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清代白族进士杨燝墓

 鹤青白裔 2021-10-22

早年间就听人说起清朝年间禾甸黄联进士杨燝的事迹。近年翻阅《云南县志》卷八、卷九:选举:进士、举人篇始得到确切信息:杨燝: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癸卯科甲科举人;杨燝:字仲昭,康熙庚戌进士。吴逆叛,强官之不受,事平授(广西)贵县知县,寻擢浔州府同知治行称最,解组归里於黄联树筑乐耕堤以资灌溉。笔者搜百度康熙庚戌(公元1670年)进士榜确认是,康熙九年庚戌科三甲第七十四名进士,也就是说杨燝在中举七年后始考上进士。又检索(广西)《贵县志》人物篇:杨燝、云南大理人进士,康熙二十四年任。又,职官篇:杨燝云南大理府人康熙二十四年以进士知贵县聪明好学敬士爱民越三年以逋赋未清降调归【参梁志府志】。


从以上记载所知杨燝康熙九年中进士后并未授以官职,康熙十二年削藩,吴三桂不服削藩而判乱。中进士后吴三桂欲笼拉人才授以官职,杨燝察到平西王与朝庭有隙或生异心,而未敢接受其官职是明智之举。康熙十九年吴三桂被剿灭,环宇始清。上召见:朕查云南士子,多有附吴逆者,独尔不仕何也?燝对曰:天无二日,臣无二主,我大清顺天应人,吴三桂逆贼也,臣岂能事逆贼乎!龙颜大悦,着吏部查验补缺录用(见禾甸黄联署杨氏族谱)知贵县已是中进士十五年后,“康熙二十四年始以进士知贵县越三年以逋赋未清降调归”(见贵县志职官篇)。就是说杨燝身为知县担负着催收治内赋税的职责。朝廷的赋税未完成而被处分解职降归故里了,杨燝最终回到了家乡,兴办学馆,倡修水利“乐耕堤”。一直到去世不再出去做官。


我等便有了探访进士墓的冲动。经去禾甸黄联找到黄联村曾任村支书的杨固本咨询,据老支书介绍:“杨燝墓在大营石坎子一带,但具体位置不清楚,可咨询大营人即知”

2017年3月5日早上8点杨志祥、杨国旺与我数人驾车去探访进士墓。入得大营公路,皆柏油路面平坦宽敝,虽上坡却无阻碍,一路或爬上山巅,或溜至谷底。正是三月春光明睸,春色撩人,红紫万状,桃花渐凋,梨花正盛,一片片如白雪纷飞,飞花片片乱舞随风,淡淡清香钻入车窗,心旷神怡,令人陶醉。轻烟薄雾山突豁口,过得笔架山口,一溜下坡,坡底便来到村口,即是大营村。


找人一打听:“杨燝墓在何方?”几经问讯,当地村民,不知杨燝为何许人,提起杨进士坟,却人人知晓,“杨进士坟”是大营一地名。找到一小伙,言杨进士坟山就在他家附近。遂随小伙折返我等来路,约一公里的一个山坳中。小伙举手虚指:那就是杨进士坟。随着手势,二十米外一处荆剌蓬。我等走进一看,一大一小两个土堆,荆剌笼罩,稍大的墓尾一盗洞嚇然在目,坟前乱石横七竖八,一片狼籍,皆为进士公墓碑石矣!触目惊心。根据墓的形制来看,这进士墓并不算豪华,从倒在地上的几个石头来揣测,墓碑仅一碑一座加护耳的规模,且无墓志,也未听黄联人说起过有墓铭等序文。检阅黄联村雍正年间杨姓族谱,对杨燝事迹的描述非常简单,并未提及杨燝墓有铭文之语。


退后几步,观察山形。山势回环、左拥右抱,明堂平坦广敞,脉承矣么山,左青龙、右白虎,水向右出。随行的风水师当即架起罗盘墈测:艮山坤向兼丑未分金。

附贵县志所载:南山寺诗碑原文
贵县志卷十四金石篇录:

清杨燝南山诗刻(在县南八里南山寺草书存)

予来守贵邑仲夏少暇过游南山奉邀

厚斋李内翰年翁暨

义斋曾年兄目观灵严奇胜种种心怡神旷予游观得其胜矣
因而赋此
贵南南望南山寺,崒嵂峰头起拔地。
万寿古今常不常,留与人间镇方位。
何时鬼斧并神工,凿破混濛开玲珑。
石龄层层梯严澁,洞天高厂梵王宫。
钟兮飞来米出穴。狮象蹲踞鲸鳞别。
藤萝为户云为扃,滴乳成龟连佛结。
我欲来访炼鼎仙,寻踪直踏最高巅。
鸡犬不闻人去杳,只余丹灶冷风烟。
炎炎长夏天如煮,登眺啸呼冯御女。
安得雨花处处飞,偏将大地消烦暑。
洱上杨燝仲昭氏漫笔

文稿:杨运
供图:徐杉   小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