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书·地理志》为何受到秦汉以来朝代的特别推崇?

 史家之韵 2022-03-18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中的一部分。在我国二十四部正史中,只有十六部写有地理志,而《汉书·地理志》在这些地理志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呢?

《汉书·地理志》是正史中第一部地理志,它开创了以疆域政区为纲领来记述当代地理情况的体例。它以西汉的政区郡县为纲,人口、山川、物产为目,写成的地理著作。由于这种体例要求较完备的材料和一定的标志年代,因此,是很难写好的。

《汉书·地理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西汉以前历代总的疆域沿革;第二部分以西汉的政区郡县为纲详细地介绍了西汉的地理情况;第三部分简述了十一个区域的兴盛衰亡的历史和经济地理。

《汉书·地理志》一开始概述了历代疆域的沿革:从最早的黄帝时代讲起,黄帝作为中原的首领就“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又说了夏禹治水后“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接着又辑录了《尚书》中的《禹贡》全文。《禹贡》把古代中国作为大一统的国家,按高山、大河的界限为纲,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在这样辽阔、物产丰富的土地上,必须有一个中央的政府负责整治全国的山河,使其有利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同时又有上千多的诸侯国,分居在九州的这些诸侯国要按“五服制”的规定向中央的政府缴纳贡赋。夏朝、商朝、周朝都是这样的。

到春秋战国时,周天子势力逐渐衰弱,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到最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到汉武帝时,国家的版图进一步扩大,经过增添分置后,共设十三部(州)。

在《汉书·地理志》中,把以山川为纲的九州是怎样演变成郡县为纲的十三部的历史说的很清楚。同时,在书中又通过《禹贡》和《职方》的九州说,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天下一统的,这为秦汉统一的中原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制度提供了历史依据,其影响是深远的。

后来的正史地理志中,无论是统一的隋唐,还是分裂时期的王朝宋、齐、北魏等,都是从《禹贡》九州说起,把这九州说作为行政区划的历史根据。

因此,《汉书·地理志》创立的这一疆域地理志体例,不仅为我国两千多年来历代正史地理志树立了典范,也为历代王朝的大一统思想提供了依据,这就是它作为一部正史地理志而被秦汉及以后的王朝特别推崇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