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豫湘桂战役与日军的 《一号作战计划》(四)

 愤怒的石头999 2021-10-22

蓝字

Image

连载

《血铸山河 ——桂林抗战实录》

六、空中支援严重滞后。1944年的中国战场,中美空军因缺乏燃料,已不具备什么优势,整个豫中会战,日军出动飞机1700架次,而中国方面却仅出动400架次,而且中国方面大部分还是在后期出动的,前期空中力量几乎为零。

豫中会战开始以后,史迪威一方面命令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主力调往滇西和缅北战场,一方面大量削减第14航空队的油料供给,使得第14航空队面临极为艰难的境地。

3月下旬,第14航空队的境遇越来越糟糕,而史迪威为了保障他的缅甸战场,物资供应严重地向缅甸的第20航空队倾斜,以至于陈纳德不得不向罗斯福、蒋介石和史迪威再次发出警报,史迪威对此的态度是,“改进你的供应情况,实无可能”。

所以在豫湘桂战役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空军几乎毫无建树。7月7日之后,这种状况更加恶化,中美空军不但在关键时刻无法支援中国地面部队,而且还遭到日本航空兵的攻击,一度丧失了部分地区的制空权。

 “而日军则积极抓住了中美空军缺乏补给的时机,积极发动反扑。1944年7月23日,日军第90战队转场到广东,对桂林、柳州、零陵等华南地区的美空军基地进行了疯狂空袭,缺油少弹的美国第14航空队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根据日军战报称,该日日军对零陵机场的攻击中,摧毁美机18架。7月28日对柳州的袭击中,再摧毁美机36架。其后日机又乘势发起攻势。连续对湖南芷江、广西桂林等机场发动袭击,这一系列的空袭一直持续到中美空军重新获得充足的补充后的8月5日”。①

Image

七、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也是这次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湖南、广西两省素以民风强悍著称,同时又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和反抗侵略斗争的传统。但是国民党当局却没有很好地把民众组织起来,或许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民众的力量。如桂林大疏散时,桂林防守司令部就把桂林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抗日团体和民众自卫队统统强迫疏散了,以至桂林除近3万守军外,完全没有百姓参与防守。既然国民党军兵力不足,又不会发动和组织民众抗敌,湘桂战役遭至败绩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有上述败因,但中国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仍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最典型者,即衡阳保卫战,它是“一号作战”计划中交战时间最长,敌我双方伤亡最多的城市攻防战。蒋介石曾发愿若衡阳战胜,“必使第十军全体官兵受洗礼,余六十生辰必建立铁十字架于南岳之巅也。”可见其对衡阳之重视。第10军官兵亦誓死守卫衡阳,即使面对日军释放毒气也苦战不退,终至弹尽粮绝,阵地全毁。参加守城的不足17000名将士,却毙伤敌人19380人,我方有15000余人死伤,可谓伤亡殆尽,虽败犹荣。

另外,桂林保卫战,亦有八年抗战中最后也是最惨烈的一场城市保卫战之称,当时守军只有两个师,兵力不足3万人,而面对的却是日军6个师团、13万余众的虎狼之师。在兵力武器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桂林守军抱着与桂林城共存亡的必死决心,他们把所有的房子都修成了碉堡,在所有的路口都建了防御工事,实行焦土抗战,立足于与日军打巷战,打持久战。七星岩内,八百壮士誓死不降,最后惨无人道的日军竟朝洞内投掷毒气弹,致使岩洞内官兵,全部壮烈殉国。

但由于蒋介石和桂系的矛盾,这场悲壮惨烈的桂林保卫战在国民党当局日后的抗战史中却鲜有记载,在正史中几乎就没见踪影,只是在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官员的回忆录中偶有部分描述,而且这些所谓的描述都不大一样,且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自相矛盾。在此我们不妨引用部分日本人的资料或许还比较准确一些,毕竟从敌人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役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在日本人的战史中,他们认为桂林保卫战,是“战争”中的两次国民党军队的勇猛程度要超过自己的战役之一(另一次为昆仑关战役,日军第五师团被中央军第五军击败)。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爱金生在1944年11月21日的报道中,对这两场城市保卫战曾赞扬道:“守卫衡阳与桂林的中国士兵参加了一场根本不可能打贏的战斗,但其勇敢程度绝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在衡阳的苦斗中,1.6万名中国将士战死,在桂林超过5000人牺牲。”

