东合伙成立同风窑厂,占地面积60亩,有土窑6座,砖棚1座(可容纳砖70万块),瓦棚3座(可容纳瓦3万页),有职工200人。年产砖250万块、瓦20万页。所产的砖是手工操作制坯,瓦是用手摇压瓦机制坯,后改用马拉压瓦机制坯。义和祥窑厂有工人300余名,土窑10座,瓦棚5座,德国产制瓦机1台、汽力机2台,年产砖150万块,瓦100万页。产品主要销往省内各地及江苏省等地。1922年,复合永窑厂投资兴建1座轮窑,使砖的年产量由300万块增加到500万块,工人由70名增至360名,占地扩大到70亩。1922~1924年,谦盛合、泰记、玉昌、公兴义等8家窑厂相继设立,共建有土窑30余座。其后,由于砖瓦业竞争激烈,谦盛合等8家窑厂先后停产关闭。30年代,随着青岛市区大规模城建需要,一批较有实力、规模较大的砖瓦窑厂相继设立。1930年有益丰窑厂,1931年有福兴窑厂,1932年有和丰窑厂、永盛和窑厂、全盛窑厂,1933年有双合盛窑厂、春和窑厂,1934年有利和窑厂、大兴窑厂,1935年有三盛窑厂、万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一定规模的砖瓦窑厂已有30余家,规模较小的砖瓦窑遍及周围各县,青岛市的砖瓦业进入兴盛期。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日本人强行霸占或控制中国人开办的砖瓦窑厂。1939年10月,日本人为保证军备需要设立青岛窑业组合,强制30多家砖瓦窑厂投资525万元组建窑业组合,理事长、副理事长、监事均由日本人担任。加入组合的砖瓦窑厂的产品按统一定价,统一调配销售。日商也乘机纷纷开办砖瓦厂,垄断窑业生产。至1940年,日商先后独资、合资开办了光正窑厂、青岛窑厂、祥裕窑厂、谦和窑厂等10余家砖瓦生产厂,雇用中国劳工500余名,1942年最多时雇用1820名。在日本人的垄断控制下,民族砖瓦窑业生产日益萧条,新开办的砖瓦厂寥寥无几。日占末期,日商开始将经营的窑厂转让给中国人。1944年秋,日商尾成一二将裕兴窑厂转让给黄方亭等5人,共转让土地43.2亩,小土窑4座,全部资产作价日伪联币100万元。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1946年10~11月,日商将其独资、合资的部分窑厂以折价和招标的形式出售。中华制炼瓦厂折价出售给姜星五;光正窑厂折价出售给青岛市社会局;青岛窑厂出售给曲昆峰,定名为建中窑厂;孤山窑厂出售给青岛市政府;山东窑业株式会社所属窑厂折价出售给私立胶澳中学;谦和窑厂通过招标售给于守业等。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市政当局无暇顾及城市建设,青岛的民营砖瓦窑厂经营十分困难,大部分窑厂停产歇业。1947年,仅存民营砖瓦窑厂11家,职工46人。
  青岛解放后,砖瓦制造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二军后勤部生产合作社接管了光正窑厂,改称三二合作社田家村窑厂,开始手工生产砖瓦,当年产砖43万块。1950年1月,青岛建筑公司用25匹布作价购买了孤山村的旧窑厂和部分土地,成立青岛市第一个国营砖瓦厂——青岛建筑公司窑厂。修复了残破的房屋,投资新建了部分厂房,建成小土窑1座、大土窑8座,新增制瓦机和搅泥机等设备,3月15日正式投产,当年生产砖243万块,瓦43万页。同时,海军青岛基地某团和基地供应社协同承租了私营立兴窑厂,更名为海军青岛基地供应社建华砖窑厂,4月1日正式投产。10月25日,该厂与山东军区后勤部生产处生建公司青岛分公司合并更名为生建窑厂,有职工79人,当年产砖799万块。1951年初,胶州专署接管已停产歇业的私营同合窑厂,招收工人30名,经修复于3月正式投产,定名为红星窑厂,并在青岛市沧口区设立办事处,产品主要销往青岛市区;8月1日,该厂划归胶县实业公司更名为益民窑一厂;当年产砖366.4万块、瓦23.7万页。1951年3月,崂山郊区办事处在接管的私营小砖瓦厂基础上建立崂山窑厂,设备主要有小土窑1座、手摇压瓦机1台。9月1日开始生产,产品主要有砖和脊瓦;其后,该厂在赵哥庄南侧征购土地,建成小土窑6座,新增平瓦手摇压瓦机2台,定名崂山窑厂总厂,原厂为分厂。同年,三二合作社田家村窑厂更名为公营沪记公司窑厂。