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书法的步骤和方法

 玉淇之乐 2021-10-22

  学习书法往往出于对这门艺术的喜爱,这是引发学习书法的一种动机,当然也有其它种种动 机,但是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要学好书法、取得成就,都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俗话说:“字无 百日功”,决非短时间就能掌握这门艺术的。这就要求学书的人首先要有恒心。要主动安排好时间, 持之以恒,天天练习,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专心致志。其次,要有毅力。在漫长学习书法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各种困难,如时间安排太紧张,工作、学习环境变了,等等,特别是 学习中的困难,如进步不快就容易丧失信心,动摇学习的决心,中途辍学,功亏一篑,所以要有 毅力,善于克服困难是学好书法很重要的品格。其三,要有钻研精神。学习书法和做任何事情一 样,贵在积极钻研。善于动脑筋,积极思考,就能事半功倍。如果被动地学,是很难学好的。即 使有教师指点,也不能代替自己的钻研。俗语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身在个人。”历史上任何 一位大书家,都是经过自己长期刻苦钻研,才取得伟大成就的。他们的书法作品,才能成为我国 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初学书法切忌哪些呢?第一,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高兴起来提笔练,不 高兴时三天两天不动笔;看到自己有点进步,兴趣起来了,死劲地练;看到自己进步很慢,就没 有情绪再练了。如此等等,是很难取得成功的。第二,切忌无克服困难的决心。初学书法,一点 一画练起,是比较枯燥的,容易动摇信心;方法不当,进步慢,也容易坚持不下去。此外,如工 作忙,学习紧张,都可作为原因而停学。所以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也很难取得学习上的成 功。第三,切忌被动地学习。特别是学习初期,在临摹阶段,一笔一画地照范本临摹,似乎可以 不必太费脑筋。其实不然,如何临摹并通过临摹掌握技法,在练基本功过程中态度是积极还是被 动消极,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必然的结果是前者进步快,效果好;后者进步慢,效果不好,甚 至影响学习书法的兴趣和信心,中途辍学。

   总之,上面所讲的“三要三忌”,是取得学习和事业成功必备的品格,也是在学习和事业取得 成功过程中必须培养起来的优良品格。学习书法自然也不例外。这是在学习书法以前必须有的思 想准备。

选择范帖

  选择范帖是什么意思呢?学习不能不先学前人的经验,学前人经验,就面临学哪家和选择什么 样的临写范本的问题,即选帖。所以,选帖即是拜古人为老师。我国历代有许多优秀书法家,在书法 上造诣很高,能够流传至今。他们初时也是学前人范帖开始的,吸取前人各种经验,综合几家的影 响,又根据个人审美兴趣加以创造,创作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受人喜欢,使他们的作品千古不朽,成 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但是,几千年来我国优秀的书法家很多,各种风格流派的碑帖也极为丰富。以 楷书著名的书法家和他们的碑帖以及无记名的优秀碑帖,数量也很大,前面已介绍了一部分有代表 性的楷书帖,包括大小楷书。初学楷书者究竟根据什么来选择作为自己学习书法的范本呢?从字体 来说,有大字、中字、小字,哪种字体作为初学的范本合适呢?从风格流派来说,那就更多了,究竟哪 种风格流派适合自己的审美趣味而为自己喜欢呢?

   关于字形的大、中、小,初学者以何种为宜?一般讲以中字作为练习开始为好,即两寸见方的字, 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的字体大小适宜。如果初写即练小楷,容易见效果,因为字形 小,笔画间架间隔小,书写时容易掌握控制。然而写惯了小字,遇到写大字,间架结构的笔画间隔距 离大了,书写时对笔画、结构的掌握和控制就不容易了,极容易出现疏散松懈或紧密不匀,造成不协 调的现象。如果练两寸左右见方的字,写大字时有伸展的余地,写小字则更容易掌握,稍加练习即可 以掌握它。如初练即以大字作为范本,则不容易掌握,进度很可能就比较慢,因为大字的间架结构距 离大,初学者不容易控制和掌握。

  楷书家很多,风格流派也各异。如有丰厚雍容的,有紧密险劲的,更有欹侧秀逸的,或挺拔刚劲的,等等。初学者选择范帖,可以根据个人性格和喜好,选那种风格能引起自己的兴趣的。还有一个 标准,即那种书体有利练笔力的,因为骨力是学好书法的一个因素,是基本功的一个内容。 此外,选定一家书体以后,还有个选这家哪种帖的问题。因为一家留有几种帖,就要选这家最好 的帖和出版的最早拓本。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虽不是欧字最好的帖,历史评论家曾说它不 如《化度寺碑》,但《九成宫醴泉铭》却碑字最全,早期拓本字口也清晰,目前最好的版本是文物出版 社出版的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拓本。所以写欧字的,都选《九成宫醴泉铭》为范本,又以宋拓本作为 临本。

