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文阅读:如何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zjp67 2021-10-18

如何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也是每年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常考内容。

一、重要词语的内涵

所谓“重要词语”,主要指:

①表明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②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

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

④体现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

⑤在结构上起过渡或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⑥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⑦有比喻、反语、仿词等修辞意义的词语。

二、考查的多种形式

1.“××××××”这一句中,“×”字为什么用得好?

2.请分析选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联系具体语境,请说出你对第×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4.第×段画线语句中加点的词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三、理解的具体方法

1.结合语境法

俗话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无论哪个词语在语言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它词语组成句子表达某种意思。反过来看,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包含这个词语的意思,或制约这个词语的含义。解题时,考生要有整体观念,认真把握上下文的意思,结合语境做出答案。

【例】

近来,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虚弱得很,额头上沁着大颗的汗珠。有一天,母亲的手机响了,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看了看那个电话号码,马上示意我们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用比平常高了八度的声音对着电话欢快地喊道:“喂,老姐姐,你好吗?我好着呢,刚刚扭完秧歌,你看把我累的,气喘吁吁啦……”

(选自朱成玉《母亲的病友名单》)

【真题回放】揣摩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喂,老姐姐,你好吗?”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先分析词语本来含义,然后再联系语境来理解它的深层含义。具体到本题,“颤巍巍”是母亲接电话的动作,在第(13)段。联系语境和相关情节来看,此时的母亲已经卧病在床,“虚弱得很,额头上沁着大颗的汗珠”,所以接电话必然是“颤巍巍”的。这个动作说明母亲病情加重,虽然重病在身,但母亲还用“高了八度的声音”接病友的电话,鼓励病友战胜病魔,可见母亲品格之高尚。

【参考答案】“颤巍巍”反映了母亲的病情严重,依然接听病友的电话,表现了她的高尚品格。

2.抓住主旨法

如果试题要求考生去理解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和立场观点的词语,或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或文章标题的作用等,可运用这种方法来解答。但要注意,考生必须在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例】阅读查一路的《在冬夜里歌唱的鱼》,回答问题。

【真题回放】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

【解题思路】联系文章内容,可知第④段开头直接写鱼传递口福信息的“咕噜咕噜”,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又间接写几乎贯穿全文的全家人的欢乐气氛,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音乐。看来作者并没有写什么人唱歌,由此可见“歌唱”是个比喻,比喻各种和“鱼”有关的、令人愉悦的声音。把这两个方面“歌唱”的本义还原出来就是:煮鱼时发出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理解了“歌唱”的含义,其所蕴含的情感也就明确了。

【参考答案】“歌唱”指:煮鱼时候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感情有:家人的温馨与快乐;关爱给他人带来的温暖。

3.明确指代法

作者为了表达简明,在同一事物反复出现的时候,往往就会在所指代的事物之后,运用指代性词语。理解这类词语时,考生可以紧扣上下文,寻找它指代的对象和范围,一般在此词的前句或前段。有时指代的内容比较隐蔽,就需要我们综合概括。

【例】

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选自孙道荣《每朵花本应芬芳》)

【真题回放】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要求理解指代性内容的问题。文中的“女儿”所指的“颜色”是其本义,即“色彩”。而语境中,妈妈说的“颜色”显然使用的不是本义。解题时,只要我们通读语段,不难发现:妈妈说的“颜色”指要给女儿惩罚(批评)解答这类试题,往往可以对原文语句进行概括提炼(或直接摘出原文语句作答。)

【参考答案】妈妈说的“颜色”指要给女儿惩罚(批评),女儿说的“颜色”指色彩(1分),对颜色不同的理解,体现了女儿天真、可爱的孩子天性。

4.巧用修辞法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很多作者为了将比较抽象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生动活泼,常常喜欢借助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某种意思。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如果运用的是比喻,考生就要弄清它比喻的对象,即本体是什么;如果用的是双关修辞,就要明白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例】阅读查一路《在冬夜里歌唱的鱼》,回答问题。

【真题回放】理解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句子解释关键词语“心脏”、“成就”的含义。理解第一句中的“心脏”,要扣住第③段,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突出表现因为吃鱼而使“厨房”变得非常重要,成为了“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的中心;理解第二个词“成就”,要紧扣第④段,这句话运用了大词小用的夸张手法,突出表现父亲喜悦而自豪的内心感受,通过他“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衬托父亲给家人带来快乐后感到满足的心理。

【参考答案】 (1)家的中心或吸引全家人的地方;(2)给家人带来快乐后的满足感。

【演练提升】

追寻心中的梦想(节选) 骆非翔

那年的秋天,他来到了曾经梦想过的那所大学。不过,他不是来听课的,而是负责为崭新的教学楼看门。两年前,他没有能读完高一,就因为家庭贫穷辍学了。

他总是主动为老师们帮忙,扛个教具、倒个水什么的,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在同学们中间,他会感觉自己也像其中的一员,有人甚至和他以兄弟相称。

达明就是经常叫他“兄弟”的一个,他是计算机系大一的班长。有一天,达明看到校外有水果大降价,就要了人家一大筐,然后来到教学楼请他悄悄地为班里开一间角落里的教室,让同学们聚会。这种聚会,他自然也会被邀请。每到这个时候,他的心底里总是五味杂陈,有幸福、有羡慕以及更多的酸楚。

1.“这种聚会,他自然也会被邀请”这句话中的“自然”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暖暖你的手(节选) 朱晖

②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时节,店里走进一个小男孩。她纳闷,光顾店里的大多是年轻情侣,一个小孩来干什么呢?她开始留意他,见他东张西望,就走上前问:“你要买玉器吗?”男孩点头。“你想做什么用?我可以给你推荐一款合适的。”男孩或许是被冻坏了,哆嗦着回答:“我想送给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她笑着挑出一款挂着红穗的心状玉片,男孩面露窘相,说:“我再看看吧。”她回到柜台。不一会儿,小男孩从最后排的货柜旁走出,她一眼瞥见他紧握的小拳头下露出一缕红穗。突然,男孩迅速从看玉器的人群中挤出,她连忙喊:“你还没交钱呢。”男孩嘟哝了一句“我什么都没买”,拔腿就跑,被门口的保安撞个正着。

③顾客们一下子围了过来。她端详着这个男孩,他惊恐无助的目光触痛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保安嚷着要搜身。这时,她走上前,帮他整了整衣衫,说:“天这么冷还穿这么少,看你的手冻得通红,让阿姨来暖暖你的手。”说着就用自己温暖的双手包裹住男孩冰凉的小拳头。片刻,她又对保安说:“店里的货物我都很熟悉,让我去查查再说。”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点词表现出“小男孩”怎样的心情?

男孩或许是被冻坏了,哆嗦着回答

做父亲(节选) 丰子恺

(14)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3.你怎样理解第(14)段中“刁巧”这个词语。

【参考答案】

1.不能删掉。因为“自然”用在这里表现出达明等一群学生一直把“他”当作集体中的一员,没有瞧不起“他”,删掉以后就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了。

2.“哆嗦”一词,既写出“小男孩”寒冷的境况,又写出他想买玉却没钱的紧张尴尬状态。

3.刁巧,体现了作者对挑担者的讽刺,挑担者抓住孩子想要小鸡的强烈愿望这一心理,故意不在价格上让步,让作者很尴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