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南门跤场摔跤吧

 鲁军0ubhwsymi5 2021-10-19

1961年,南门外的一片街区拆迁,印象中将这里的岳王庙、火神庙及岳庙后小学等拆了个七零八落,留下一片瓦砾,这片瓦砾还没来得及清除,恰好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以及以后的一连串政治运动,原先规划的建设项目便搁置了起来,南门成了一片废墟,全国各地走江湖的艺人纷纷来此打场子卖艺。我曾经在这里观看过手捻瓷片的、喷火的、打拳卖艺练武术的,那时济南市杂技团也经常在这里扎起大篷子表演杂技。当然,最多的是看宛殿文、马清宗等在这里摔跤。

图片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摔跤界有四大“跤城”的说法,济南的大观园跤场、北京的天桥跤场、天津的南市跤场、保定的清真寺南街跤场是全国闻名的四大跤场。那时候,济南的摔跤人主要是佟顺禄、谭树森等人。他们的跤场在大观园。有人已经写文章介绍过了。今天,我私下里想:可能佟顺禄、谭树森他们的跤场在大观园,而马清宗、宛殿文的跤场在南门,其中的原因,大概由于那时的城市管理不健全,或者这方面是他们管理的一个空白。

那时的孩子们根本不像现在这样上学、放学由家长接送,也没有那么多的作业,放学之后,便开始疯跑,疯玩,有时候爬到城墙上看蚂蚁打架,或者下到护城河边捉泥鳅,或者四处看江湖艺人表演。

图片

我那时候在南城根小学上学,觉得大观园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没有去过,只在南门一带看宛殿文他们摔跤。记得最清楚的是宛殿文,因为他那时经常说:“我的外号是'关电门’,记住'关电门’就记住我了。”引得看客哈哈大笑,因此也就记住了他的名字。在他的跤场上十四五个年轻小伙儿光着膀子,穿着“大联衣”,腰间扎着足有十几厘米宽的皮腰带,沿着圈子迈着螃蟹步,左右摇摆地晃动,转圈,然后开始摔跤。他们摔跤相当精彩,具有极强的观赏性,有时候一个抓住另一个的“大联衣”,用足气力把对方一把抓住,然后一侧身,将对方背在身后,再猛一猫腰,顺势发力,把对方凭空摔出去,这叫“背布袋”,而被摔的那一个人,身子刚一着地,马上弹簧般地来一个“鲤鱼打挺”,瞬间腾空跃起,重新稳稳地站在地上,上场再摔。引得四周看客纷纷喝彩,许多年轻人非常羡慕,散场后,这些年轻人纷纷要求跟他们学习摔跤。他们也收了不少徒弟。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摔跤运动非常普及,我的同学大都练过。

一般摔跤之前,先兜售卖“大力丸”。江湖艺人,打拳卖艺为生靠的就是这个。所以,一般不称他们是“摔跤”的,而称之为“卖大力丸的”,老舍在小说《断魂枪》中说:“有的在庙会上卖艺:踢两趟腿,练套家伙,翻几个跟斗,附带着卖点大力丸,混个三吊两吊的。”这里所说的“大力丸”就是它。其主要成分有人参、枸杞、五味子、锁阳、熟地、黄柏、当归、茯苓、泽泻、杜仲、肉桂、附子、枣皮、天然蜂蜜等。有补肾填精、固本培元、养益气血之功效。主要是调理身体免疫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提高男性性功能。

图片
泉城跤王谭树森

流传于世的一代跤王谭树森更是声名远播,谭树森,济南人,自幼习武,精于摔跤,他从15岁时,开始在大观园摔跤卖艺。1937年,日本鬼子占领济南,单靠跤场卖艺难以维生,只好拉洋车养家糊口,一天,他拉着空车走在大路上,看见一名日军军官正在暴打一个中国拉洋车的穷人,他上去劝解,竟也遭毒打,他忍无可忍,出手将这名日本人狠狠地摔到地上。为了避祸,远走南京,1943年才回到济南。回来后仍以摔跤为生。1948年5月4日,他代表山东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民国第七届全国运动会,荣获摔跤第二名。为支援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他与佟顺禄等举行义演,后来在山东体工大队、济南军区担任教练,把自己一生积累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运动员和部队。抗美援朝时期,谭树森、佟顺禄,宛殿文等倾其所有为国家捐献了体育号飞机,还经常举行义演,受到了济南人民的爱戴和欢迎。

图片
泉城跤王谭树森之子谭强教学

试想,如果今天有人打扫出一片空地,准备开展这项体育运动,恐怕他只要稍一不留神,场地早被私家车占得满满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