   选帖是个认真的事,一旦选好后就不要轻易更换,就要坚持下去,熟练地掌握一种书体的结体、 笔法、形态、神韵。明代书法家倪苏门在《书法论》中曾这样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 定,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肖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纵有誉我、谤我,我自不为 之动。”只有这样一种态度,才能掌握好一种书体。当然,为了创作个人喜爱的风格,也需要吸取各种 书体笔法、结体、神韵,也可以逐步临写各种流派的书体,进行创新。但开始临习阶段,不能朝秦暮 楚。

   楷书家很多,风格流派也各异。如有丰厚雍容的,有紧密险劲的,更有欹侧秀逸的,或挺拔刚劲

如何临帖

  选帖以后,即开始临帖。如何临帖,应有步骤,特别是没有教师指导而靠自学的人和中小学生,应循序渐进,即从钩摹或影格开始,再进入对临、背临。

   1.钩摹。即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纸,如有光纸、硫酸纸等,蒙在选好的帖上,用毛笔或用铅笔沿着范本的字,用极细的浅色的线条沿着字形的轮廓线(内外各占一半)钩出字的轮廓,称“双钩”。然后在钩好的轮廓线内,按字画用毛笔写出来(如范本是黑迹本,则要按墨迹的墨色浓淡来写),称为“填廓”。

  钩摹是因为初学者对范帖的字没有认识,用笔也不熟悉,用这种经过双钩后再按笔画来临写,以熟悉范帖的字形和笔法特点。所以在“双钩”以后“填廓”时,应按笔画一笔一笔地写,不能乱涂,摹写时应按笔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来写,并要注意笔法,如逆入回锋,顿笔收笔等等,按学到的笔法知识以范本的字为榜样进行。不论钩摹和填廓,都要态度认真,不可草率。到了已初步掌握范帖的字的结体、笔法以后,即可进入对临。

   2.影格。用比较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为了不让范本受墨迹污染,在两层中间可以放一张完全透明的薄角膜片,然后照字的笔画,用“描红”的办法,一笔一画地临写,这就是影格。怕蒙在下面的范本字看得不特别清晰,可以多买一本范帖,放在旁边作为参考和对照检查。这样可以省去钩摹时间。这种方法的目的和钩摹的目的是一样的。

  康有为曾经这样说过:“学书必先摹仿,不得古人形质,无以得其性情也。故欲临帖,必先使之摹仿数百反过,使转运立笔尽有,然后可以临帖。”意思是学习书法必须先摹仿,不掌握古人的间架骨力,就无法得到古人书法的神情气韵,故必须先摹仿几百次,掌握了古人起笔、转笔和收笔等笔法,然后才可临帖。不论是钩摹填廓、影格描红,都是为了熟悉和掌握范本的笔法和结体特点以及形态、神韵。为了较快地掌握一部分字的运笔和结体,较快见效果,巩固记忆,对范帖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练,如先临习三四页,反复数十百遍,已基本掌握范帖的笔法、结体,再往后继续临写,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易见效果,也可提高练习的信心,增加兴趣。

  (1)对临。即对着范本的字临写。第一步是先用格临。具体步骤是:先用角膜片或较厚的纸画出九宫格、米字格(图44)。九宫格的作用是为临摹时便于掌握结体和字画的位置,因为有上下、左右八条线作为依据,它和汉字的结构相一致。如左右、上下结构、上中下、左中右等并列结构,九宫格也分上中下、左中右九格,这样临写时,就比较容易掌握各部分的比例、笔画的长短位置和倾斜的角度大小,做到心中有数,也便于检查。米字格的作用相同于九宫格。由于字的撇、捺等笔画的斜度很难掌握,不容易看准,而米字格恰好两条对角斜线可作依据,横竖笔画则有两条中心线作标准,也便于掌握横竖画和各部分的位置。两者都是临摹时的有利工具(图45)。

  临写时将透明的画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角膜覆盖在范本上,在临写的纸下边也放一张画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衬纸,就可以临写了。这种格临比钩摹、描红又进了一步。虽然有九宫格或米字格来确定笔画的位置,但是怎样起笔、运笔、回转、收笔及笔画的粗细、长短、斜度等,就靠临习者在前段摹写掌握笔法的基础上,凭观察范本字体来进行。这样,经过反复格临,在九宫格和米字格辅助下,能够较准确地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笔法以后,第二步即可对临,即取掉盖在范本上的九宫格或米字格,临写时可以在临写纸下衬一张画有方格的纸,完全靠观察范本上的字在方格中临写。格临和对临,首先要注意不要只看一画写一笔,要观察和记住字的全体笔画和长短等比例,掌握住整个字的间架结构和形状神态。如果只看一画写一笔,只注意局部,缺少整体概念,就掌握不住字的整体,更不可能体现出范本字的神韵。所以一定要观察到每一笔画在整个字当中的位置和比例,从整体中看点画。临写到比较熟练以后,就可以进入背临阶段。