胶县益民窑二厂在原义和祥窑厂基础上成立,至1952年建起小土窑3座,新增制砖机1台、制瓦机1台,当年产青砖31.7万块、青平瓦60.1万页,实现工业总产值5.5万元。1951年,被接管的原胶县三友窑厂更名为胶县叶家窑窑厂。莱西县水集砖瓦窑厂建立,翌年建成马蹄窑3座,新增制瓦机3台、搅拌机1台、25马力柴油机1台,有工人328名。1952年4月,山东省工业厅将接管的复合永窑厂的部分设备修复后,并入益民窑一厂。使该厂拥有轮窑2座(16门、20门各1座)、蒸汽锅炉1台、制砖机1台、制瓦机2台,主要生产手砖、机砖、平瓦、脊瓦、半瓦等产品,砖由轮窑焙烧,瓦由小土窑焙烧,当年生产红机砖440万块、红手砖572万块、瓦122万页,价值40.1万元,固定资产37.8万元(原值),有职工295人。1952年5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将接管的合丰窑厂更名为水清沟窑厂,该厂有职工108名,主要设备有砖窑1座、制砖机1台、电机1台。6月青岛建筑工程公司成立后,国营和公营的青岛建筑公司窑厂、沪记公司窑厂、生建窑厂、崂山窑厂划归该公司管理,并分别命名为青岛建筑工程公司第一窑厂、第二窑厂、第三窑厂、第四窑厂。1952年,胶南藏马土产百货公司投资建立藏马益民窑厂,主要设备有土窑4座、制瓦机1台(用畜力带动)、瓦棚1座,固定资产2万元。同年9月,平度县成立建国窑业生产合作社,翌年投入生产,至年底生产红砖23.8万块、瓦7.7万页。
  1953年4月,青岛建筑工程公司厂务处组建成立青岛建筑材料公司,原直属青岛建筑工程公司的第一、二、三、四窑厂分别更名为青岛建筑材料公司第一、二、三、四窑厂。同年,青岛市窑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下设制砖、制瓦、石灰车间。1954年,青岛建筑材料公司第三窑厂停产。同年11月1日,青岛建筑材料公司第一、二、四窑厂与明水灰石厂合并成立青岛砖瓦窑厂,共有职工627名,成为青岛市唯一的大型砖瓦生产企业,产品主要供给全市大型建筑工程。在生产中通过推广“岗查连科码窑法”,使红砖的耐压力由97公斤/单砖提高到124公斤/单砖,耗煤量由1953年的0.23公斤/块降至0.20公斤/块以下;通过推广“五三综合快速烧窑法”,改密码为稀码,使日产砖由2万块提高到4万块。通过推行作业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严格产品等级,使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在红瓦生产中采用隔年土,经陈腐工艺处理,使平瓦具有轻、薄、抗折、不透水等良好性能。同年经国家建工部质量检测为全国第一名,并授予质量一等奖,该产品被用户誉为名牌货,畅销山东省内各地,远销内蒙古、北京、哈尔滨等地。12月,该厂推广山东省工业厅小窑生产“上密下稀、烧到顶、烤到底,添煤量少勤添、定时定量”的先进经验,使产品一等品率由69.6%提高到81.24%,二等品率由10.18%降至8.86%,废品率由20.2%降至9.9%。至年底共生产砖2457.6万块,瓦135.7万页。1954年,莱西县水集砖瓦窑厂年产红砖达104万块,红瓦77万页。益民窑一厂更名为胶南县红石崖窑厂,生产中推广“五三综合快速烧窑法”,改进了制砖机等设备,同时推行生产作业计划,实行区域负责制,收到良好效果。但因全市基建规模减小,导致产品积压严重,7月底停止半品坯的生产,停窑1座,当年生产红砖172万块、脊瓦3万页。1955年,青岛砖瓦窑厂推广了“水冷却降温法”、巴斯卡科夫“大洞码窑法”及冷却带废热气的利用等先进经验;将三车间的横炉窑改为竖炉窑,使每千块砖煤耗降低31公斤,破碎率由4.79%降低到2.9%,并使每窑烧成时间缩短8小时,提高了烧成周转率。当年,共生产砖2400.2万块、瓦150.1万页;1956年,共生产砖2550万块,瓦176.5万页。1956年10月1日,胶南县红石崖窑厂划归青岛市轻工业局领导,其后又与胶南藏马益民窑厂合并,改名为青岛海西砖瓦厂,增加瓦轮机、旋床、高压锅炉、汽力机等设备,有职工323名。当年产砖1477.5万块,瓦277.7万页,实现产值70万元,成为青岛市砖瓦生产的骨干企业,所产的粘土瓦曾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即墨县拨款7万元,21户砖瓦手工业、小业主合股4万元,共同成立即墨县西城汇窑厂,主要设备有压瓦机3台、轮窑1座,有职工150名,主要产品为粘土砖、平瓦、脊瓦,1957年共生产砖32万块、瓦426万页,完成产值33.1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
