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窗 || 《吃食堂也是一种幸福》——李翠萍

 溪云斋 2021-10-20

溪云斋·散文窗

——xi yun zhai chu pin

吃食堂也是一种幸福


李翠萍


起初,住在乡下学校宿舍,离家远,刚好学校有职工食堂,我可以一下班就去食堂吃。同事们围成一桌,在一起边吃,边聊。或聊家常,或聊教学上的事,倒也热闹。去食堂吃饭的人,有时多有时少。比较常去食堂的我,总结出了吃学校食堂的人,不外乎这几种情况:单身汉、懒汉、不挑食的、忙得没空煮的、没钱去馆子里吃的。别人或许只占一点,而我是属于几乎都占了啊。有时听到别人抱怨食堂饭菜如何难以下咽时,我却并不这样认为,食堂的饭菜至少干净卫生,没有隔餐菜。能享受到现有的别人劳动成果,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能吃饱就行,毕竟吃食堂的日子里,打好饭菜往桌边儿一坐,吃完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不用下厨,不用洗碗筷,多省事啊!我觉得有点饭来张口的感觉。下完班,累着呢,也不太想动了。

现在我到县城上班了,家离上班地点也远,中午还是没有办法回家,更不幸的是这所学校没有食堂,看来中午我得自己出去觅食了。对于不挑食的我来说,午饭意味着填饱肚子即可,经济实惠即可,节省时间即可。因为我对吃饭也没太大讲究。同事闲聊时,她们会关心地问我:“中午去哪吃饭啊?”“外面随便吃点呗。”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充满无奈。

同事又问:“你怎么不去食堂吃?”她们口中的食堂指的是政府食堂,我知道就在附近,可是听说只有政府上班的人员才可以办到那里的饭卡,所以,像我这样不属于公务员的小老师,便享受不到吃政府食堂的待遇喽。在城里,不是你想吃食堂就可以去吃的啊,在这里吃食堂,反而是你体面工作的象征似的。因为首先你得有份政府工作或有个政府亲戚朋友,才能去那吃。

好友在城里工作多年,手里便有一张这样的饭卡。她知道我常在外吃午餐,便把自己唯一的这张饭卡塞到我手上:“你去食堂吃,反正我一年也用不上几次,保管好卡就行。”朋友的话让我充满感激,她既表达了对我的关心,又不使我难堪。一张饭卡在我俩手里推来让去,终究抵不过她的好意,收下了饭卡。表示感谢并告诉她,饭卡暂寄放我这,她随时可以拿回去用。

自从有了这张饭卡,我的午餐有着落了,往卡里冲完饭钱。一下班,我就可以直奔食堂啦,再也不用愁今天中午吃什么?去哪吃?反正食堂里煮啥我就吃啥,省时省力,脑子也不用过一下。这里的食客大都是公职人员,素质高,所以饭桌上卫生比外面一般餐馆干净,大家自觉排队打菜,打一份便刷一次手里的饭卡。吃完也会自觉收拾餐盘和餐桌,分类放好残余食物和餐具再离开。物以类聚,你到了这也会自觉这么照做,否则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食堂的饭菜荤素搭配合理,价格也经济实惠。总之,在这里吃饭,我感觉确实比外面方便多了。有时和同事聊天,她们也会说吃食堂挺好的啊,如果下班太忙来不及煮饭或懒得下厨,她们也会带上孩子、老公一起去吃食堂。食堂里常常看到一家子坐一桌在吃,多和谐:老婆不用下班买菜做菜,解放了双手;老公不会抱怨今天饭菜如何,也不用洗碗;孩子可以挑选爱吃的菜来装,一周还不重样。大家吃完又可以各忙各的了。

像我这样简单生活的人,便会觉得吃食堂也是一种幸福吧。你觉得呢?


end



作者简介

李翠萍,福建省宁化师范毕业,清流县长校中心小学普通乡村教师。喜欢讲台,喜欢用文字简单记录生活琐事,也是是光诗歌的公益乡村诗歌教师,喜欢教大山里的孩子写诗,曾有两位同学的小诗《我想》《书架》收入在《大山里的小诗人》诗集中发表,十多位同学的小诗入选”是光诗歌”公众号。

 溪  云  斋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梁永利  邵秀萍  陈荣来  王相华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致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合作媒体:《几江诗刊》《也是文学报》《齐鲁文学·诗星光》头条《蓝色海洋诗社》《北京三味诗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