  (2)背临。是指把范本收起来,默写范本的字,是临写的最后阶段。它是在钩摹或影格和格临、对临的基础上,对范帖的书体的结构特点和笔法都纯熟了,闭起眼睛均可历历在目,才能默写得出范本的书体。背临,着重在对范本书体的形神掌握,并不要求笔画的绝对相似。但从形神来说,应和范本基本一致,甚至是和范本完全一样。所以背临着重意临。当然,初时背临,不论结构、笔法和神韵都会和范本有较大距离,这就靠对照范本检查找出差距,在进行第二遍背临时改正。只要反复进行背临,就能越来越准确地写出范本的神韵来。能做到这一步,就可以进入书写了,说明已掌握了一家书体了。

  那么,掌握了一家的书体风格,再学另一家是否还需要再经过这些过程?这就不必了。因为,此时控制运笔及掌握结体特点的能力都已大大提高了,只要直接进入对临即可,而且学会另一种书体的时间和过程都会大大缩短,实际上已经可以进入书法艺术创作。为了追求和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辈子要临写和研究多种多样书体流派,进行比较分析,吸取特点长处,为我所用。

关于创作

  对初学书法者谈创作,似乎未免太早了,似乎不是本书的内容。但是,第一,明确学书法是 为了能够创作,这会坚定学习书法的信念。其次,书法艺术的习作和创作没有绝对的界限,也没 有绝对的阶段,只要较熟练地掌握结构和笔法,习作和创作即可以相互促进。进行创作,也需要 一个练习创作的过程,故对书法创作知识做一些介绍仍然是必要的,依然是本书的范围。

   1.什么是书法创作?书法创作是在学习古人书法的基础上,赋予它以新意。也就是说书法创 作要渗进去自己认为美的趣味。如字形、笔法上的变化,引起情趣和意韵风格上的变化。所以学 好一家的书体很重要,只有熟练地掌握一家书体的结体、笔法的特点,才能在这基础上加入自己 的意趣。特别是楷书体,必须在学宗一家书体基础上才能进行创作。如果连起码的结体、运笔都 不会,也不知怎样写才符合法度,那自然也谈不上创作。当然,创作本身也有许多知识要学。

   2.书法创作知识简介。如果已掌握楷书的基本结构和笔法,要进行习作,应如何入手,程序 怎么样呢?

   创作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确定形制。形制有多种多样,如条幅、中堂、对联、长卷、斗方、 题匾、题签、扇面等等。确定以后即要确定书写的内容,诗词歌赋,短语警句,内容要适合形制。 如对联,有五言、七言,甚至更长的联语。初习创作,不宜写得太长,过长不好掌握。其次,即 要铺开字幅经营位置,也就是章法布局。特别是楷书体,要经过缜密的计算,在整幅画面如何安 排合适,符合艺术要求。如疏密虚实,大小变化,题款印章如何安排,有对称又有变化,有对比 也能协调,有呼应又能统一。楷书体一般随自然结体,或大或小,或长或扁,但在全篇又能统一, 或取纵势,或取横势。在行列上,或纵成行,横错列;或纵横都成行;或横成行,纵错列;或用 笔画出朱丝栏和画格的。分行布白,间隔距离稍大的,字体秀丽,显得疏朗秀雅,具有书卷气;纵 横错列的,结体奇巧,变化较多,艺术气氛较浓;分行布白较密,结体奇伟,显得充实茂密。由 书体、风格和追求艺术氛围不同而采取不同处理方法。第三,即要书写了。书写时的习作不宜过 大,最好一次完成。书写时必须专心,书法是一次性创作,如写错写坏一字,则全幅作废。特别 是楷书,写时速度较慢,花时间,费精力。宁可慢一些,也不能因求快而写错写坏一个字。不管 是习作还是正式创作参展参赛作品,都是严肃的事情,一定要认真专注。第四,正文写完后即要题款、盖印。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处理适当,就能使作品完整完美;否则即 破坏了作品的完美,字虽写好了却不是一幅完美的作品。题款是构图补白的说明书性文字,它的 内容分单款和双款。单款只写书写时间和姓名,繁写则可包括书写内容的题目,自作或作者姓名, 地点斋名,等等。双款是包括受书者的姓名,如某某先生正腕、斧正、雅正,等等一类客语。题 款一般用行书,字体要比正文稍小,写在正文左侧(如从右到左行顺)一行位置,也可题双行。有 的题款则比正文字数更多,也要和正文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总之,题款应该随机应变,处理得 很智巧,字数多少,字大字小,疏密虚实都要根据正文的情况来处理。但是,题款加印章上头要 比正文低一字;正文字数少而字体较大,题款字多,超过两行以上,也可以正文比题款低。一般 题款印章不得超过正文下脚;如遇上面讲的题款字多而正文字少而大,则可超过正文下脚。总之, 以全幅协调为准。