  青岛市的私营等砖瓦窑厂亦陆续恢复生产。1949年下半年双合盛窑厂首先恢复生产砖瓦。同年秋益丰窑厂开工,时有工人25名,以生产手坯砖为主,主要设备有20个门子的轮窑1座,内燃式小型制砖机1台,年产砖120万块。1950年,万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三盛窑厂、裕兴窑厂也相继恢复生产。万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制砖机、制瓦机各1台,16门子的轮窑1座;三盛窑厂有16门子的轮窑1座,内燃式制砖机1台,手摇压瓦机1台;裕兴窑厂有18门子的大窑1座,内燃式制砖机1台。双合盛窑厂增加制砖机1台、40马力电机1台,建机房1座,使原手工生产转为机器生产。1951年,万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机制砖、红瓦、脊瓦等,翌年8月1日,该公司更名为公私合营万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52年,青岛郊区的私营企业有60余个。1953年,裕兴窑厂制瓦车间独立,成立新兴瓦厂。1954年,公私合营万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改为公私合营万丰窑厂。私营的砖瓦生产企业大多效益不佳,生产时开时停,有的长期拖欠工人工资,直接影响到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企业的发展。1956年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双合盛窑厂、三盛窑厂、益丰窑厂、裕兴窑厂和新兴瓦厂申请并实行了公私合营。11月,五家私营窑厂正式合并成立公司合营青岛双合盛窑厂。公私合营后,该厂新增电动大型制砖机1台及配套供电设备,将原人力制砖机改为电动制砖机。公私合营前五家私营窑厂共生产砖466万块、瓦108万页,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共生产砖2444万块,瓦97万页。1956年,中共青岛市委窑石业对私改造领导小组在完成对砖瓦、石材业的私营企业改造后,宣布由国营青岛砖瓦窑厂和公私合营双合盛窑厂、万丰窑厂及部分石厂成立青岛窑石总厂。1957年3月1日,青岛市窑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分社改组,成立制砖社、制瓦社等,翌年由合作社改为合作工厂,其中制瓦社改称李村窑厂。
  在此期间,煤炭被列为国家调拨物资,各砖瓦窑厂所需的煤炭由原来自行采购,改为按生产计划由上级按分配指标调拨,不足部分由企业自行解决。所产的砖瓦仍以自销为主,销售地基本为青岛市区及周围各县,少数产品销往江苏、内蒙古、北京、上海等地。
  1958年3月1日,青岛市地方建筑材料公司成立,青岛窑石总厂和青岛砖瓦窑厂随之撤销。3月27日,青岛砖瓦窑厂一车间改为青岛地方国营水清沟窑厂,二车间改为青岛地方国营楼山后窑厂,三车间改为青岛地方国营流亭窑厂,四车间改为青岛地方国营石灰窑厂。同月,公私合营万丰窑厂因土源断绝,并入公私合营双合盛窑厂,使双合盛窑厂职工达879人。同年,双合盛窑厂试制成功烟囱砖、七孔空心砖、陶瓷砖、耐火砖等新产品;流亭窑厂又试制成功大筒子瓦、小筒子瓦、大左翅瓦、大右翅瓦、中左右翅瓦、小左翅瓦、小右翅瓦、檐瓦、鞍子瓦、斜钩瓦、挂钩瓦11种新产品,解决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大楼修缮工程缺异形瓦的难题。1958年12月,胶县麻湾窑厂(1954年为胶县益民窑厂)与叶家窑厂合并,定名为胶县第一窑厂,新增制瓦机2台、制泥机1台,年产砖达72.9万块、瓦363.5万页。同年,平度建国窑业生产合作社改名为平度县耐火器材厂,开始生产耐火砖和其他耐火材料;翌年改称平度县砖瓦厂,恢复生产普通砖瓦,当年生产砖120万块、瓦38万页,实现工业产值10万元。由于受大跃进影响,各县的社、村纷纷兴办砖瓦厂,胶县、平度县和即墨县的社、村开办的砖瓦厂或窑业合作社有近30个先后生产砖瓦。1959年,莱西县水集砖瓦厂年产红砖57万块,红瓦65万页。1959年10月1日,楼山后窑厂因无土可挖而停产,其资产移交给流亭窑厂。同年,胶县第一窑厂投资6万元,在城南土山上建起占地4万平方米的城南砖厂,主要设备有制砖机1台、土窑4座。
