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岁生日寄语

 一然杂谈 2021-10-19

2020.3.18

26岁了。

相较于前两年对于前路的盲目乐观和无限憧憬,这两年的自己已然变得归于现实,活得更脚踏实地。我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在经历了其中难熬的过渡阶段,对于现在的自己还能够接受,毕竟正变得自洽,而非像之前那般的自我厌恶和对外界产生怀疑。当然,在这个自我合理化的过程中,我也正在失去一些东西,因为弥足珍贵,所以极力挽留。

在虚实之间,我想要达成一个平衡,因为我知道,对于26岁的我而言,当我完全摒弃虚幻的那些因子之后,其实我并不会变得有多幸福,甚至生活会归于单一,生命再无艳色和单纯的活力。所以,或许此时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对于以后的自己而言并非完全正确,但忠于自己的内心,维持好自己内心的秩序,以后的人生发展总归不会有太多心理落差,最起码于自己而言是这样的。

26岁,先祝自己生日快乐~~~

这一次的寄语,选择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脆弱,打败内心的敌人,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Smile

触动:遇到的三个人

2020年,我的开局其实并不理想,和同年龄性格有些偏执的上司因为意见观点不一致产生了很多争执,向来不善争吵的我接连不断需要和时常情绪不稳定的他进行电话沟通,这一度让我怀疑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所幸,在我的坚持之下我们结束了这一段并不愉快的工作关系。其实,除却工作上的分歧,他的自律、思想的活跃性、对于事物观察的敏锐度以及切入观点的独特性都让我非常欣赏,然而不擅长与人在工作上进行友好相处的他确实足够让人头疼,他在思想上的剥削、控制以及毫不顾忌的冲动刻薄言语也足够伤人。与他的碰撞,一度刷新了我对职场人的认知,真的过于情绪化和控制欲了,所以,以后我决不接受思想控制,对自己的文字要有掌控权。这是近来对我在工作上有较大影响的一个人。

第二个人是我在回北京的火车上遇到的一个当警察的阿姨,由于疫情原因,一间软卧只被允许住两个人,我们有幸相遇,相谈甚欢,聊了很多各自的故事。现在回想,她具体长什么样子我早已忘记,但当时她对我的一个劝告,我颇为触动,即肯定自我,用积极的想法看待自己。我和她说我对于自己的情感并不乐观,还不等我说完,她就打断了我,告诉我千万不要这么想,她让我产生的感觉就是有些感性的东西是可以去非理性看待的,只要自己用美好的想象去勾勒去反复强调,纵使美梦也可成真。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悲观者,看待事物的角度并不足够让人喜悦,希望自己可以在今后有所改变。

第三个人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几对夫妻。对于两性关系,以前的自己并未多加注意,而今年却开始有意识的观察,我发现很多夫妻关系很好的家庭,他们虽然相处的方式各异,但有效沟通必不可少,最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相互心疼对方为对方着想才是他们幸福的关键。在《安家》中,那对卖洋房的老夫妇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尊重彼此,善待彼此,这是我所期待的相处模式。

心结:接受与妥协的尺度

因为疫情原因,我这个假期在家的时间被延长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自然也多了起来。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在我内心深处却并非毫无波澜,它让我意识到,儿时所遭遇的一切纵使我们已经步入成年,那些影响和伤害依然如影随形,难以摆脱,甚至变得愈加清晰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自母亲走后,我在无助时最为信任可依靠的大树也从此枯萎了。我曾奋力反击过,也曾在痛苦的泥沼中挣扎过,最后回归理智也好,长大懂事也罢,我开始试图去宽慰自己,并将对周边人的怨恨和一些出自他们无心却无形中重伤了我的话语藏于内心,不再去在他们身上寻求毫无意义的帮助,也不再向任何人吐露自己的无助和孤独,慢慢煎熬,因为我发现最爱我的那个人再也没有了,我必须学会接受她的离开,并且让自己长成一棵大树,但正视26岁的自己,不得不承认自己依然不堪一击,内心始终脆弱,依赖性也仍然严重。我难以再去信任一些亲近的人,却又无法做到完全的摒弃与他们的关系,这着实让人苦恼,自己在这个情感的漩涡中苦苦挣扎。