   3.印章。印章虽小,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作用很大。它在画面中能烘托气氛、调整布局、增 加变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些作品,正文和题款都很好,但由于印章处理不当,或位置不 合适,或大小多寡不适宜,或没能盖好章,印文模糊等等,都会影响作品的完美,破坏章法布局。 印章分姓名章和闲章,有阴刻和阳刻。名章不论单名姓章或雅号章,都盖在具名之下,或在 具名旁边的空白处,用一方或两方则要看题款后的空白之处而定。如空白处很长,可盖两方,先 盖阴刻白文印,后盖阳刻的朱文印,上盖姓名章,下盖雅号章。闲章其实不闲,它的内容往往寄 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趣和情操,愿望和理想之类的内容,或是对艺术趣味的追求,可帮助观 众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闲章一般盖在右边紧靠字行上面二三字之间的空白处,故又名“引首 章”。盖在题名后的空白处,则称“压角章”。印章形状有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姓名 章和闲章的大小要和整幅作品、字体大小相一致。

   4.格式。格式对书写内容起决定作用,而书法作品格式是多样的。各种场所、饭店餐厅、风 景区、书房客室等题匾,因场所不同,所题匾额也各异。下面,就主要格式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立幅。也称条幅,是竖写的一种格式。裱成轴子的称“立轴”、“中堂”。其实条幅和中堂也还 有所区别。中堂是悬挂在中式房屋的厅堂上首墙壁的中间,两旁往往配有一副对联,其画幅比较 大。条幅则是悬挂在书房、客厅、卧室墙上的,篇幅较小。立幅用楷书写,可横竖成行,也可竖 成行横错列,以整齐、匀称、清朗为好。书写时首不空格,如是词曲,两首之间应空一字的空白, 作为区别。

   横幅。也称横披,裱后称横轴。横幅的篇幅可大可小,视需要而定。其格式与立幅大致是相 同的,只不过由纵向转为横向,纵的字行短而行数多,字数少时,要安排匀称,整齐而有变化、有 气势。

   匾额。又称牌匾,用在商店、机关单位、馆、室、斋标明名称字号。用在庭院、园林的门洞、 岩石上是起点景作用。前者也有竖式的。因字数不多,要细心经营布局,做到端庄而有变化,印 章也要相应。

   对联。是用途极广的一种传统格式。春节期间贴在门户上,又称“春联”。将联语写刻在楹柱 上,也称“楹联”,许多楼台庙宇都有这种楹联。对联还用在丧事、喜事、书房、卧室,厅堂平时 也悬挂对联。对联分左右联,首联称上联,次联称下联,两联相对。字数有四、五、七字不等,有 多达数十字,称“长联”,如昆明滇池大观楼的著名长联,单联就九十字,共百八十字,也称“龙 门对”。联词语句严格,讲究对仗对韵。书写对联较难,不仅要注意本联布局的匀称和变化,上下 气势贯一,还要和次联的字对称,参错呼应,故在写前要注意经营布局,要求完美统一。书写前,可根据篇幅的长短宽窄折叠成格。书写时,首联右边要题上款,故写时要稍稍往左靠;写次联时 左边要题下款,写时要稍稍往右,如是单款则写在次联左边适当地方。写完一联可放在旁边,为 写次联时参考。 此外,还有题扇、题画、书题等,难度更大,没有较熟练技法不易写好,而且随机应变性大, 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

学习书法应注意的事项

  在开始练习书法时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首先,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其次,对书写用的工具要具备一些知识。这两个问题,都对能不能练好书法起重要作用。

   1.写字的基本姿势。在开始练习写字时,即要重视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写字的姿势正确与否,不仅对写字有影响,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写字不只是靠手指、手腕的运动,写大字时还会牵动全身,特别是腰部。传《卫夫人笔阵图》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即是说,每写一点画,都要用全身的力量来写。但不是用死劲,只说明一点一画,都涉及指、腕、肘、肩、腰以至全身各部位的协调动作和力量。因此,正确的姿势,是使这些部位都能密切配合和协同动作,使毛笔能顺利运行,便于写出刚柔拙巧的各种笔画,保证字的部位和行的重心垂直。例如,如果养成歪头写字的习惯,就往往会造成写出的字部位不正,一行就歪了,就会造成一幅书法作品的失败。又如,在坐着写字时,将胸紧压桌子上,则会妨碍呼吸,长期下去,就不知不觉地影响健康。

  写字有两种基本姿势:一种是坐着写,一种是站着写。

  坐势。这是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写字姿势,尤其是初学写字,一般都是坐着写。坐着写字正确的姿势应该怎样?它要求坐的姿势端正,胸部离桌边约15厘米,头正、肩平、臂开、足踏实。头正,俯视运笔处,注意力集中在笔尖,视线与笔尖成45°俯角,容易看清下笔的准确与否。这样,既能保证字写得端正,又不损坏视力。两肩齐平,身体坐正,胸部挺起,才能使胸部离开桌边,保持精神振作,有利呼吸和运气。两臂张开,左手按纸,右手执笔,两脚自然平放踏实,保持平衡稳定,便于书写时能做到横平竖直,写撇捺时也能放开。