  1960年,莱西县水集砖瓦厂停止生产砖瓦;青岛海西砖瓦厂划归胶南县,更名为胶南县红石崖砖瓦厂;即墨县西城汇窑厂被划归崂山县,定名为崂山县西城汇窑厂。1961年,原叶家窑厂从胶县第一窑厂分出,其原有人员和资产一并迁出;8月,城南砖厂从胶县第一窑厂划出,使胶县第一窑厂的生产受到重创,加上国民经济困难,1960~1962年只生产砖4.1万块。1962年3月,平度县砖瓦厂改称平度县砖瓦土陶生产合作社,生产砖瓦、泥罐、泥盆等产品。3月27日,青岛地方国营流亭窑厂更名为青岛市建筑材料公司第一砖瓦厂,青岛地方国营水清沟窑厂更名为青岛市建筑材料公司第二砖瓦厂。1963年8月,青岛市建材公司第一砖瓦厂在小水清沟村新建红砖生产车间,12月竣工,翌年正式投产,投产后定名为青岛第三砖瓦厂。1964年,青岛市在各砖瓦厂中推广内燃烧砖法。青岛第三砖瓦厂在内燃烧砖的基础上新建隧道干燥室,改变原自然干燥法,开始利用内燃烧砖的余热干燥砖坯,使砖的日产量由5万块提高到8万块,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煤耗由原每万块砖1000公斤降到700公斤以下。同年11月,双合盛窑厂针对欠火砖量大,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根据水泥立窑“差热煅烧”法的原理,结合轮窑烧砖的具体情况,在内燃烧砖的基础上,试验成功“内燃”与“内燃差热”相结合的烧砖新工艺,基本解决了轮窑易于散热部位的欠火砖的难题,使产品合格率由75%提高到90%,煤耗亦显著下降,每千块红砖平均煤耗降为16.31公斤,比内燃烧砖法降低71.2%,比外燃烧砖法降低81%。同时,该厂实现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10项,其中有自动电车运泥爪、自动割瓦边刀、自动送板机、大窑自动降温离心喷雾器等,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将一车间改建为炉渣砖车间,利用锅炉废渣与石灰及少量石膏按一定比例混合,经粉碎、湿碾活化、加压成型,生产出新型炉渣砖。胶县第一窑厂由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并更名为胶县麻湾窑业社。
  1965年,胶县投资3.2万元建成砖瓦合作工厂,有职工90人,主要靠手工生产,有容纳5万块砖的土窑1座,容纳2万页瓦的土窑2座,人工压瓦机1台,3号制砖机1台,翌年3月正式投产。1966年4月与迎建窑业社合并,改称胶县砖瓦厂,当年生产砖215万块,瓦520万页,完成工业产值40.8万元。5月,青岛双合盛窑厂炉渣车间独立,成为青岛第一硅酸盐砖厂,月产炉渣砖80万块;青岛第一砖瓦厂二车间独立,成为青岛第四砖瓦厂。9月,双合盛窑厂更名为青岛砖厂;青岛第一硅酸盐砖厂因生产炉渣砖亏损,开始生产石棉制品,9月28日更名为青岛第二石棉制品厂。同年,各砖瓦生产厂纷纷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青岛第三砖瓦厂将码车的横坯改为立坯烘干,使成坯率由50%提高到90%以上;青岛第一砖瓦厂创造出“坯亭晾瓦法”,替代传统的现场晾瓦法,保证了雨季正常生产,提高了成坯率;青岛砖厂创出“四密一稀、中间大洞、火眼拉缝”的码窑新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胶县麻湾窑业社将石膏模改造成钢模,同时将原焙烧工艺由外燃焙烧改为内燃焙烧,开始生产红砖红瓦。平度县砖瓦土陶生产合作社复更名为平度县砖瓦厂,当年共生产砖33万块、瓦97万页,实现工业产值7.7万元。同年11月,胶县砖瓦厂拆除土窑,开始建造30门轮窑,翌年3月竣工投产;实现出装窑平出平进,出装砖瓦改用胶轮车子,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烧窑时改为窑顶加煤,实现装砖、烧煤、出砖三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
