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和帝喾,是怎样的华夏始祖?

 沧海一粟1951 2021-10-18
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和帝喾,是怎样的华夏始祖?

来源: 言説历史

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说,并且历史上对三皇五帝的定义各不相同,例如在《尚书大传》中认为,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而《三字经》认为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


《吕氏春秋》认为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大戴礼记》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而《资治通鉴外纪》认为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为五帝。


今天这一节内容不去讨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三皇和五帝,而是要去为大家讲述名字都很生僻的两位帝王:颛顼(zhuan xu)和帝喾(ku)。



颛顼高阳氏,帝善高辛氏,传说都是黄帝的子孙,他们先后代黄帝担任中央天帝,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了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

颛顼和他的臣民

《山海经》中说,黄帝和嫘祖生下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传说颛顼生于若水,后来住在空桑,这个“空桑”也就是“穷桑”。


颛顼当过北方的上帝,他的辅佐官是禺强,也称玄冥,此神人面鸟身,耳朵上挂着两条青蛇,脚下还踩着两条青蛇。


传说颛顼非常爱好音乐,曾经派飞龙(或许是他臣子的名字)模仿八方来风的声音,创作了一首曲子,起名叫《承云》,献给他的曾祖父黄帝。继黄帝为中央天帝后,颛顼最大的功绩就是“绝地天通”。

颛顼与“绝地天通”

在任何民族的远古神话中,人类英雄都具备神性,而神灵则都具备着人性,也就是人神不分,两者除了力量、神通有不同外,并无区别,甚至神灵也和人类一样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在那个时代,人和神是经常交往、沟通的,神可以下地,人也可以上天,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人类主要通过攀爬天梯的方法,前往上界和神灵会面。


天梯也就是天柱,一般以高山的面目出现。比如著名的昆仑山,还有肇山、登葆山,等等,此外,据说都广之野有一棵巨大的树叫做建木,也具备天梯的功能—都广之野,或许就是现在的成都平原。


人与神自由沟通,这个美妙的时代被天帝终结了不知道须出于一种怎样的理由,或许他认为和人类接触太频繁有伤神的自尊,或许他认为人间的纷争越来越多,神还是少插手为好,总之,他派了大臣重和黎二人去“绝地天通”,也就是阻断天与地之间的通路。


通路虽然被阻断了,人类不再能够通过天梯去直接和神见面,神想要到下界来,却依旧是很简单的事情,不过似乎从此以后,神尤其是天帝就不大爱管人间的事情,只是高高在上享他们的清福。于是颛顼派重管理上天,黎管理下界,据说这两位神都是颛顼的孙子,他们建立的完全是一个家族政权。


对于颛顼的“绝地天通”,著名历史学家徐旭生先生认为真实的绝地天通很可能是一次宗教改革。

颛顼以前,每个人都可以祭祀神灵,每个家族都有祭祀天地的权力,宗教活动没有足够的神圣性,大大影响了人们对鬼神的虔敬,降低了神权的威严。颛顼决定收回这种权力设立专人负责祭祀,也等同于阻断了普通人和上天沟通的权力。

共祖帝喾

帝喾(kù)是高辛氏,姬姓,名俊,是黄帝曾孙。在颛顼死后,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


上古时代,不仅文字是神圣的,音乐也是神圣的,所以传说中的神灵或帝王大都对音乐作出过贡献。代颛顼为中央天帝的帝喾,据说就曾派臣子咸黑创作乐曲,派有倕(chui)制作了鼙(pi),鼓、钟,磬、管埙(xun)、椎钟等各种乐器。帝喾让手下人使用这些乐器演奏出美妙而庄严的乐曲,连风凰听到这种乐曲都会翩翩起舞。


帝喾在商人的神话中被写作帝夋(qun),后来衍变为帝俊。帝喾具备着丰富的人性,而帝俊则主要反映了他神性的一面。


传说帝俊有两个妻子,正妻羲和,生了十个太阳,次妻常羲或者叫常仪,生了十二个月亮,后世因此也称太阳神为羲和,而常仪,则衍生出嫦娥奔月的故事。

作为人间帝王一面的帝喾,则传说他有四个妃子,所生的子孙都成为天下之主。元妃有邰(tai)氏之女,名姜嫄(yuan),生下的后稷是周人的祖先;次妃有娀(song)氏之女,名简狄,生下的契是商人的祖先;三妃陈锋氏之女,名庆都,生下了尧;四妃娵訾(ju zi)氏之女,名常仪,生挚,也就是少昊金天氏。


帝喾的子孙,都与周人密切相关,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周人为了抬高自己身份而杜撰出来的。

言说观点

颛顼通过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借助宗教感召力,把人心离散的部落联合在一起,同时也树立了自身不可替代的神圣地位,促进了远古文明的发展。

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周两朝先祖,帝挚、弃、契、帝尧之父。

虽然这两位帝王名字较为生僻,好多人不了解,但作为华夏文明的奠基者,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对后世的伟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