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两所名校带给我们的震撼!

 新父母在线 2021-10-19

编者按:10月18日,河南遂平县教育局李冬梅副局长一行慕名到武汉光谷实验中学和华师一附中参观学习。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是该县沈寨镇中心小学校长李海龙写的观感《因爱而生,为成长而来》——

充满活力的光谷实验中学

这是我第二次踏入光谷实验中学,但却和第一次一样有着深深的触动与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是停留在视觉上的观感,感觉到这个学校的生活气息很浓,充满活力与创造力,这一次的到来则是领略了她的内涵,给予了自己灵魂上的触动。跟着“帮教育”的缔造者马国新校长面对面的学习,如同一个俗家弟子被佛门高僧点化,有醍醐灌顶之功效。我也终于触及到了帮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帮的艺术。马校长说:“帮的付出,也源于自然界中平衡的原理,即有进必有出。因为我们曾经得到了帮,也积蓄了帮,所以也必须付出那份帮。”

马校长还说:“成长是一个人成人、成才和成自己的过程;成长是人的人性掩盖其动物性的过程,成长是人向动物的挥手;成长是帮的获得和积蓄,成长是帮的付出和再生。成长指向人的能力、智慧和精神,是一种能力的提升、智慧的丰盈和精神的丰满。成长,指向我们的人性。”

马校长还说:“教育是一种因爱而生、为成长而来的帮助。当帮是一个名词,指向一种能量、一种能力,甚至是一种责任、智慧和精神的时候,我们发现帮是人的本质,也是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获得帮的能力、拥有帮的精神、成为一个被需要的人,从而找到个人的幸福感和幸福的人生。”

“生命本帮”、“帮能再生”,人是在“帮”的积累和奉献中才会被需要。马校长的这种理念很真,隐于我们的身边,如空气般无处不在,可是听到马校长的讲话,还是感觉到耳目一新。

马校长提出的“要让教育看得见”绝非一句空话。随处可见的墙体彩绘与盆盆罐罐,校园内的鸟语花香,一块块的各班的责任田焕发出的勃勃生机,甚至于羊圈与兔窝也成为了一种校园文化,这都体现了马校长的办学理念,让我们看到了马校长的智慧。

特别喜欢他们拍摄的宣传片中的一句话:“一个爱好体育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活力的人,一个爱好阅读的人一定是个有品味的人”,把这句话送给我们所有的老师、家长和孩子。

引领未来世界的华师一

这几年我也访过不少的名校,但是华师一带给我的震撼是最大的。

作为一个教育部直属,素质教育全国排名第一的高中,华师一的底蕴是其他高中不可比肩的。经了解,华师一今年的高考,均分超过了武大的录取分数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进入了一本分数线,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

走进他们的校史馆,最吸引我的是那几个晶莹剔透的醒目标语: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名校就有她成为名校的道理,这就是一所名校教育人的理想、格局与胸怀。

他们从“强健身心、卓越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对人才的培养做了最好的诠释。

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建未来学校、办智慧教育、育创新人才”理念为引领,以育德、厚德为目标,践行“塑造强健身心、涵养卓越品格、培养关键能力”的育人观念,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他们认为强健身心是自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015年,他们学校提出体艺“2+1+1”方案,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具备两项体育特长(游泳和一项球类运动)、两项艺术特长(音乐,美术各一项)。

他们指出卓越品格是成才的依托和保障。在“责任、自律、诚信、坚韧、创新、感恩”的必备品格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胸怀天下、洞见未来、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卓越品格,建立规范德育体系,打造精品德育课程。

而关键能力是引领未来世界的核心和关键。他们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领导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

难怪华师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高考的考试能力强,进入大学和踏入社会后的学习能力更强。

“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多元优质发展,自主创新学习”,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一个高中尚且如此,我们小学更应该做到这一点。

结语

借用马国新校长的办学理念来作为我们这次考察学习的结语。

这次的武汉之行,我们因爱而来。对着这个985、211大学就有着7所的大都市,我们本就有着神往,又因为这里有着华大新父母教育研究院具有深厚教育情怀的教育专家,执行院长党教授的十几期家庭教育公益直播课让我们的家长、老师受益匪浅;亦因为这里有着心思细腻、美丽大方、热心公益、深爱教育的余婧老师,我们的座谈结束,余老师结束了她的报告匆匆赶来与我们相见的场景让我感动,虽仅仅见过三次但仿若多年挚友;更兼这里有着我仰慕已久的赵耿老师,本来是很渴望见赵老师一面,但因为不敢打扰赵老师的休息时间,同时亦因为赵老师那么繁忙的一个人,他是否会……

但是在我给赵老师发去短信之后,赵老师很快给我联系,他给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李校长,你在哪里?”得知我在等候火车之后,他的第二句话就是“几点的火车?”告知了他我们火车发车的时间之后,他的第三句话是“那来不及了!”短短的几句话,让在瑟瑟秋风中候车的我温暖倍增,这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更是一个有着温暖的都市,因为这里有着一群我们敬佩的教育人!

我们的这次武汉之行更是“为成长而来”,我们一行四人,虽都在教育上奋斗了二三十年,但我们的成长之心不减,不走出来,你永远不知道外界的天空有多大、有多蓝。短短的一天的时间,我们来去太匆匆。但实地的考察与专家的指导让我们满载而归。未来的自己一定要更加的努力,跟着成功者的脚步笃定地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