  1967年,胶县第一窑厂新建大轮窑1座替代原小土窑,新增制瓦机2台、制砖机1台,由电力作业替代手工操作,使生产得到大幅度提高。胶县砖瓦厂采用新工艺,在砖坯中掺加煤干石细粉,改外燃焙烧为内燃焙烧,收到较好效果。1968年3月,胶县砖瓦厂学习青岛第一砖瓦厂的制瓦新工艺,由原小凉瓦法改为坯亭凉瓦法,使凉瓦工序缩减5道,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年,青岛第二砖瓦厂因无粘土原料而转产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由山东省投资建设的青岛砖厂灰沙砖车间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000万块。后因氧化技术等原因,产品质量不过关,加上生产成本高,致其后两年累计亏损27万元。1969年,莱西县水集砖瓦厂移交给莱西县管理,更名为莱西县砖瓦厂。1970年初,崂山县西城汇窑厂因土源告罄,迁址崂山县棘洪滩,更名为崂山县第一砖瓦厂。5月,胶南县红石崖砖瓦厂更名为胶南县建筑材料厂。1971年,莱西县砖瓦厂建成26门轮窑1座,全部淘汰了马蹄窑,结束了土法烧窑的历史。翌年生产红砖708万块,瓦135万页。完成产值35.82万元。1971年,平度县砖瓦厂迁厂址,新建22门轮窑1座,当年产砖456.1万块、瓦42.1万页。1972年,胶县麻湾窑业社新增自动瓦机1台,年产砖638万块,瓦286万页。1972年,青岛砖厂灰沙砖车间改进制砖生产工艺——改氧化为蒸汽养护,生产开始扭亏为盈,同年新建第二个灰沙砖车间。1973年8月,青岛第三砖瓦厂因无粘土原料而停止生产砖瓦。同年,胶县砖瓦厂经反复试验制成瓦机打油机、自动上泥瓦、自动割泥条和自动扒板机,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1974年,为进一步解决青岛市区地方建筑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青岛市革命委员会采取“一次借款,三年还清”的办法,由市建材工业公司扶持崂山县午山、浮山后等生产队新建砖厂6个。莱西县砖瓦厂将26门轮窑扩建为36门,红砖产量达1031万块、瓦107万页;翌年,将原280型制砖机改为380型,砖焙烧结由外燃烧结改为内燃烧结,使产量大幅上升,年产红砖达1607万块。1975年青岛第一砖瓦厂因粘土断绝而停止砖瓦生产,转产玻璃纤维产品,改名为青岛玻璃纤维厂。1976年2月,胶南县海崖公社砖瓦厂建成,主要设备有350型制砖机1台、22门轮窑1座,生产采用露天制坯、自然干燥法,年设计生产砖600万块;11月,转为地方国营,更名为胶南县砖瓦厂。同年9月,胶县砖厂开始动工兴建,设计年生产红砖2000万块;至1978年试投产,总投资204.6万元,建有隧道窑2座。1976年,胶县砖瓦厂投资5000元,针对过去冬、夏及雨季砖瓦坯的含水量高,入窑后潮气存入窑内,出现火度低,烧程慢,色泽差,破碎率高等问题,自行设计制作排潮机和排潮道,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同时砖瓦产量提高5%。1977年,该厂建造引风道1000余米,自制余热风闸100余个,采用余热烘干新工艺,将轮窑余热通过引风道引进大棚,加快砖、瓦坯的干燥速度,提高瓦棚的周转利用率1.5倍。同时又解决了轮窑余热散发慢、出窑工在70℃高温下工作的问题;后又投资1.9万元新建24门小轮窑1座,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胶县建筑材料厂改称胶县瓦厂;平度县砖瓦厂迁厂址并新建36门轮窑1座,当年共生产砖1033万块、瓦132万页,完成产值48.4万元,实现利润1.87万元。1978年3月,胶县砖瓦厂为扩大生产规模,新增辊压式400型压砖机1台,7月扩建18门轮窑1座,使年产砖能力达到1000万块。1979年,青岛砖厂所产的灰沙砖被山东省建材局评为优良产品,同年共生产灰沙砖5674万块。1979年2月6日,青岛第三砖瓦厂转产玻璃钢制品,更名为青岛玻璃钢厂。