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夏安得字里凉

 静语流光 2021-10-22





忆王孙.夏词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掂午梦长。








读唐诗,恰好读到这一首夏词句"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便觉应了这疯长的高温,那字里的清凉,在这样的夏日,是再美好不过的了。

尤其是那沉李浮瓜冰雪凉句,读来真让人口舌生津,真想马上也有个小院,种一池清荷,修一林竹影,挖一方水井,可日日“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也可在院中放一方竹床,铺一床玉簟。轻罗小扇,斜倚方床,荷香幽幽里,品沉李浮瓜之清甜,睡一响长长的午觉。

有人说,放在现代的视角,那就是一个人午睡醒来,躺在凉席上吃冰棍的感觉了,那个舒爽自不必赘述。然我还是不喜欢现代那些花样繁多的消夏饮品,只一想起那么多专属于夏季的水果,就已觉是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了。

汪曾祺在他的《夏天》里也说,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云,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这与那沉李浮瓜冰雪凉句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记忆回到童年的夏天,兄妹几个呆在屋子里看书,写作业,打闹。而母亲则会在午后,择好豆子,给我们熬煮清凉绵软的绿豆汤,当我们午睡醒来,或写作业累了,感觉口干舌燥之时,母亲总会及时端来绿豆汤,喝上一碗加了白糖的绿豆汤,那种凉爽舒坦的感觉,可以一直送到五脏六腑。

写到这里,就真的好想马上能喝上一碗绵绵甜甜的绿豆汤啊。

还有观音豆腐。

今天居然看到有人在朋友圈晒她做的观音豆腐,这又让我分外想念婆婆经常会做的观音豆腐了。

不如,翻一篇旧文,望文解馋生凉吧。

观音豆腐

下班回家,看到婆婆正在清洗鲜嫩碧绿的“观音叶子”,说是准备做“观音豆腐”。




观音豆腐又叫草豆腐,它的原料来自于我们家乡大别山区特有的一种野生木本植物的茎叶,俗称“观音草”,是一种绿叶灌木,春天发芽长叶,到了夏天枝繁叶茂,正是采摘制作的好时节。

它的制作也比大豆豆腐的制作简单,将山间采来新鲜的嫩叶洗净,倒入装有清水的瓷盆里,用双手反复揉搓,直到盆中的水变成深绿色的糊状液体,再用干净纱布将叶渣过滤掉。最后再抓一把适量的草木灰,用水调和均匀,反复过滤杂质后,倒入叶汁中不停地搅拌,等到叶汁渐渐变稠凝固,再将锅盖盖住盆口,约摸十几分钟后,新鲜的观音豆腐就出炉了,其色泽幽深墨绿似翡翠,口感细嫩滑口、清香甘醇像果冻。

婆婆告诉我,制作观音豆腐并不复杂,其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加入草木灰,没有它就像做豆腐没有石膏一样,不能凝固,而草木灰的多少也有讲究,放多了不好吃,放少了不能凝固,全凭个人的感觉与经验来处理。

观音豆腐的吃法很多,可凉拌、烹炒或烧汤,这都取决于个人的口味。我最喜欢糖拌观音豆腐,将刚做成的观音豆腐沿纵横方向打成一块块正方体,再切成小丁,加入红糖或白糖拌之。盛在碗中,那般的青绿,看着就觉凉意漫溢,舀一块送入嘴里,顿时一股清香缠绕舌尖,那份清凉滑腻的味道简直妙不可言。

关于“观音豆腐”,还有一个颇为神奇的传说。传说在古时经常发生饥荒,民不聊生,人们时常挨饿,被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知道后,便亲自教人们采摘一种野树叶,做成豆腐充饥,挨过了饥荒,观音豆腐因此而得名。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观音豆腐确实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馈赠。婆婆说,过去在乡下生活艰苦,没有现在这么多名目繁多的瓜果饮品,大人们就去山中采来观音叶子做豆腐消渴解馋,而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便很少有人做观音豆腐了,偶尔食之,也多半是为了换换口味,尝尝新鲜罢了。可是婆婆总是忘不了那味道,每年夏初时节,她总会亲自回乡下采回新鲜的观音叶子,做成豆腐给我们解渴消暑。我们有时候也劝她,年纪大了,别那么劳神费力了,现在想吃什么,去街上买现成的,应有尽有。每当此时,婆婆总会感叹,这来自山野里的东西才是最美味解渴的,最天然的绿色食品啊!

炎炎夏日,细细品一碗婆婆亲手做的“观音豆腐”,一切暑热喧嚣皆抛之脑后,剩下的,只有袅袅醇香中那一脉清幽幽的母爱温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