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没成本陷阱

 z55j03b55 2021-10-19

图片

       先了解下概念,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简单说就是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

       为了高效获取这个概念的精髓,我们一般都会直接了当的给出结论—— 未来的决策不考虑沉没成本。可是真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没那么容易。

以理性为基础,才能做到不考虑

   举例:小猪花了五十元去吃自助餐,当他吃饱了,依然选择继续吃,直到撑得特别难受才罢休。这样他才觉得“五十块钱没白花”。

沉没成本:五十块钱。

分析:小猪吃得很难受,这很明显他的行为给他带来了负效益。长期这种心态形成了习惯,吃自助餐都是暴饮暴食,总觉得不吃回来会亏,这完全是一种心理作用。很明显这会导致一些肠胃不适,长期可能会带来麻烦。他的问题就在于——过于追求心理满足感而忽略了真实体验。我曾经也一度就是这个小猪,这种心理养成了暴饮暴食的恶习。其实五十块钱无论你吃多吃少,都是无法收回了。我们却执着于这个沉没成本。

       经济学中假设人是理性的,但人却是“不完全理性”的,有时候感性往往战胜理性而影响我们的决策。有时候感性很容易战胜理性影响我们的决策,如果我们告诉小猪沉没成本的道理,让小猪选择在吃到微饱时放弃,但是小猪却因此闷闷不乐,依然觉得自己“亏损”,在感情上不能坦然接受这种“损失”,那么,选择“继续吃下去”未必不是小猪的正确选择,因为此时小猪代表的是一个感性至上的群体,对他们来说,心理的满足感,战胜了切身体验的不适感,这种时候,我们无法说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或者不理性的。

无处不在的沉没成本陷进

       也许你不玩“网络游戏”,但是你在生活中很可能遭遇过类似的境况。比如,你想要换个行业,辞掉工作,或者结束一段糟糕的恋情。但是你没有这么做,我都在这个行业做了10年了,换个工作损失太大了;你继续着,忍受你的行业、工作和糟糕的恋爱,不是因为它们能给你带来美好的人生体验,而只是因为你已经为它投资了太多的时间、经历、金钱或者别的什么,你想要避免损失它们所必将带来的负面情绪。

      之前有一则新闻,女子在大理洱海乘船时,把手机掉进了洱海里面,竟跳水寻手机未果。为已经浪费的东西,浪费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我想你不会做这种傻事。

       沉没成本不仅仅影响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它甚至能挑起战争、提高拍卖价格或者让失败政策苟延残喘。沉没成本陷阱让你在吃饱以后还要撑着把东西吃完。它让你的房子里充斥着你永远不会需要的无用之物。每一场“旧货出售”都是某个人付出的沉没成本的葬礼。这就是“断舍离”的意义所在。

认清沉没成本,找到止损点

为什么难以舍弃沉没成本呢?大致有5种原因:

1、执着于收回成本,而盲目追求负效益。
2、忽略了机会成本(下一期介绍)
3、过于追求心理满足感而忽略了切身体验。
4、追加成本与难以放弃沉没成本形成恶性循环。
5、过于执着以至于高估以往成本对最终结果的作用。

       所以,不难发现只有追求理性,才能让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或者少受损失。那么我们不妨接受“止损点”这一概念,给自己设置一个损失上限。

       比如看电影,我们在进入影院之前给自己规定:若是看了二十分钟依然觉得不好看,果断离开;吃自助吃到八分饱,果断停止;投资时损失到一定金额,果断放弃。

认清沉没成本的存在,找到止损点,超过止损点果断停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