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部感觉

 人类研究中心 2021-10-22

  内部感觉是指反应机体内部状态和内部变化的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静觉)和内脏感觉。

  (一)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动觉感受器存在于肌肉组织、肌腱、韧带和关节中,分别命名为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动觉是随意运动的重要基础。人们在行走、劳动、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时,由肌肉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紧张度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不断向皮层发出运动信号,皮层分析综合了这些信号以后,又通过传出神经对肌肉进行调节和控制。人们由于具有高度精确的动觉,才能实现动作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技能。

  动觉在认识客观世界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动觉是主动触摸的重要成分,当我们用手沿物体轮廓运动时,动觉和肤觉结合,给我们提供了物体形状、大小的信号。手在运动时肌肉紧张度的变化,还告诉我们物体的种种属性,如弹性、软硬、光滑度等等。用手提起物体时用力的大小,能告诉我们物体的重量等。实验证明,如果把各种形状的木块放在前臂的内侧面,或静止地放在掌心上,被试不能判断木块的形状和大小,如果用手主动触摸它们,或者用木棍、铅笔碰碰它们,被试就能说出木块的形状和大小。这说明形状或大小判断和动觉的参与分不开。例如,輔凯(1983, 1987) 的研究表明,在物体长度辨别中,被动触觉不如主动触觉优越,前者的辨别阈限大于后者。又如,王雕(1979,1981, 1983) 的一系列研究也表明,不同的触摸方式(如用食指摸过物体,或用食指和拇指夹住物体并触摸物体)对触觉长度知觉有重要影响。

  动觉还和人类的言语活动有密切关系。巴甫洛夫曾指出,言语器官的动觉刺激是第二信号的基本成分、抽象思维的感性基础。没有声带、舌头、嘴唇参与的精确分化的运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的言语活动。

  (二)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它包括半规管和前庭两部分。半规管是反应身体旋转运动的器官。当身体作加速或减速的旋转运动时,半规管内的感觉纤维(毛细胞)发生反应。前庭是反应直线加速或减速的器官。在前庭内具有纤毛的感觉上皮细胞上,有一种极细小的晶体,叫耳石。当人体作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时,耳石便改变自己与感觉细胞纤毛的位置,因而引起兴奋。

  平衡觉与视觉、内脏感觉都有联系。当前庭器官兴奋时,视野中的物体似乎出现移动,人的消化器系统也出现呕吐、恶心等现象。人们熟悉的晕船、晕车现象,就是由于前庭器官受刺激引起的。前庭器官活动的稳定性,可以经过训练得到改进。

  (三)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这些感受器把内,脏的活动及其变化的信息传入中枢,并产生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

  内脏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位,因此又叫黑暗感觉。当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合成人的一般自我感觉。在通常情况下,内部感觉的信号被外感受器的工作掩蔽着,它们不能在言语系统中反映出来,因而不能意识到。只有在内胜感觉十分强烈时,它才能成为鲜明的、占优势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