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薪火相传 先生千古——挽盛代昌老师

 鹤青白裔 2021-10-22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盛代昌,笔名林泉,男,1939年2月生,汉族,弥渡县弥城镇人。弥渡历史文化学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大理州南诏史研究会会员、弥渡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弥渡诗联》主编。出版《茶花新赋》《耕耘秋天》《师范诗文选注》《秦汉玺印图志》《弥渡诗话》等多部专著,发表过多篇论文,其中《弥城白崖境内四座古城考述》引起史学界和考古队的高度重视。累计发表诗歌、散文、论文等80余万字,在全国各种大赛中获奖10余次。2008年获第四届中国散文精英奖,最佳创作奖。名录入选《中国国学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诗人词典》《中国散文家大辞典》等。

曾为《散文百家》杂志、《南国诗歌》特约编辑。《弥渡诗联》主编。参与编写《弥渡县志》《中国彝族谱牒·大理卷》《太极顶志》等书籍二十余种,有诗歌、散文、论文等 80 余万字发表,在全国各种大赛中获奖20余次。二零零八年获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英奖最佳创作奖,二零一零年散文《村夜秋香》荣获中国当代散文奖。同年散文专着《茶花新赋》获全国作家论坛图书奖。

二零一二年以来在地方报纸上连载地方文史有关文章二百一十二篇,两年荣获中共弥渡县委、县人民政府奖励,并以《诗联话弥渡》(上下册)结集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茶花新赋》、《情系大理、古代白族作家丛书、师范卷》、《南诏谱牒》、《古奇灵秀白云寺》、《诗联话弥渡》(上下册)等。

盛代昌老师不幸於2021年6月13日12点30分於弥渡仙逝,享年82岁,在此沉痛悼念盛老,盛老千古!


盛老如是说:
“我七岁启蒙,在弥渡老一辈学者的熏陶下,对弥渡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第一个学习的榜样是师范(详见后注),所以我的一生也是循着师范老先生的脚步为文化奔走。”盛代昌说。

盛代昌曾经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初中毕业就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但他从未放弃学习。1956年,他到昆明冶炼厂当工人,每个星期六坐9分钱的火车,到省图书馆去查古籍书刊,最后都和图书管理员都混熟了。“虽然因为历史原因我失去了继续受教育的机会,但我用一生来证明我是生在长在红旗下。”他一辈子挣的钱,除了用于维持生活的,就是用来买书。目前,他的藏书已近万册。

盛代昌搞学问不仅“坐通冷板凳”也长年奔走于田间地头获取第一手资料。弥渡的每个乡村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他去到一处调查一处,记一处……直到今天,60多本笔记本里记录着哪年哪月哪日在哪个村子访问过什么人,访问这个人当时有几岁,叫什么名字,什么文化程度说了些什么问题等等,至今走访了100多名老人,他都记录在册。老百姓也给了他一个不是职称的职称,叫做弥渡的“活历史”“百科全书”。

一步一个脚印,把弥渡文化真真实实的呈现给世人。迄今为止,他发表了诗歌、散文、论文等80余万字,先后出版个人专著七本,参与编写书籍20余种,包括《弥渡县志》,年过古稀依然笔耕不辍。

“我现在80岁了,国家定5年计划,我只敢定3年计划,这3年中间我要做什么事情,不敢偏废,每一天所做的事情,在睡前想想,我已经做到了,我该得的,我也得到了,最后用这些实实在在的资料写成可以说服人的文章,当然我获取的资料有问题的话,我也没法,只是说我的态度我是认真做这件事情。”盛代昌说。

盛代昌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
“我不为自己不是国家公职人员、没有任何职称而感到遗憾,我最富有的是我的书,我把我的心血,献给我们这块地方。”

“我还想竭尽全力在有生之年做完手上的工作。这段时间我在考虑着几个问题,第一个是铁柱问题,第二个是白子国问题,第三是黄矿厂银矿,第四个就是新农村建设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文昌宫,如果上天再给我几年,我一定要把我研究的东西传下去,让这些继续研究下去。”

“我希望后面的年轻人热于研究弥渡文化,政府继续支持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对于弥渡太重要了,无论是保存古人辉煌文明,还是促进未来发展都太重要了。”

师范(1751--1811),弥渡历史文化名家,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官至望江县知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廾九日生于大理赵州(今弥渡县寅街镇)莘野村,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安徽望江旅次。代表作有宏篇巨帙《滇系》,又著有《南诏征信录》《金华山樵集》《课余随笔》《雷音集》《荫春书屋诗话》《小停云馆芝言》《二余堂诗稿》,并编《历代诗文》《国朝百二十余家古文抄》《经史涂说》等。

沉痛悼念,

先生千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