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出我心258:《百家争鸣》初读感受

 亮影请您看 2021-10-18

2021年第282期

在书店里遇到《易中天讲中华史之百家争鸣》时,感觉真是一种缘分,因为刚刚教学完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这一课,还发过一篇教学后的随想。

遇到这本书,无论是书的内容还是书的装帧设计都好,总体风格是简洁大方,且主体内容将近200页,适合我这样的人阅读,因为我的阅读速度很慢,且易中天先生的行文也是相当简洁,用语相当精炼,自然很是欢喜。唯一感觉有点多余的就是书的腰封和多重封面,犹如鸡肋,扔了舍不得,带上阅读又显得特别麻烦。

本书共六章,分别是:1、这世界有救吗 2、哪个社会好 3、君权、民权、人权 4、活着为什么 5、生存之道  6、制度与人性。

易中天先生的讲述平实且不乏幽默,六个章节的内容环环相扣,将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以及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孙子这些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进行讲述和比较,在讲述中阐释清楚各自的主张以及主张的特点和不足,以及同其他学派的主张有什么异同,让读者在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之中感受到两千多年前那场思想之争是多么精彩纷呈。

万物皆有源,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尽管两千多年过去,但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思想伟人的主张依然延续至今,渗透在所有炎黄子孙的基因里,无论现在的社会和科技以及经济多么发达,这些思想依然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激荡。

当时新旧交替的混乱时代里,思想的自由与社会的动荡交相辉映。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在实践中难以被统治者重视,反而是刚烈的法家思想帮助秦国强大,后灭六国统一中国,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由于法家思想的法治与刚烈导致了秦朝的短命,随后的汉王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慢慢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正统思想,直到后来的唐朝,统治者越来越认同儒家的观点,直至延续到清朝,甚至如今。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这两种主张被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兵家、墨家的思想依然在现代社会里熠熠生辉……读完全书,不由得感叹这些伟人的思想仿佛是夜空永不磨灭的星光,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也许一时不能被发现,但时间越久越能证明其生命力。

初读本书,隐隐感觉到这些思想伟人的魅力,当然还需要再次细读,方可品味其精妙。

在《后记》里,易中天先生以“能做河伯也不错”来表达自己对这些思想伟人的钦佩之情,说自己像河神见到海神一样望洋兴叹,会被大家嘲笑。作者用短小的篇幅是很难把这些思想伟人的思想精髓一一讲清楚的,作者说:《百家争鸣》这一卷,如果一定要求全责备,那是可以千刀万剐的,因为诸子百家是太平洋,而本卷内容还算不上黄浦江,那也只能悉听尊便了。

由此想到于丹爆火后,有那么多专业非专业的人对其进行打压,说她像小丑一样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敢随意解读经典,漏洞百出,臭不可闻,于丹被大众抬上神坛,又被那些“义士们”踢下去,易中天先生的后记或许也做了自嘲和主动谦卑,以求各位方家手下留情。

其实,套用百家争鸣的本义,每个人都经典都有自己的体悟,无论是否专业,总归是一种看法,读者和观众乃至各路专家如果能宽容点,应该容许一种说法有它的生存之地,且受众也是如此喜欢,必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没必要一棍打死,或许也有“羡慕嫉妒恨”和墙倒众人推的因素吧。

思想唯有争鸣才有生命力,一个多元的世界应该有多元的思想在交锋,真理才会越辩越明。两千多年前都有那么宽松的环境来容纳百家来争鸣,两千多年后的现在当然也可以允许易中天谈百家争鸣,于丹讲自己的《论语》《庄子》心得吧?

社会有不同层次的受众,那就得允许有不同级别的解读,大师的,专业的,高深的,亲民的,接地气的……无论对错是非,都有待时间来考验,而非人为的打压,所以继续发扬百家争鸣之风气吧。

接下来要抽空继续细细研读易中天先生对百家争鸣的解读,以提升自己的认知……

2021.10.18夜随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