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一周,拼的是方法

 风动流年暖心情 2021-10-19

(1072)

最后一周,拼的是方法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最后一周时间,大多数学科的复习已接近尾声,这个时候,让学生拼命去做卷子,拼命去挤时间,显然已不是最佳选择。更好的做法也许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指导他们去拼方法、拼效率。

第一,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特点,最优化利用好时间,在每一个时间段都去做最恰当的事。例如:记忆性的内容可以放在早读时间和晚自习第三节;正课时间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走;午饭和晚饭间以及最后一个周末可以刷刷卷子、翻翻纠错本、补补自己最弱那一科。

第二、有舍才有得,把最后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不同的学科哪一科最重要?当然是自己最弱的哪一科最重要;同一学科哪些知识最重要?当然是自己的卷子和作业上曾经出过错的知识最重要;一套试卷那些题型最重要?当然是自己平时失分最多、最不擅长的题型最重要。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而是缺什么补什么。

第三、不要舍本求末去钻牛角尖,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越是大型的考试,出题越标准,越紧扣课标,坚守基础。不要刻意去研究一些难题、偏题、怪题、新题,基础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以不变应万变,不管什么样的题都必须建立在基础之上。

第四、不要拿套页子就写,刷题要有的放矢。拿出一套题,首先要进行选择,一看就会或者就明白思路的题,坚决隔过去,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刷题不求量要求效率。

第五、不能只图练得多、做得快,答题的规范也很重要。考试也是门技术活,越是大型考试,越重视答题的步骤,书写的规范。这就要求功在平时,例如画图要用铅笔、数字要带单位等。不要说到考场上再注意这些,考场上一急,流露的都是习惯,所有坏毛病都原形毕露。

第六、一定要练一练往年的试卷,这不仅是考试的方向,也代表着出题人出题的习惯。

第七、不要让不良的情绪影响自己,稳定的心理状态也是考好成绩的保证。所有的超水平发挥,都是在心情亢奋的时候。老师要少批评多鼓励,学生也要会自己给自己打气。

第八、老师不仿压一两个题,学生也可以把平时自己认为最难最不能理解的一两个题,进考场前再看看。或者平时留一两个干脆放弃,进考场前把它死记住,卷子一发先看有没有,如果没有就忘了,如果有,你想那会是种什么心情。

    最后,考前一定带上纠错本和课本,不一定要看,但一定会给有准备的人带来自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