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像之美(8)

 龙井问茶土老帽 2021-10-18

八、河北博物院(二)

因为朋友的关系,我最近对北朝的石刻真是很上心,看石窟,看造像,大美无言,越看越爱。可以与北朝佛教造像艺术相媲美的就是北朝壁画。中国绘画史甚至比雕刻史更加漫长,从彩陶的花纹开始,到帛画、画像砖、壁画、纸本绘画、雕版印刷等等,林林总总,一脉相承。从汉至唐,绘画最主要的载体是壁画,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惜宫室壁画早随建筑毁去,如今能看到的只有事死如生的墓葬壁画。河北博物院藏北朝壁画主要为东魏、北齐的王室贵族墓葬壁画。最重要的是高洋墓壁画,高洋是北齐开国皇帝,在位十年,几乎占了北齐立国22年的一半,其墓葬规模很大,壁画就有700平方米。馆内展陈为复制品和线描图。此外还有墓中出土的大量陶俑。除高洋墓外,馆内还复制了茹茹公主墓壁画,更趋近墓道真实的场景。由于壁画展陈的困难,展出的仅六件原件,以我的眼力,也分不出原件和模品,只能找一些斑驳严重的多拍几张。

大体而言,壁画主要出现在墓道和墓室中。墓道壁画一般由青龙白虎开始,重点是出行仪仗的场面,仪仗之上和之后绘有神兽,象征着天国景象。此类升天图,在山西九原岗北朝墓葬中也有,可见是比较流行的题材。其中的神兽形象可以和敦煌壁画、石窟畏兽等比较研究,其形象化的来源众说纷纭,有说是源自山海经的,有说是道教与佛教融合的,有说是西域融入中原的等等。我个人觉着是北朝时期大融合的产物,佛道中西交汇所形成的神仙世界,它既与汉墓帛画的神怪形象不同,也与唐代佛教经变画的佛国净土不同,很独特,也很短暂。与在石窟造像中短暂流行的神王形象有些类似,都是处于融合过程中的过渡形象。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汉与唐之间漫长的过渡期,朝代攘攘,战乱纷纷。过渡期也是积累期、上升期,就艺术而言,不仅有世家大族对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逐步形成大中华文化观念的过程,为唐宋时代的绽放奠定基础。上升期的艺术往往质朴而感人,蕴含着许多创新的力量。

(与青龙对应的白虎,也像龙一样将身躯画得很长)

(以上五张图片引自网络,现场我没有拍摄前三张的复制图,后两张似是未展出的原图)

在所有展品中我最喜欢高润墓的墓主人坐帐图,线条极其简洁朴素,别说没有矫饰,连波折都很少,但人物的形象却很鲜活,每个人的小眼神儿都不同。特别是人物椭圆形的脸,很有些传说中杨子华的风格。这是墓室壁画,题材多与生活有关。从先秦开始,古人一般席地而坐,室内陈设与后世很大不同,高桌高椅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当时最重要的家具是帐、屏、榻、几、案等。在夯土台基的高大宫室中,帷帐之下才是最尊贵的座席,满城汉墓中是如此,响堂山北齐的帐形龛如此,朱然墓出土的宴乐图漆案也是如此。可在我们表现先秦两汉三国的影视作品中,却只见屏风几案,不见帷帐。这是我们对帷帐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今的习惯是把它当成室外使用的物品。

比绘画和雕塑更悠远的技艺是陶瓷,我一直认为女娲造人的传说就与捏土为陶有关,陶瓷自始便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瓷器比陶器的制造更复杂,瓷土、施釉、窑烧都有复杂的技术,以至于欧洲很久都无法破解其中的秘密,不得不花费巨资从中国进口。唐宋元明清的海上贸易很大的一宗就是瓷器,最近上博的黑石沉船特展的主角就是唐朝的外销瓷,其中最多的是长沙窑,此外还有广东窑、越窑、邢窑、巩义窑。其中邢窑就是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名窑,河北博物院的瓷器馆,正是通过邢窑、定窑、耀州窑和井陉窑来展示北方瓷器的风貌。商代有原始青瓷,汉魏以越窑青瓷为好。北方也跟着烧青瓷,馆中几件北朝青瓷造型华丽,漂亮的覆莲造型应与佛教有关。隋时邢窑烧制出细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青与白的差别主要是瓷土中的含铁量差异所致,含铁量高就是青瓷,低就是白瓷,这也符合中国土壤的特点,南方富铁,北方贫铁,在没有掌握去除陶泥中铁成分的方法前,烧青烧白也只能看土了。河博有几件唐代的白瓷邢窑茶具,看起来和法门寺茶具有些类似。

定窑创烧于唐后期,是邢窑的后继者。宋代为五大名窑之一。官、汝、定、哥、钧,其中真正在宋代就出名的只有官、汝、定,哥窑钧窑虽是宋代窑口,但真正出名还要到元明。定窑是其中仅有的白瓷,与青瓷追求釉色不同,定窑常用划花、刻花和印花装饰。印花要用到模具,主要流行在金、南宋时期,河博就展示许多模具,是我之前没看过的。定窑是官窑民窑皆有的,烧造量大,采用覆烧,而非支钉烧,这样就造成器皿口部不满釉,所以宋徽宗说:定窑有芒不堪用。为了皇亲国戚喝汤不割嘴,精致的定瓷用金属(金、银、铜)将器口包边,后来倒成为独特的装饰。定窑也不仅是白瓷,也有酱色釉的,称为紫定,比较稀少。此外还有黑釉、绿釉。定州窑的瓷枕也很出名,有做夏日寝具,有做明器,还有做脉枕的。磁州窑是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范围很广,以邯郸磁县为中心,承继了定窑的许多传统,也有瓷枕,也有刻划花。特别是白地黑花的装饰很容易将中国书法绘画引入,更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几件瓷枕上都有小儿图像,钓鱼蹴鞠,很是活泼,应该有求子之意。井陉窑也是北方著名窑口,历史同样悠久,但一直被邢窑、定窑的光芒所掩盖,直至金代才真正出名。风格上与定窑、磁州窑类似。

元代后,中国的瓷业中心转到景德镇,北方窑口都衰落了。但作为元、明、清三朝都城的近畿,河北同样出土了不少精品瓷器。几件元青花和高丽青花都挺值得一看。

通过艺术来认知历史要比读史书更生动,河博一层的曲阳石刻、北朝壁画和北方名窑三个常设展就让从汉到清的河北故事扑面而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