  立势。初学时用不着站着写。一般情况下,都是写大字时才站着写。由于坐着写视线不容易照顾全局,运笔也困难,所以只能站着悬肘悬腕写。但是,站着悬肘悬腕写,难度要比坐着写大。立着俯写,把纸放在桌面铺平,能俯视全局,运肘用腕,不仅视线能观整幅,运起笔来范围也大了,这样便于整幅经营位置。也有立着写壁的,将纸挂在墙壁上,立着悬肘悬腕写。不过初学时,先不必练习站着写,因为你对结体、笔法这些基本技法还不熟练,站着写会更困难,但在整个学习书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立着书写。譬如已到背临阶段,就可适当地练习立着俯写。由于立着俯写,必须是悬腕悬肘,执笔姿势也要起变化,故也需要一段练习过程。

  立着俯写时要求低头俯视正前方45°角,不能歪头侧身,头部和身体都要端正,保持视线能观全局,便于书写时经营位置和运笔。俯视必须适当躬身,但不宜过度,过度则容易疲劳。自然舒适,才能挥写自如。立写只能悬臂而书,两脚自然左右分开,大约与肩部宽度相当,前后也可适度错开,也便于身体的移动,前后错开的幅度要视所写的字大小。立势写壁的情况比较少。

   2.执笔方法。执笔方法有各种各样,现在最通常的执笔法,称为五指执笔法,古时候称为擫、压、钩、格、抵五字法。擫,就是用大拇指第一节擫住笔杆内侧一方;压,是用食指第一节从外抵压住一方;钩,是用中指的第一节从外侧向内钩回;格,是用无名指的指甲和肉相联之处,从内右侧又一方顶住笔杆;抵,是用小指紧靠无名指协助的力量。这样,大指和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形成三方面鼎足的力量,把毛笔执住,支撑住垂直的笔杆(图46)。五指执笔法充分调动了五指的力量,顺应生理机能,自然舒适,毫无困难,做到掌虚指实,运动起来灵活自如。启功先生在回答别人问执笔法时说,只要拿得住笔,如同拿得住筷子,夹得住菜即可以。意思也是要自然灵活即可。除五指执笔法外,还有四指、三指执笔法。四指执笔是弃小指于无用武之地,这不影响执笔的大局,因为小指原只是起扶助无名指的作用。三指执笔法,古时称为“单钩”,苏东坡就用这种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执着笔杆的各侧,相互出力支撑住笔杆,弃无名指、小指于无用(图同上)。这是一种传统的执笔法,和古代没有高桌子有关系,坐得低,三指执笔可能比较灵活。但是在当前的生活条件下,自然五指齐出力为好,以五指执笔法为宜。由于站着写字的执笔和坐着写字执笔姿势不完全一样,站着执笔部位即要往上移到笔的上端,执笔的角度也有变化。此外,还有写擘窠大字用的抓笔、植笔,笔杆短而粗。所以执笔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了,应用大指和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抓住粗笔杆部分(图47)。

  执笔究竟是紧好还是松好?有的教师说,为了显示出笔力,主张执笔越紧越好,紧才能使点画写出力度。说王献之小的时候写字,他父亲王羲之从背后突然拔他的笔,没能拔掉,认为王献之将来一定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因此,许多人以此为例来证明执笔越使劲抓越好。其实不然,过分用力,只注意使劲执笔,容易使肌肉僵化、紧张,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在笔尖的运用上面,反而不能写好字。苏东坡说:执笔“要使虚而宽”。在书写时不使笔摇晃,保持笔杆的相对垂直,写横、竖长笔时笔不颤动。要做到这样,执笔就必需既不紧也不松,使五指能够牢牢地紧贴笔杆,即所谓“指实掌虚”。五指执笔法自然形成指实掌虚,有人又要学生掌虚到能容纳一个鸡蛋为好。这又是一种不正确的要求。掌虚是为了力点集中在五指执笔部位,力度恰当又集中,便于写字运笔时灵活自然,笔画自然有力度。掌虚才能使掌竖起来,掌竖则笔杆易保持垂直,如果掌平而不竖,就容易用指头部分去运笔。用手指头去运笔,力度不易固定在指头,笔杆易左右前后倾斜,线条就容易漂浮,缺乏力度。这是指坐着写的情况下。坐着写较大的字,就要悬腕但不必悬肘。当然,如果站着写就不能完全掌竖,只能掌平甚至可以往下倾斜,但是笔杆却要始终保持垂直。笔杆垂直才能保持笔锋正,中锋用笔。站着写是悬腕悬肘,以臂和全身作支撑点,以臂、肘运笔,才能笔笔送到,点画才有力度。但开始练习书法,可不必悬腕悬肘,以免影响对结构、笔法学习的进度。练习书法第一步是掌握一种书体的结体和笔法。只有在技法上已比较熟练的情况下,才能再增加难度。执笔高低怎样算适宜?这要根据所写字的大小来确定。字大执笔要高一些,写小字自然要与笔锋近一些,要看运笔范围大小来决定执笔高低。