26岁的我,渴望被爱。我不否认我爸爸是爱我的,我家人其实也是爱我的,但在我的信任名单中,谁又能够代替母亲让我获得始终如一的心安呢?她是唯一一个从未失信于我过的人啊。父亲失信于我,其他人更不要去提,母亲离开这些年,我一直在合理化他人的失信,其实这其中的区别心也由此构建。我在期望与失望中徘徊,然后形成了一种能够获得自恰的心理机制,即于他人而言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于己而言,我总结到当我们对他人充满期望时其实大多时是出于有所求,如果这种需求可以靠自己去实现就不再去叨扰他人,这是我近些年逐渐养成的习惯,最大的安全感也源自于自己,这其实也算是自己的胜利吧。

越长大越知道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只能接受,特别是那些我们自出生之后就再也摆脱不了的关系,他们会给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带来很多支持,自然也带来过很多伤害,最初的憎恶与怨恨在所难免,甚至这种微妙的心理会伴随一些人终生,心结难解。我不希望自己一直被过去的情感所捆绑以至于停滞不前,所以我在尝试着去让自己经历更多,从而对过往一些人的行为产生更多理解,而对于那些早已在我人生中刻下深刻烙印的伤害,自始至终我仍未找到出口,回想起时依然会不禁流泪。我可以去怨恨那些人,但这并不会让我觉得好过,而选择口出恶语伤害的也不仅仅会是我与他两个人,我只能选择缄默,内心却始终煎熬。

是不是长大的我们,需要花费更漫长的时光才能抹平我们在儿时受到的心理创伤,才能真正的蜕变为一个成熟而又无坚不摧的完整个体。26岁,我选择直视自己的残缺,努力向阳生长。

过往:反省与坚定

反省一下自己这两年的表现,感觉自己过得有些过于舒适了,嗯,也就是常人所说的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中,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尝试并不积极,甚至有些过于抵触,我希望26岁的自己能够对自己更严苛一些,再自律一些。

我不知道因为工作原因,还是自己太闲,之前没少和同事八卦别人的生活,也和一些萍水相逢的人说一些无所谓的话,我不能否认我在这个过程没有获得一丝融入集体的愉悦感以及在背后议论人的快感,但我也有一种明显的排斥,我不喜欢那样的自己,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置喙颇多,因为这并非君子所为,希望自己今后有所收敛和改正。

我最需要反省的其实是这一年我书读的少了,思考的维度也变窄了,整个人的心态不够坚定,26岁我希望自己不要这样,虚度光阴与自杀无异。

对了,这一年锻炼身体是重中之重!!!让自己过得充实一些!!!

前路:彳亍前行

关于现实:26岁,不再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也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立于现实的目标才有被实现的可能。我想,对于自己的现实追求,很大程度上是表现在对工作的追求上,这一年赚钱很重要,但并不是我工作最为看重的,我希望可以拓宽自己的工作任务,在除却写作之外做一些与人相处的内容,因为完全闭门造车对于26岁的自己还不够成熟。

关于创作:很多人问我是否有长远目标,我其实难以回答,因为很多我想要坚持下去的东西有时候并非符合对方的期待,他们想听到模板化的工作与生活规划,每一年都以工作为前提去进行推进并不符合我对自己人生的期待。工作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我想要一直坚持下去的工作希望一直与文字有关。25岁时,我也有去尝试写一些小说和诗歌,表达充沛情感的诗词可以在心血来潮时写上几首,但写小说,我常常限于将人物写着写着便开始变得浮夸,对一些人物的复杂性描绘得不够丰富,从而总是不满意,删了改改了删,看待一些事物的视角还是过于主观,而非全局性,所以,我目前还不具备写好一篇让自己满意的小说的能力和心态,仍然需要经历一些,与世界产生更多联系,这也是我想要拓宽自己工作内容的其中原因之一。

保持对自己的真诚,然后勇敢去追求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东西,保持善良的底线,无需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在26岁,我希望自己做出的改变是,继续尝试去信任这个世界,继续与自己的过去和解,必要时可以去找心理医生进行沟通。然后这一年过得健康、充实一些,坚持写作,坚持锻炼,坚持学习,坚持忠于自己!

1

END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