“一号作战”对日军而言,虽然规模空前,但也只是日本侵略者一次回光返照的挣扎而已。日军虽然占领了桂林、柳州等地的空军基地,但对中美空军并未造成致命打击,日本仍无法解除本土遭受轰炸的危机。同时,因大部分铁路、公路在战役中都遭到了破坏,而日军又缺乏维修器械,所以其控制下的平汉、粤汉、湘桂诸条路线始终未恢复有效运作,物资运输依然难以维持。诚如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所感言:“打通作战,其利用价值似不太大。”

日本为了筹备这场决战,蓄谋已久,搜肠刮肚,进行了号称堪比日俄战争的大动员,出动兵力高达51万。在战争中,因中国军民的激烈抵抗,以及大范围、大跨度的作战带来的大量人员伤病等非战斗原因消耗,日本在华的一线师团都遭到了惨重损失,从而更进一步弱化了其左右战局的能力。据日方资料显示:河南战役中,仅关东军第27师团的各个中队,平均就只剩下60人,减员三分之二有多。第37师团当年死亡2800余人。洛阳战役日军老兵多回忆为恶战、苦战。而湘桂战役,据日方资料是日军战死11742,战伤22764,战病66543,伤亡病合计10万多人。但实际上严重缩水,应该远远不止。

从参战日本官兵的战后回忆来看,仅衡阳之役,第68、第116师团就减员达70%。参加了湘桂战役全程的58师团仅死亡一项就有7000人,②第13师团仅战死就达4000人。③第3师团其下属各联队的基层中队损失过半,有的从淅河出发时160人,到日本投降时已死亡87人,其中大半亡于湘桂之战。仅第34联队就死亡1700余人。第40师团亦伤亡严重,其下属234联队在衡阳外围阻击国军援兵时,一个大队打得只剩50余人。第3步兵联队死亡高达1647人。就是在广东没有参加较大作战的日军,损失也相当惊人。如第161联队,竟死亡达729人。另一侵华老兵高木义辉也回忆其所在独立大队死亡达1500人。④

综合以上数据,可见侵华日军遭到了惊人的消耗。尽管占领了中国三省大片领土,但于大局无关紧要,而且日军有限的兵力还被进一步分散在漫长的战线上,战略上更加陷入不利。

确实,“一号作战”的胜利并没能挽救日本侵略者失败的命运。在欧洲战场,苏联红军的大规模反攻取得连连胜利,在日军庆祝湘桂战役胜利之时,其盟友德国军队已面临即将灭亡的命运;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菲律宾雷伊泰决战中遭至惨败,日本本土与东南亚各国日军的海上交通线已被完全切断。在敌后解放区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从1944年春起对日军开展了局部反攻,并取得了很大胜利。据统计,在1944年一年中,我解放区军民共对敌作战2万多次,毙伤日、伪军26万余人,俘虏日、伪军6万余人,争取伪军反正3万人,攻克县城47座,攻克据点5000余处,收复国土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00余万。⑤

同时期,国军也在滇缅会战中一路艰难推进,并最终取得胜利。此役历时一年半,歼灭日军4.8万余人,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4万余人。收复土地十多万平方公里,完全打通了滇缅交通线。

随着滇缅线的开通,中国与盟国联为一体,援助源源而入,国军从1944年底开始陆续装备美械,具备了战略反攻的能力。所以说,“一号作战”的胜利对日本侵略者来说可谓是得之东隅,失之桑榆。日军整个战争的局势不但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是愈发恶化了。

Image

注:

见《浴血长空----中国空军抗日战史》-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见《大陆殿兵团战史》

见《湘桂作战第二期》

见《中国屯驻步兵第三联队日志》

见黄元起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213页。

桂林广播电视报·漓江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