  写字要始终注意笔杆是否垂直,笔杆垂直才能中锋用笔,笔杆歪斜自然会出现侧锋、偏锋,中锋用笔能使点画有力度,扎实而不漂浮。当然,要求笔杆垂直并不是绝对的,在运笔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完全垂直的情况,那也是很自然的,不能僵死的要求,而且偶然出现偏锋、侧锋也是可以的。但在学习时还是要注意用中锋,以利于基本功训练。

有关的工具、材料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的工具是什么呢?就是笔、墨、纸、砚,称为 “文房四宝”。现在,人们练书法时往往采用墨汁来代替磨墨了,为的是节省时间,用起来比较方 便。学习书法,对工具和材料的性能不可不知道,掌握它们的性能,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即 所谓“先利其器”。

   1.笔

   毛笔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6000年以前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样上,我们的祖先已用原 始的毛笔在陶器上画纹样了。在3000年前殷商时代的兽骨上,已有朱书、墨书的文字。从中可以 看出,那时的毛笔已具备圆健整齐的性能,笔画已有弹性,笔画起止较尖,中间偏前部分略粗,表 现出毛笔书写出来的特有效果。甲骨文把笔叫做“聿”。战国墓中曾出土有战国时的毛笔,是把兔 毛围在笔杆一端,用细丝线紧紧缠住,外表涂上漆而成。传说秦国大将蒙恬发明毛笔。其实毛笔 已早有,大概蒙恬只是将过去的毛笔加以改进后精制而成。秦国时代的毛笔已有发现。1975年12 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始皇三十年时的秦墓中曾出土了3支毛笔,笔杆是竹制成的,上尖下粗, 镂空成腔,长18.2厘米,笔毫长2.5厘米。秦汉竹简和帛书中所写墨书,说明当时毛笔已大量使 用,并已相当的完善了。所以传说蒙恬发明毛笔,看来并非一种虚传,是有一定根据的。当时江 苏省的宣州溧水县中山和现在的安徽省宣城一带,从晋唐以来一直是出产名笔的地方。魏晋时代 的书法家常用鼠须做毛笔称鼠须笔。唐代《书法要录》记载说,王右军写《兰亭序》就是用鼠须 笔写成的。传说汉魏的张芝、钟繇也常用这种鼠须笔。鼠须笔毫硬,弹性强,写出来的字劲挺而 秀丽,这对晋代书法风格以一定影响。羊毫笔比较柔软,到宋代以后才用这种笔,明清以后更为 盛行。这种笔写出来的笔画比较圆润多变。据梁同书《笔史》记载,历史上用来做笔毫的材料有 31种之多,包括各种兔毫、羊毛、麝毛、狸毛、鼠须、虎毛、狐毛、狼毛、貂毛、獭毛、鹅毛、鸭毛、鸡毛、猪毛等等。因各种毛的性质不一样,制成的毛笔性能也各异,有硬、中、软毫的区 别,它们写出来的字效果也不同。

   (1)硬毫笔。一般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做原料制成的,故称“狼毫”或“紫毫”。也可用山 兔毛、鼠须、鹿毛、猪鬃、豹毛等硬质毛作材料。不过现在有些硬质毛很贵重,已经不用了,即 使狼毫也已不易得到。硬毫笔的性能是刚健,弹性较强,笔健锋锐,适合写行草书,写起来干净 利落,不拖泥带水。字体较小、结体严谨、方笔劲挺的字体,都宜用狼毫笔。但对初学者来说,为 了锻炼笔力,似不宜用硬毫笔。

   (2)软毫笔。性柔软,弹性不如硬毫笔。主要用山羊毛作材料制成,故称“羊毫”。也有用黄 羊毛、青羊毛等作材料的。用鸡毛做的鸡毛笔,性更柔软,若能挥毫自如,可收到特殊效果,但 不易掌握,初学者不宜使用。羊毫笔容易濡墨,写出来的字圆润丰满,适宜初学者锻炼功力。

   (3)兼毫笔。是用两种畜兽毛制成,其刚柔与弹性介乎硬毫和软毫之间,是一种性属中间的 笔。书写时能刚柔相济,不过软过硬。最常见的兼毫笔是用山兔毛和羊毛合制成的紫羊毫笔。根 据两种材料比例多少不同,分为“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九紫一羊”、“三紫七羊”等等。其 它还有“大白云”、“小白云”等,也是用黄鼠狼毛为笔心,外层裹以山羊毛的兼毫笔。紫羊毫比 紫狼毫笔,一般含羊毛比例大,笔就更柔软。