10月,胶县砖厂因烧成工艺不过关,产品质量低劣,且成本高出其他企业1倍,将隧道窑关闭,改用轮窑生产普通粘土砖;11月,贷款14万元新建20门轮窑1座,翌年5月建成投产,由于企业生产管理不善,亏损7.6万元。1979~1980年,胶南县砖瓦厂新装YW—77型制瓦机1台,新建瓦棚9座,利用当地粘土试制红瓦获得成功,年生产能力为400万页。1980年,胶县砖厂新建20门轮窑投产。胶南县建筑材料厂的粘土瓦在全国粘土瓦质量评比中获第三名。胶县砖厂投资3.5万元,开始研制内燃瓦,翌年6月试制成功并投产。1981年3月,胶南县砖瓦厂将原辊压式制瓦机改造成板压式,使台时产量提高15%,平均节电13.4%。同年,胶县砖厂经过企业整顿,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生产经营出现转机,全年盈利1万元,共产砖770万块。莱西县砖瓦厂因土源告罄迁至望城镇西贤都村,并由县属企业转为县、社、队三方联营企业,翌年新建16门轮窑1座,其后因产品滞销,生产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至1983年累计积压砖200万块。1982年9月,青岛第二石棉厂因炉渣原料缺乏而停止生产炉渣砖。同年,胶南县砖瓦厂拆除2座旧轮窑,新建起1座38门轮窑。新轮窑通道呈椭圆型,各窑室均与总焰道相通,可随时燃烧连续生产,且烧出的砖瓦质量好,煤耗低。胶县瓦厂改称胶县麻湾窑厂;胶县砖瓦厂生产的150号粘土砖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被评为优质产品。1983年,胶县麻湾窑厂、胶县砖瓦厂对制瓦工艺进行改造,改外燃焙烧为内燃焙烧。在瓦坯中掺加煤矸石细粉,增强了成品抗折能力,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缩短了瓦坯的焙烧时间,节省燃煤。由于建筑市场对红砖的需求增大,郊区各乡镇纷纷建厂开始生产红砖,相对市区砖瓦生产厂而言,占有资源丰富、成本低等优势,产品竞争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而市区各厂因国家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实行自产自销,因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产品大量滞销。同年10月,青岛砖厂因灰沙砖滞销而被迫停产,12月27日更名为青岛建材一厂。同日,青岛第四砖瓦厂转产,更名为青岛建材五厂。至此,青岛市区的砖瓦生产企业全部转产。
  1984年,平度县砖瓦厂的红砖被评为全国优良产品;胶县砖瓦厂所产的砖、瓦在山东省同行业评比中被评为第一名。同年,胶县砖厂投资5万元将20门轮窑扩建为32门轮窑,翌年5月1日建成投产,使红砖的日产量由4万块增加到8万块,当年生产粘土砖1301万块、平瓦61万页,完成产值65万元,实现利润5.9万元。1985年,胶县麻湾窑厂更名为胶县建筑材料厂;平度县砖瓦厂所产的红砖被评为山东省优良产品;胶县砖瓦厂狠抓节能工作,使每万块(页)综合耗标准煤降低到261公斤,综合耗电249千瓦时,达到同类企业的节能降耗先进水平。1986年,胶县砖瓦厂生产的普通粘土砖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其窑炉被山东省建材局定为特级窑炉,1987年被评为国家建材系统二级节能企业。
  1987年,青岛市共有9个县级以上砖瓦生产企业,砖年生产能力均在1000万块以上,瓦分别在100~1000万页,当年共生产砖10682万块,瓦4270万页,实现产值1336万元。胶州市有乡镇砖瓦生产企业100个,共有职工9499名。其中,乡镇办企业17个,村办企业83个。莱西县有乡镇以下砖瓦生产企业98个,年产砖41400万块,瓦7300万页。其中,乡镇办企业20个,村办企业78个。即墨县有乡镇以下砖瓦生产企业113个,年产砖36435万块,瓦1364万页。其中乡镇办企业9个,村办企业104个。全市共产砖38.64亿块,其中,乡镇企业达37.57亿块;共产瓦2.62亿页,其中乡镇企业为2.19亿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