   毛笔品种约有300余种,根据用料的质地优劣和加工的精粗程度不同,有各种等级的毛笔。过 去都在笔杆上注明“极品”、“精制”、“加料”来标明等级质量。用“净”、“纯”、“宿”等说明加 工程度。现在有些笔除在笔杆上注明大小、长短的几号笔以外,也有注明“加健”等说明软硬程 度的。

   毛笔也有各种类型。按锋颖的长短,可分“长锋”、“中锋”、“短锋”。短锋笔,锋颖短,储墨 少,适合写小楷;长锋笔,锋颖长,腹柔软,储墨多,适合写较大的行草书;中锋介于两者之间。 传柳公权《笔帖》曾说:“出锋太短,伤于劲硬。所需优柔出锋须长,择毫须细。管不在大,副切 需齐;副齐则波制有凭,管小则运动省力;毛细则点画无失,锋长则烘润自由。”从此可以看出, 什么样的笔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怎样选择毛笔?毛笔质量很重要,不仅关系到书写效果,而且关系到能否经久耐用。一支质量 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个条件,称为笔之“四德”。所谓尖,是指笔锋尖锐,不秃; 所谓齐,是指用手指捏扁笔尖,顶端的毛散开后要整齐划一,不会产生长短不齐的现象;所谓圆, 是指笔头周围饱满呈圆锥状,不扁不瘦,恰到好处;所谓健,是指弹性好,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 揿弯后容易恢复直。此外,要注意笔毛匀细,锋颖不老、不嫩,老则色泽发黄,嫩则色泽发青。笔 头要正,笔杆圆直。这些都是挑选毛笔要注意的地方。 根据字体的大小和各种书体要求,毛笔有各种型号,有小楷笔、中

  楷笔和大楷笔。写屏条的 有屏笔,写对联的有联笔,还有大号的提笔、楂笔。楂笔最大,圭笔最小。

   有了一支好毛笔,还要善于使用和保管,才能保持使用时得心应手,延长毛笔的寿命。刚买 来的新笔,使用前先要开笔,将笔头浸在温水或冷水中脱去胶质,使笔头自然全部发开。未开笔 前即蘸墨使用,会使笔受损害。笔发开后再挤去清水蘸墨使用,使含墨量多,写起来流畅圆润。一 般讲,写多大的字就用多大的笔,笔的大小要和字体大小相适应。如用小笔写大字,不利笔墨的 发挥和变化;如用大笔写小字,则难于控制笔画的粗细。每次用完,把笔洗干净,把遗墨全部洗 净。洗笔时要轻轻地挤水,不可猛抓笔毛,也切不可用碱性的肥皂洗,更不可浸到开水中,这都 会损害毛笔质地。

  2.墨

   墨对学书法艺术是非常重要的,有“墨分五彩”之说,它是写好字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创 作阶段,它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墨的历史很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一些器物 图形中,已用矿物质作颜料。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和玉片上就有墨书,在殷商遗物中已发现用研细 木炭作墨用。西周时墨已正式出现,秦汉以后制墨技术有很大的进步,已广泛使用墨,用墨来写 竹简、帛书,经过数千年还保持着墨色。唐宋以来,制墨技法和装饰已十分讲究,制作出各种用 途的墨。据《漫谈墨品·墨论》一书说:“有临帖之墨,有画墨,有楷书墨,有写经墨”等。可见 古人用墨之考究。墨也成为文人的收藏品。

   墨分松烟墨、油烟墨和选烟墨三种。松烟墨过去讲究采黄山松树烧成烟灰,配以皮胶、药材、 香料制成,缺点是胶轻质松,入水易化,缺少光泽。油烟墨是采用桐油、菜油、猪油等油料烧成 烟灰,配以麝香、冰片、香料制成,是一种普通用墨。近代多用墨汁写字,这种墨汁可以省去磨 墨时间,携带方便,简易实用。但它胶性较大,使用时可放入一些清水,使之浓淡适当。现在商 店出售的“中华墨汁”、“书画墨汁”、“一得阁墨汁”,均可用来书写。

   磨墨要用清水,手指力量要均匀,徐缓平磨,不能用力过猛过快。用墨过去讲究不用宿墨,一 次用多少即磨多少,用完要洗净砚台,墨用废纸擦干后即包好保存。使用墨汁也最好使用多少倒 多少,因为不好的墨汁加上清水以后,长时间不用即失去防腐性而长虫发臭。

   墨色有浓淡干湿之分,书法家各有爱好。对墨色的爱好称“墨趣”。古代书法家都喜爱用浓墨, 宋代苏东坡就是其中之一。用浓墨写出的字,显得有精神,容易造成浑厚温润的艺术效果。用焦 墨枯笔则造成苍劲古朴的墨趣。也有人喜欢用淡墨,如宋代的米芾和明代的董其昌,淡墨写字显 得清逸淡泊,有其独特墨趣;近代日本有许多书法家也常用淡墨,专门制造出一种淡墨汁,是学 习我国古代书法家用墨而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作各种试验,不必强调一致,特别是在创作阶 段,各种墨色都有其艺术效果。但作为练习基本功阶段,墨色浓淡要相宜,以便看出临帖的效果。 墨色过浓,容易裹笔,运笔不流畅;太淡又不显精神。一般讲,用硬毫笔,墨可浓一些;用软毫 笔,墨可淡一些。写楷书用墨应稍浓一些;写行草书墨色淡一些也无妨。写大字,墨色可浓一些; 写小楷,墨色可淡一些。如发现水化得太快时,用干净废纸迅速压上面,免得笔画模糊。

   3.纸

   纸是写字的主要材料。古代无纸,只好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则写在竹木简牍上,或 写在缣帛上,这当然都十分不方便。竹木简牍制作不容易,书写也困难,局限性很大。缣帛价格 昂贵。传说秦始皇日读五车书,即指的五车竹木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 西汉时发明了纸。汉武帝迁都洛阳,载素、简、纸书共2000车,说明已用纸写书。最初,纸是用 棉花作材料。到了汉和帝时,蔡伦造纸,才改用树皮、破布作材料。这些材料来源广,价格便宜, 纸才得到广泛使用。到了三国魏时,左伯造纸,精细而有光泽,说明造纸术已发展了。到了南北 朝,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梁武帝曾写过一首《咏纸诗》,形容纸“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可 见纸的质量已纯白方正。河北、胶东一带盛产五色花笺,浙江一带盛产藤纸、麻纸,给书法艺术 用纸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据记载,王羲之一次送谢安麻纸9万张,可见数量之大。有了纸才 能大量书写,所以东晋时期出现了王羲之父子这样一些大书法家。隋唐时代,纸的品种大量增加, 不同用途出现不同质量的纸。公元8世纪,我国造纸术开始传往西方。明代宣德年间,开始专门 制造用于书画的宣纸。到了清代,纸的品种就更多了,生产不同种类和性能的纸。纸是用植物纤 维作原料制成的,根据材料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类方法很多,有的分为软性纸和硬性纸两大类。

  所谓软性纸,主要指宣纸、皮纸、毛边纸、元书纸等。因它的吸水性能强,故适用于书写、作 画。

   宣纸。中国书画的传统用纸,产于安徽宣城一带。宣纸的主要原料是檀树皮。由于纤维长,拉 力强,故加工后质地绵韧,洁白细密,着墨程度强,墨韵分明,能保持墨色光泽。好的宣纸,墨 干以后浸在水里保持墨迹不化,保存时间长,经久不发脆,不易断裂,被称为“纸中之王”,有 “莹润如玉,冰翼如霜”的称誉。它能充分表达书画的笔墨趣味。宣纸因吸水、化水程度不同而分 为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三种。生宣质地柔软,吸水、化水性能强,如平宣、净皮宣、夹宣等。 熟宣是在生宣基础上,涂上明矾、骨胶或腊质而成的,吸水性能差,不化水,一般适于画工笔画 时用,有的还涂上色,撒上散金和云母片,称云母笺、惮衣笺、金笺、冷金笺等。半生半熟宣介 于生宣和熟宣之间,吸水、化水程度较熟宣强而比生宣差,如二层玉版、三层玉版宣等就属此类 纸。这种纸适合半工带写的画法,也可用于书法。此外,如书画纸、高丽纸也属这类纸。

   皮纸。也是书画家爱用的纸,主要原料是麻,具有和宣纸一样的性能,但比宣纸韧性强,色 泽却不如宣纸,质地也比较粗松,墨韵不如宣纸。

   毛边纸、毛太纸。适合作平时练习用纸,原料主要是嫩竹,价格较便宜。毛边纸色泽呈黄色, 毛太纸呈灰黄色,质地虽紧密,但韧性差,不能长期保存。

   练习用纸宜选价格便宜又能吸水的毛边纸、元书纸,或四川、河北较便宜的宣纸。宣纸可用 净皮宣、夹宣、玉版宣等。

   4.砚

   现在用墨汁,砚的使用率不高。不过精心创作,也有人要磨墨,但很少这样做了。 用砚历史很久,殷商时即用陶器之类作砚,到汉代才正式产生陶砚。唐代已发现肇庆的端砚 最好,李贺有“端州石工巧为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砚歌》,可见端砚在唐代已很出名。此外, 安徽歙县产的砚也很有名。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地方生产各种砚,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5.其它工具

   除笔墨纸砚外,其它工具有印章、印泥、笔洗、水盂、水杓等。印章是在创作时才用,刻制 印章的石料有青田石(出自浙江青田)、寿山石(出自福建),还有用贵重的鸡血石、田黄石作印 章的。印泥要用书画用的印泥,是由朱砂、蓖麻子油捣炼而成。盖印章时下面要加硬纸板或橡胶 片,用力要平稳,盖好后要晾干再收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